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已经到第四季了,大量夜景、室内光源,肯定使用了徕卡电影镜头……这是一部对摄影非常讲究的德剧。已经到第四部了,非常棒哦,细节满满。

1930年纳粹党冲锋队竟然穿的这么整齐,就这样手持木棍打砸抢,显得还挺帅气。原来这棕色冲锋队服装竟然是hugo boss设计的。德国设计确实有两下子。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巴比伦柏林 第四季 德剧里的徕卡

一台穿越到1932年的徕卡大M

电视剧《前行者》有一幕特别有意思,哈哈,这个叛徒最怕拍照暴露自己,但还是被偷拍了。剧组安排两台徕卡入镜,哈哈,第一台使用了徕卡iiif配合闪光灯,被这个叛徒发现,恼怒之下拆出了胶卷。可是他没发现,架子后面还有一人,使用了一台徕卡大M……把他给偷拍了……哈哈哈哈。一台穿越到1932年的徕卡大M……

街头摄影师爱英雄主义,也爱写实主义:俄罗斯电影《渗透》

俄罗斯电影《渗透》

英雄主义 + 写实主义 = 硬核摄影

话说i50mm有大概一个月没怎么更新哇,干啥去了呢?玩游戏去了。玩那个《暗区突围》啊,模仿俄罗斯硬核游戏《逃离塔科夫》,腾讯聪明的地方是把它变成手机游戏了。游戏里有潜入模式哦,哇哈哈,正好这个电影也叫《渗透》。什么叫硬核,俄式的英雄主义加上写实主义,这个电影也是哦。是的哦,街头摄影似乎也是这样哦,镜头后面是摄影师的个人英雄主义,前面是写实主义。街头摄影才是真正的硬核摄影!

电影里的写实主义

相比好莱坞的无限子弹,自动上弹,主角神枪无敌……,俄罗斯的电影更现实哦。比如《渗透》里很多细节,是我玩过《暗区》才感受到的哦。

比如:下面这位老哥,死于火力不够,sks面对ak47基本就注定这个结果了……

俄罗斯电影《渗透》

再比如:下面这位老哥,死于机枪卡壳。一些老式枪械使用寿命到期后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硬核的是,暗区突围游戏里一些老式枪械也会卡壳……

俄罗斯电影《渗透》

还有下面这个,也是最常见的,死于换弹夹……

俄罗斯电影《渗透》

每个细节都是写实主义哦。

街头摄影是靠量堆出来的

电影里ak47主要就是火力压制,只要你子弹够多,那就一直开火,靠的是大火力输出啊,哪有瞄准的份儿。比如下面这老哥,枪口伸出去突突就行了。据说大师的作品,也是以量取胜的哦。

俄罗斯电影《渗透》

30发子弹,36张底片

随着对枪械的了解,那些忽悠人的枪战越来越看不下去了,貌似国外电影也都意识到这一点了。俄罗斯,战斗民族哇,电影拍的确实够硬核。我们的摄影哇,也需要这种硬核哦。

最厉害的是电影里有弹药耗尽的时候哦,然后收集子弹,要自己亲自把子弹压到弹夹去。这个过程电影里有喔,当然暗区游戏里也得这样哦。是不是对上号了。看下面这两人,躲在角落里压弹……

对于战士,他们一个弹夹是30发子弹,对于胶片摄影师来说啊,一缩子36发~

狙击手出马,一个顶俩

本来匪徒端着AK47往上冲,忽然svd枪声响起,“有狙击手!全体后退!”。是哇,狙击手就是这么大牌哇。就好象一群摄影师里,有人挂着徕卡现身。“有徕卡街头摄影师!把路让开”……

街头摄影师一定爱看《狙击手·白乌鸦》

第一,隐藏自己

教官说狙击手的首要任务是隐藏自己。是的,街头摄影师的首要任务也是隐藏自己。教官说,让狙击手变得危险的不是步枪,而是耐力和智慧。牛!

狙击手·白乌鸦

第二,学会盲狙

没看错,狙击手靠得是手感,手稳,判断力。跟街头盲拍一样一样的哦。

狙击手·白乌鸦

第三,判断距离

街头摄影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判断距离。教官说,你要忘记计算器。街头摄影师也得判断距离,要忘掉联动测距……。

第四,起步阶段,器材并不是重要的

狙击手·白乌鸦

狙击手乌鸦起初是个菜鸟,发给他一把带瞄准镜的SKS卡宾枪,他还愤愤不平,凭什么别人都用svd63专业狙击枪,我的却是卡宾枪。哈哈,很写实啊,现实中往往也是如此哦。比如最近腾讯新推出的硬核战争手游《暗区突围》,蒙新们也都似乎sks起步哦,便宜又大腕,对付等级比较低的人机,还是挺好用的。

狙击手·白乌鸦

对于高手,器材很重要

但是,一但到了狙击手vs狙击手的时候,器材就比较重要了。除非你是张桃芳那样的天才射手。如果都是水平相当的射手,往往就亏在慢的那一秒,精度偏离的那一点。所以主角后面就逐渐升级了器材了哦。是不是和从单反到徕卡的过程有点像,嘻嘻。

到了最后,主角白乌鸦,用上了栓动大狙,好像是AX50。就是手动退壳的哦。是不是和徕卡胶片机又有些相似之处哦。到了最后的大威力,当然是胶片全手动了哦。

豆瓣影评

电影里有不少狙击手基础教学视频,枪械拆装视频,让机械爱好者看得热血沸腾。其实,这个片子比上一个美国大片《灰影人》有意思。可惜豆瓣只有5.9分,也是奇怪了。看来豆瓣不是器材党的聚集地哇,也许只有器材党才爱看这类题材吧,国外7.8分挺高的哦。

最后,每个射手的桌面,都应有一台相机

影片结尾,Mark已经和他的武器融为一体,狙击即人生。摄影师啊,拍摄即人生。

狙击手·白乌鸦
狙击手·白乌鸦

喜欢徕卡相机的人啊,往往都喜欢机械的质感。很多人也喜欢枪械这类啦,射击游戏之类啦,战争电影之类啦。好莱坞的“大片”啊,往往喜欢制造“超人”,情节多数也是一个套路。说实话,有点腻了。这个乌克兰的电影拍的挺有质感的,是喜欢徕卡的人不可错过的哦。这期是乌克兰,下一篇,推荐一个俄罗斯的质感电影。

尽管电影中没有出现徕卡,但是,狙击即徕卡哇。

电影里的徕卡之《灰影人》

灰影人办证用徕卡

最近这个耗资两亿美元的电影很火啊,里面竟然出现了摄影师。拍摄人像用的徕卡M数码机,应该是新款的m11和90mm镜头。三脚架、闪光灯、补光灯,原来徕卡真可以这样用哦。

leica m11 + 90mm

另外,这部电影也是使用了徕卡电影镜头summilux-C 35mm定焦头的拍摄的哦。估计那2亿美元里有不少是花在了徕卡镜头上吧,哈哈。电影机身是sony的。

The Gray Man shot with Leica

The Gray Man

2022 | movie

DoP Stephen Windon

Director Anthony Russo, Joe Russo

Leitz lens LEITZ PRIME

Camera SONY Venice
leica m11 + 90mm

暗光徕卡

电影里使用了大量暗光拍摄,要这种暗光下的油润感,还真是徕卡的优势哦。当然了,暗光好的镜头,强光下肯定更好啦~

怎么样,不服徕卡还是不行的哦。光线在暗光下更容易暴露镜头的弱点。控制不好的镜头,高光很容易过分的亮,暗的地方又过分的暗。总之,徕卡还是更自然,嘻嘻。

leica m11 + 90mm

灰影人电影评分

动作戏,主要是看镜头,看色彩,看的是感觉。喜欢烧脑剧的,可能会看困~。豆瓣评分六点多,也算合适的。对于徕卡党来说,还是不错的,嘻嘻嘻。对于喜欢枪战的,可能下一篇更合适。

电影里的徕卡之《灰影人》
leica summilux-c 35mm

巴比伦柏林 Babylon Berlin 里的徕卡相机

巴比伦柏林 Babylon Berlin 里的徕卡相机

一部德国间谍剧,很有看头。里面多次出现徕卡相机的身影。当然了,都是用于间谍拍摄。很多电影电视剧里出现的相机都是穿越的,动不动就把徕卡m相机穿越到二战里面去。好在《巴比伦柏林》这部剧没有穿越,没有让徕卡m3穿越到魏玛政府时代。里面出现的机身是徕卡i型type-c,符合时代背景,镜头leica elmar 5cm 3.5,其中飞机上拍摄应该是镜头没有拉出来,否则就是leica elmar 3.5cm 3.5饼干头。

另外出现了一台微型蘑菇头相机,不知道具体型号,有知道的可以发邮件告知哇,嘻嘻。这部剧的细节处理还是相当到位的。

巴比伦柏林 Babylon Berlin 里的徕卡相机
巴比伦柏林 Babylon Berlin 里的徕卡相机
继续阅读巴比伦柏林 Babylon Berlin 里的徕卡相机

黑白胶片电影《平原游击队》

今天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又看了下《平原游击队》,原来的主人公李向阳原型是包森。小时候每次去烈士陵园扫墓都会被包森的抗日故事感染。原来电影里的传奇英雄,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离我们并不远啊。

在国军撤走的广大农村,都是八路军游击队在抗日啊。烧杀抢掠,都是日本人干的,甚至有专门坑杀小孩的“孩子沟”。过去总有些臭公知美化日本侵华,不知道他们是无知还是坏透了。

正常点的中国人,没有人会忘记历史的哦。日本人可以选择忘记,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我们依然可以用佳能、尼康、富士奥、林巴斯和松下,不过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的哦。有那么一句话来这,…… 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电影里的徕卡之杰森斯坦森parker

杰森斯坦森parker leica m3 + summicro 50 f2

导演: 泰勒·海克福德
编剧: 唐纳德·维斯雷克 / 约翰·J·麦克劳克林
主演: 杰森·斯坦森 / 詹妮弗·洛佩兹 / 尼克·诺特 / 迈克尔·切克利斯 / 小克利夫顿·克林斯 / 更多…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01-25(美国)
片长: 118分钟
又名: 轰天复仇(港) / 偷天派克(台)
IMDb: tt1904996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里的徕卡m3

导演: 陈正道
编剧: 殳俏
主演: 郭富城 / 段奕宏 / 张子枫 / 许玮甯 / 荣梓杉 / 更多…
类型: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5-01(中国大陆)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Home Sweet Home
IMDb: tt10097384

豆瓣电影只懂美好不懂艺术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哇哈哈,i50mm对豆瓣评分一项不会十分相信。比如日本的《胶片之恋》仅仅6.6分,简直了,应该倒过来9.9才对呀,看不懂不能怪电影,因为很多电影本来就不是针对大多数人的哇,没有对徕卡有深入感情的人是看不懂《胶片之恋》的。同样,郭富城的新作《神秘访客》豆瓣竟然只有5.5,哇哈哈,豆瓣的文艺范仅仅停留在“把电影当故事看”的阶段哦,豆瓣电影只懂美好不懂艺术。

i50mm给《神秘访客》打9.9

神秘访客徕卡m3的取景框

第一,徕卡m3的取景线框

电影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正确的使用了徕卡m3的取景框。是的,很多电影很搞笑的,明明主角用的徕卡,但是出现的取景线框却是单反的,哇哈哈。特别搞笑的。神秘访客竟然真的使用了徕卡m3点取景线框。可见这部电影在细节上拿捏的很到位哦。

左二飘逸男手持徕卡cm

第二,徕卡cm出现的场合很合适

这种钛合金高档傻瓜机最适合出现的场所就是婚礼啦。这一幕左二飘逸男手持徕卡cm上台啦。开始以为是康泰时tvs,后来定睛一看,却实是徕卡cm。后来想想徕卡cm也复合背景设定,富二代结婚使用最贵口袋机也是正常的。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里的徕卡m3

第三,连老烧把玩的测光表都上镜了

徕卡测光表呀,哈哈,就是这货造成了很多徕卡m3机顶的划痕。所以造成很多m3价格都很便宜啦。i50mm喜欢的不是它的功能和颜值,而是划痕,嘻嘻嘻。不就是划痕么,能便宜好几千呢。

第四,在你心中相机最重要

对于一个有着摄影梦的人来说,摄影不是最重要的,相机才是。嘻嘻嘻,说的真好,真对。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第五,相机占据了主咖位置

《神秘访客》要说故事性,有点故弄玄虚的嫌疑,哇哈哈。i50mm就没把这个电影当故事片看,看的就是感觉。摄影本来就是故弄玄虚呀,你,你,你,你们摄影师哪一个不是故弄玄虚的专家?无病呻吟??你们摄影师哪个不是浪催的,哇哈。

要的就是一种悬疑的感觉,要的就是一种神秘的味道,昏昏沉沉,似成相识又不切实际呃。这不就是电影么?也许电影讲的并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摄影师的故事。要做摄影师,要面临屈辱、误解、失去、无奈、包容、控制欲、惊吓、逃避、重复。忘记电影原本的故事吧,这是给摄影师看的电影,哇哈哈。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电影里的徕卡之《神秘访客》

大师与徕卡之操上和美Kazumi Kurigami

操上和美

1936年生于北海道。这老爷子原来是专业摄影出身哦。1961年毕业于东京摄影学院。第二年加入中央摄影棚,在那里他在Naoya Sugiki手下工作,1965年开始了他的自由摄影师生涯。1969年,操上和美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此后,他的工作不仅包括拍摄广告,还包括电影指导。

这哥们在人像摄影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80多岁了依然奋斗在一线。到现在很多日本杂质的封面都还有操上和美拍的。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i50mm一般不太敢推荐人去看这个电影,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觉得无聊,看不懂,特别是后面,很多人都崩溃啦,“变态、有病”。连那些豆瓣大神都搞不定,竟然评分只有6.6。

你一定要先知道,《胶片之恋》导演是日本著名肖像大师的电影。

实际上操上和美把他的摄影理念渗透到了这部电影里,只有对摄影有深入思考的人才能看出深奥的哲理。哇哈哈哈,i50mm看懂啦,估计国内能看懂的不超过十个人。你能看到i50mm这篇文章,算是赚到啦。又是头一份。

男主摄影观有3次升级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第一次:

男主曾经给杂志社拍摄照片,但不喜欢拍那种照片,放弃了工作,坚持拍摄“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可惜,这样赚不到钱,所以才会接偷录女主的活儿,才会有后面的故事。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操上和美Kazumi Kurig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