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老师,是个自我作贱的行当,不要叫我老师

什么事都是相对的,教师一方面是高尚的,一方面也是很低贱的。我相信这话普通人是看不懂的,我过去也不懂,为什么古代把教师放到下九流呢?虽然不懂,甚至觉得荒唐,但慢慢的开始领悟了。教师本身,传授知识是高尚的,而那种高人一等的教育别人的心态,是伤害自己的。一辈子重复这样的“教师心态”,会让自己进入一个“我永远正确”的幻象世界,而把自己限制在已有的那点认知里了,那是一种对自己的“作贱”。放眼看去,真正的高人,哪一个不自称“我还是小学生,我还得学习”,这话在不懂的人看来叫“谦虚”,但深层确实一种认知的高贵。

是怎么领悟到这点的呢?因为b站有个夸中医三年的小伙,总是以一种中医无敌好的口吻宣传中医,然而三年都在重复他那一点点认知,根本都在门外晃悠,他就是被那种教师心态给自己限制住了,以为夸中医好,说西医坏,就是懂中医了。他口里说出那些大师,如数家珍,但是这三年过去了,当我把他嘴里说的大师的书都看了,发现,他根本就没看进去,他根本没发现他嘴里那几位大师的局限性在哪里,矛盾的地方在哪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也让人联想到摄影器材,过去那些由于机缘已经“升格”为老师的摄影师,压根都没长时间用过徕卡、康泰时、甚至美能达,张嘴就来重复道听途说的器材评价,巴巴的嘚瑟。有的借来耍2天室内拍两张报纸就侃侃而谈,你在不同环境季节天气用没用过呀,镜头是你在屋里拍拍,就点评的透彻的么?真正的有价值的评论,绝不是为了评论而评论。评论只是我摄影世界的边角料,摄影本身才是激情所在!而此时的边角料,反而更具有参考性。看来呀,谦虚,这个美德,不是对外的,而是对内的。哈哈哈。

再随便刷刷小红书啊,总是一堆张口就往外传授摄影知识的视频,全他妈互相重复抄袭的稿子,听着都恶心,我一点看不出摄影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乐趣。如果你从一个摄影教师身上看不出他对摄影的痴迷和乐趣,那他顶多是个工具人,只适合讲给入门用户,人工复读机。当然这个入门用户,一定是那种听了之后去接单的用户。相反,如果你想通过摄影修身养性,领悟快乐,趁早远离那种教师摄影的模式。他们只会让你买器材,换新器材,然后失去摄影的乐趣。然而,我们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就是抄袭,重复,被动式的接受。模仿,似乎模仿老师的技巧,就懂得摄影了。能模仿一两张获奖作品,拿出去炫耀,就是摄影的快乐。哎,中文圈的摄影,多数都是这种自我作贱的老师,和拥有作贱自我的,踌躇满志的将要毕业的小老师。

让摄影器材,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真好

有朋友问怎么做到如此频繁的在不同器材间切换而不觉得生疏的。答案是,其实生疏,也正是这种生疏,每次都能给我一些新鲜感,又多出一些新体会,就这样交织往复,像一台织布机一样,最后给了我一个对器材的整体观念。

并不是为了换器材而换器材。而是今天对这台有感觉,就放到桌子上,拍一发,转天对那一台有感觉,就换那一发。总之,这种不同相机不知不觉萦绕身边的感觉,真好。

塑料相机和镜头有塑料相机的特点,我一点也不排斥美能达a7塑料,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德国货的手感确实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非要拍照片才能体会到的,是它本身传递给你的那种严谨态度,总能给你一个警醒,摄影,是一件可以认真的事情哦。

康泰时CY 40-80mm f3.5也许小光圈就足够好了

唯二的德产变焦头

康泰时CY 40-80mm f3.5是cy口镜头中唯二的德产变焦头之一,另外一个是70-210长焦头,都是正宗德国产的。我对德产不迷信的,比如徕卡很多加产头也很好。但是,这枚德产蔡司40-80mm镜头的色彩,非常出色,甚至超过了一部分徕卡镜头。高光压得住,暗光还出彩,更漂亮的是中间色彩有戏剧性的反差,蔡司的色彩被它演绎的美妙绝伦。

它的色彩简直让人痴迷呀。那种意境出来,谁还在乎放大到100%去数一数人物的头发呢?不得不承认呀,蔡司是镜头设计的大师呀。

蔡司的颜色演义

说蔡司是色彩大师似乎没人会反驳,特别是这种纯正德产的蔡司,那颜色简直演绎的让人如痴如醉啊,不知该该说什么好了。你甚至可以忘记的的暗角,忘记它全开处不那么锐利。但是如果你要用全开锐利+无暗角跟我换蔡司的颜色,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蔡司的颜色。只要是有颜色,它就可以给你演义,是的它绝不是真实的,但绝对是最有戏剧性的。

f3.5一样可以虚化

对器材的过于依赖,绝对是让自己摄影提升的一大障碍,过分依赖全开大光圈虚化背景,过分依赖模特天生丽质,过分依赖完美的背景,这每一项初学者追求的东西,往往都是上升高阶的拦路虎。

使用小光圈的变焦头、套机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情,它能让人丢掉初学者依赖的那三条拐棍,让自己寻找一种摄影本身自带的一种气质,一种气氛,一种诙谐。让自己更专注于画面的整体光线,哪怕是路人,也能抓拍到人类共通的一种气质,而背景虚化——康泰时40-80mm f3.5的小光圈就足够好了。其实胶片时代吧,大师都不怎么使用大光圈,标头的大光圈、背景虚化,那是给入门用户拍肖像用的,毕竟胶片年代普通人购买相机首要功能肯定是拍肖像了。但是如果你总是停留在玩标头背景虚化的阶段吧,似乎也太不追求进步了,哈哈哈。其实呀,3.5的光圈,也能用来虚化背景哦。

当然了,使用精准的转接环时,你完全可以坐在椅子上稍微向后仰就拍清楚桌面上的东西,而且可以创造出虚化背景的照片。当然,前提是使用精准的转接环,因为国产转接环为了兼容加工不精准是故意缩短法兰距的,这就导致最近对《焦距离达不到镜头标记的最近对焦距离》。

40mm镜头曾经一度很流行

胶片时代,曾经一度流行40mm镜头,因为它介于50mm和35mm之间,兼顾了两个焦段的任务。那时候40mm被定义为随身携带的便携焦距,各家都层推出过各自的40mm镜头。也不难理解,康泰时德产第一支变焦镜头从40mm起跳,应该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做法。

蔡司镜头拍黑白

拍彩色都很好的镜头拍黑白能差么?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来说,135镜头里徕卡的黑白非常棒,是很多老烧的最爱。而蔡司提及的并不算多,但是这并不是说蔡司的黑白不行,而是更多的侧重于色彩,而黑白似乎比徕卡少一些灰阶,暗部比较暗……。但是,这并不是说蔡司的黑白很差,相反,cy卡口镜头当年的宣传海报很多也在宣传黑白哦。哈哈哈,并不是它反差大,而是cmos比不了胶片的灰阶过度哦,如果上黑白底片,那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哦。不过在黑白表现上,我总觉得尼康与蔡司有些接近呢?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这种感受……,所以我喜欢给尼康的黑白加颗粒,而蔡司的数码黑白加了颗粒也不错。

也许是因为这枚镜头,我喜欢上了彩色摄影

早晨的光线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能说清楚颜色应该是什么样,必须是什么样。我曾经不喜欢风景摄影,认为他们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有什么拍的呢?然后自从我迷上这枚镜头的色彩,我发现,也许,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天空,它各有每一天绚烂多姿,如同我们的面对尘世的心态,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40mm端的暗角

胶片镜头放到数码相机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暗角。这枚第一代蔡司cy口镜头也有同样的问题,我觉得暗角首先是缺陷,这是要承认的,不要过分抬高暗角的氛围感。虽然有时候街头摄影确实不在乎暗角。特别是遇到蓝天背景时,暗角还是很明显的,这可以通过软件后期去掉大部分暗角。好在你知道它在40mm端有畸变就行了,而50mm-80mm就没有了。



40mm端畸变


这枚镜头畸变也是不小的,当然几乎所有变焦头的畸变都不如定焦头,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特别是数码时代,哪怕是定焦头也不在乎畸变了,因为相机内部都内置了矫正参数,一是去除暗角,另一个就是去除畸变。不过,对于没有内置参数的老镜头来说,畸变也是最容易解决的东西,只需滑动一下滑块就可以解决畸变问题。当然了,我多数情况是没注意带畸变的,除非遇到这种背后有方格子背景的情况。



f/3.5光圈时的圣光


我是比较喜欢徕卡summilux 35mm 1.4 pre-asph 圣光的,因为它全开后,在阳光下,有一种明迷的美。与徕卡圣光相比,康泰时这枚镜头在f3.5时,圣光要腼腆很多。能称得上明迷的感觉,那一定多少带有褒义性质,因为它不是那种给人带来不悦的“虚”。这种柔化实际上对于人像摄影来说,又恰到好处。如果要去掉这种感觉,实际上只需要收半档光圈到f4,它立马就清晰锐利了。当然了,在f3.5时如果画面中没有高光,你也看不到明显的圣光,它依然称得上锐利。

暗光下f3.5依然锐利无比:

康泰时40-80mm f3.5官方pdf资料

datasheet-zeiss-vario-sonnar-354080-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