做个周扒皮
相机时刻保持待拍状态,或许是未来与手机的最大区别了。关闭节电模式或许是很多人都没做过的事情,因为相机默认是节电模式哦。有的相机叫睡眠模式,真够懒的,睡睡睡,就知道睡,天都亮了, “喔喔喔――喔喔喔――”。
继续阅读关闭相机节电模式相机时刻保持待拍状态,或许是未来与手机的最大区别了。关闭节电模式或许是很多人都没做过的事情,因为相机默认是节电模式哦。有的相机叫睡眠模式,真够懒的,睡睡睡,就知道睡,天都亮了, “喔喔喔――喔喔喔――”。
继续阅读关闭相机节电模式Saul Leiter索尔雷特就特别喜欢雨天、雪天摄影,或许那个天气他比较闲吧。雨天是一场表演,是一场秀,真实的人生,活在咱的镜头里。撑起一把伞,跨上相机,虽是陌生人,请接受相机真心的敬意。
这两天梳理下浏览器里的收藏夹,确实有日子没看网站里,发现很多曾经收藏的摄影网站都404 not found……
技术发展很迅速,特别是摄影,本身就是从技术中诞生的。同样依赖技术的是媒体,从语言传播的神话到写在纸上的历史,从画报到电视,从视频网站到移动视频。摄影最早出现在纸面媒体,然后到图片网站,没错,那时是.com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很多摄影网站和论坛。真没想到,不是关闭了,就是不更新了。.com刚刚结束纸媒时代,新媒体的皇冠还为加冕,却发现已经垂垂老矣。
偶然间百度一个web 1.0时代的网站,嘿,真有种复古感。有的网站还停留在web2.0,我觉得挺好。不要改了,就像蜂鸟、无忌这样的论坛,保持这个复古的造型挺好。哪个时代诞生的,还是要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才好。
如今大家都在玩朋友圈、小视频、直播。.com资源越来越少了,想搜索资料,很多都是2014年以前的文章,近期网站上有价值的分享越来越少了。摄影毕竟不是视频,无法像短视频那样在手机屏幕上通过声音和特效立刻能抓住人的眼球。摄影是静静的在那里,就像车窗外的风景,只有有心的人才会发现它。
我发现一个现象,北京一些时髦的书店,最明显的位置就是摄影书籍。是谁说过,未来书店只卖两种书,一是小说,另一个是摄影。未来.com上或许也会只有两种网站,一是摄影,另一个是其他。
在此向大家推荐几个我收藏的不错的摄影网站:
https://backinblack.format.com/new#27
https://www.f8.photography/blog/
https://www.japancamerahunter.com
https://lfi-online.de/ceemes/en/blog/
https://sharpness.ru/yura-kurnosov/feed/
http://jeremiahrogers.com/xy5lyic2ljlc9i4m82uvuepjgpyxgb
https://shoottokyo.com/start-here/
https://peopleandotherstrangecreatures.wordpress.com
http://blog.jeremysuttonhibbert.com
http://www.i-shot-it.com/index.php
https://www.haroldfeinstein.com
https://www.fotosidan.se/blogs/photo/index.htm?tag=Leica+M9
https://www.100cameras.org/programs-100cameras
http://kristiandowling.com/blog/
https://alecsoth.com/photography/?page_id=730
http://www.gigistoll.com/portraits
https://www.thomasbreakwell.com.au/works
https://www.rangefinderonline.com/news-features/photo-of-the-day/?blocked=true
https://www.photrio.com/forum/home
http://blog.dcview.com/ckshene
https://jonasraskphotography.com
有时候我在想,如今的互联网是不是被资本玩坏了,大家都一窝蜂的搞移动互联,单车、打车、送餐,传统网站一夜间被打入冷宫。各种资讯为了讨好用户,全都钻到了朋友圈、微博、头条这种封闭式的罐子里,只为了刷新一下你的眼球,然后连百度也搜不到那些过去3个月的文章。看似繁荣的互联网却没有真正价值的沉淀,不得不令人唏嘘。很多人怪百度不好用了,其实并不能全怪百度,而是.com荒芜了,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com真应该被遗弃么?
那天路过这个堵上的门洞,涂鸦画的真应景,但是单独拍个涂鸦也没啥意思。于是调整好快门,等待行人经过……
相机里装上胶卷,就不用考虑iso的问题了,在夜里,你无需依靠测光表,光圈只要大于等于f/2.8就行,快门放到1/15,肯定能拍出来,胶卷就是有这样的宽容度,特别是彩色负片。这点是数码相机做不到的,相同的设置,数码是拍不出东西的,数码相机必须提高iso到1600以上甚至要到6400。
如果说数码堵住了胶片之门,那么我们就在它上面作画吧,你会发现它的美。
这张使用的是普通至极的柯达gold200,扫描是冲扫店里普通至极的富士sp3000,如果换用尼康5000ed或者哈苏x5,画质还会有300%的提升。
胶片的颗粒是图像的组成部分,而数码的颗粒是噪点,尽管数码可以模拟颗粒,但远没有胶片来的自然,来的艺术。
下面这张图只是普通的柯达gold200胶卷,在车厢内也看不到明显噪点,放大看那些胶片颗粒很自然,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胶片原来可以在车厢里面拍哦,要是数码机得提高iso到1600了吧?第二张是放大后的截图,是不是依然很舒服?
胶片也可以放到很大的哦,只要镜头分辨率足够,135的数码也不过如此嘛。而且胶片的颗粒也不是那么粗糙、那么暴力的,那是后期扫描造成的而已,扫描仪也就能榨出7成胶片的质感吧。难怪有朋友说,十年之内数码还是达不到胶片的质感,他不会碰数码……
下面这张图是普通柯达gold200胶卷,放大后空调窗都看得清晰无比,是不是很震撼呢?
看过后是不是有些感慨哦,这只是26块一卷的普通民用金柯达哦,也才扫描4000dpi的分辨率。原来胶卷真的不是落后的产物哦,是很厉害的,而且是很艺术的哦。
柯达gold200无敌,啊哈哈。
展示的样张根冲洗、扫描、镜头、光线都有关系,也不是说随便一拍都能那么锐利的,起码lomo相机拍不了太清晰,不过lomo那又是另外一种玩法了。
也许你不用徕卡的精密旁轴取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有如此严重的散光。很多人配眼镜都是简单的矫正一下近视,对散光从来不重视,很多眼镜店也简单了事,根本不告诉你。
你可以试一试,用你的徕卡M相机,无限远、近距离,都试一试,看看左眼和右眼是不是对焦一致。很多人右眼合焦,左眼不合焦,那是因为一只眼睛有散光,或者两眼散光差别太大了。赶紧去正规医院或者高级眼镜店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吧。
散光是由于视网膜凹凸不平造成的,所以一般来说,你横着取景看黄斑合焦,竖着看兴许就不合焦了。
哇哈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的相机有问题,其实是眼睛出了毛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好好检查眼睛,配一个合适的眼镜,您都给相机配上万的徕卡镜头了,给自己眼睛配个几千的蔡司镜片不算奢侈吧。
徕卡原厂提供屈光度调节目镜,是一片近视镜或者远视镜,是让你不带眼镜时能看清景物。如果你给机身加了屈光度调节目镜,但忘了摘掉眼镜就拍照了,十有八九是会跑焦的,要小心喽。如果你能看清取景器里的内容,只是嫌黄斑太小,可以买那个1.4倍或者1.25倍的取景放大镜,而不是胡乱买屈光度调节目镜。
很多人用超大光圈镜头时,总是跑焦,就跟视力有很大关系哦。
很多朋友关心徕卡M9的CCD维修问题,因为部分徕卡M9开始暴露脱膜问题,国外叫CCD腐蚀,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腐蚀可能是一些小点,也可能是一个长条。2017年徕卡已经宣布不再免费更换CCD了。
i50mm在2018年初给德国徕卡写了封邮件,后被德国客服转到了徕卡上海客服中心,上海维修中心发过来了具体返修方式。并打电话询问了具体情况,并解释目前CCD全球缺货,维修需要排队等待,保修期内是免费更换的,过保修期是要收费的,费用预计8000左右。
“光圈开到f16,对焦打到无限远,你随便拍任何距离都是清晰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无限远就被奉为街拍的至上法宝了。难道真是这样嘛?才不是呢。
先说光圈,徕卡镜头最佳光圈一般都是f/5.6,再缩小只会更差不会更好。再说打到无限远,景深标尺明明指示5米开始才清晰,而1-5米却是街拍的最佳距离。
所谓无限远对焦,你错过了徕卡最佳光圈,也错过了街拍的最佳距离。仔细看看景深标尺,把中心指针指到3与5之间就已经比无限远清晰多了。
大部分徕卡全开光圈的成像质量都好过其他品牌的最佳光圈,收一两档就更是秒杀了。其他品牌的镜头用久了以为最佳光圈都很小,f8甚至f16,超焦距还可以嘛,哈,徕卡可不是,真是吃糠习惯了,吃不惯米了。
买徕卡镜头总要看看无限远是不是合焦。但徕卡镜头年份跨越半个多世纪,不同镜头设计对无限远与近距离对焦的取舍也不同,要保证所有镜头都能无限远合焦,那真是笑话。再有,多远算远?有的镜头在25米就算无限远了,有的要到50米,镜头设计不同那个阀值也不同。然后坑爹的事情来了,为了追求最无所谓的无限远合焦,你调了机身,然后发现这个机身再用别的镜头竟然跑焦了。
1、用漂亮的相机。街拍不是偷拍,被摄者一定会看到你的,漂亮的相机能让对方看到而不介意,看到而不察觉。
2、永远带着相机。说着简单,做起啦跟刷牙一样简单,不然牙医怎么那么贵呢?
3、不要做背影杀手,除非你自己也是天生的背影杀手。
4、看画册读小说,用别人的灿烂扫除自己的阴霾,街拍也是一样道理。
5、时刻焦距固定在1米到5米之间,环境光变了,快门、光圈也得跟着变,就跟开手动挡车是的,让换挡成为习惯。
6、虚化确实能讨巧,但大师似乎用的并不多。i50mm不是大师,所以没有这个包袱。
7、远离公园、商业街。很多人喜欢拍那种街头表演、吃小吃的帅哥靓妹,大商小贩,其实这些并不好看,只能告诉别人,你在逛街。已北京为例,三里屯、发王府井、西单、南锣鼓巷,并不是街拍圣地。
8、尽量用正常人的视觉拍照,肚脐到眼睛的高度是合理高度。比腰再低的角度真不是街拍该做的事情,盲拍也并不代表永远用肚脐眼看人,举高点也一样可以盲拍。
9、不要做过多后期,用胶片能克服这个毛病。
10、广告可以入境,但决不是入境的只有广告才行。
11、测光表是让你知道环境光的,不是获取“正确曝光”的工具。曝光的取舍是摄影师自己的感觉,世界上并不存在曝光正确的街拍。阳光16才是最准确的曝光,准确不等于正确。
12、不做计划。诗人不会给自己做计划,街拍也是一样的。
13、裁片是可以的,比如你把35mm的视角裁切成50mm的,或者把28mm的裁切成35mm的,这是可以的嘛,毕竟有时候想拍一个瞬间来不及前进或者后退就直接拍下了,然后稍微裁切一下。但,我见过那种靠横切、竖切、斜切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书籍《裁出佳片》,感觉这些书真无聊。
14、选焦段。索尔雷特可以用90mm拍出非常棒的街头照片,索尔雷特的照片会让你忘记焦距,这是大师的魅力,与焦距无关。羞涩摄影师就用长焦、胆儿大的就用广角,没啥。
15、构图不拍照,拍照不构图。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心态,构图是一种观察的方式,带不带相机,都可以借助任何框框构图,手、取景器、心,有了这个心态,举起相机自然就不需要再调整构图了。
16、到人少的地方去。很多人说自己小城市没多少人,没得拍,不像北京到处都是人。埃里克索斯就在小城市拍出了名堂嘛。就算在大城市街拍也不应该跑到人多的地方去,而是要到日常中去,没有人平日里老去挤大街。当然了,北京哪里人都多,那就只能拍人喽。
17、上班、下班时光是最佳的摄影时光。光线也好、人也好,都是真实的,都是有故事的。
18、遇到有人反对,就装孙子,客客气气的把人家的照片删了。当然了胶片相机就好好解释一下,说拍着玩的。人家一般不会理会了,甚至会掏出手机拍一张你和你的相机。
19、不要忘记自拍。每一个用漂亮相机的人都会给自己增色,自拍,来给自己增增色。i50mm估计得有上千张自拍了。
20、相机也是有性格的,可以有多种类型的相机,让它们各得其所,不要硬拿徕卡拍自己家的宠物,很累。
21、不立即回看照片,用胶布把你的屏幕贴上,或者干脆用胶卷。立即回看会打断你的观察和感觉、打断你的下一个机会。不要拍完一头钻到小屏幕里。
22、防小偷,防小孩。小偷会拧掉你的镜头,小孩会抠它。
23、不要怕模仿,不要怕被人模仿,但一定要以形成自己的摄影观为目的,模仿不是目的。
24、忘记器材,使用能让你忘记器材的器材,昂贵的徕卡更好,便宜的禄莱小35也不错。好的摄影器材不应该打断你的摄影,那些有着漂亮显示屏的相机其实都过分的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总让人停下来回看。另外做电子起家的相机公司总是爱做一些外星科技,传统相机其实更知道摄影师需要什么。廉价的相机会让你分心到掩盖廉价上。
25、顶级的枪手记得打了几发子弹,顶级的摄影师不看计数器一样知道里面还有几张胶卷。这是i50mm从PAUL FUSCO的M6相机悟出的道理,老人家计数器坏了依然不修,i50mm咱也练就了这项本事(●’◡’●),目前PAUL的相机里有16张拍了!
26、街拍其实靠的还是感觉,不是技巧不是努力。你信誓旦旦去街拍很可能一无所获,跟着感觉走却又意外的惊喜。
27、商业摄影师也可以街拍,街拍摄影师也可以商业。最牛的摄影师知道何时委屈自己出卖灵魂,何时坚持自己对艺术观,在商业与街拍中取得平衡。艺术是不能拿来换钱的嘛。
28、携带一堆器材准备万无一失,结果往往一无所得。一旦斩获照片的意图超过了观看本身很快就成测试器材了。
29、不要把街拍当艺术,街拍更多的是记录,就像摄影本身其实就是记录。至于不知不觉成了艺术,那也不是因为摄影,而是记录的内容更接近艺术。通过摄影成为艺术家,是最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方式。
30、街拍一定要展示出来,不能把那些照片作为自己的记忆留念,一定要展示,这样跟你有类似想法的人才能有共鸣。那些不喜欢你照片的人,也不用强求,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