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似乎翻了一个大篇章,接连蹦出的新闻一次次刷新了双眼。似乎这个世界突然变了个脸,在新冠病毒这件事上日本的表现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竟然铁了心根中国站在一起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大合唱竟然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怎么了。
这是一个明确的变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会与中国有更多的经济合作,自然也会带来更多的民间活动。这个时候确实需要更多的关注一下咱们的这个邻居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i50mm会根大家一起多看看来自日本的摄影网站。

五十年代以前的相机,机械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庞大的光学配套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稍早期的旁轴相机,只有两个卡口可以玩,蔡司的Contax RF,徕卡的Leica ltm,这个时代蔡司要胜过徕卡。
其他国家的旁轴相机,基本上学Contax RF和Leica ltm,苏联在这方面,就像我们复古派的诗学理论一样,一部分恨不似古人,Fed、Zorki、Kiev都靠抄作业起家,甚至48年、49年还有Sonnar Kransogorsk这样原料全部来自蔡司的东西,量产的五只Jupiter也继续抄作业,而另一部分,就变复古为学古,让苏联的ltm系统里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后期的Fed、Zorki,以及Drug、Leningrad,就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继续阅读最值得入手的苏联螺口旁轴相机Fed 2 作者 秝坣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摄友进行了器材的交换,一次简单的交换,却让我越用越喜欢。
外观:镜身编号为153xxxx号段,早期镜头。沉甸甸、压手的感觉,镜身不松动,无丝毫匡量;镜片在阳光下有多种颜色:黄棕紫蓝色的光,像欧洲人的蓝眼睛;镜身稍长,但体积挺小,显得金属密度特别大,有质感,外观银色,发亮。
继续阅读60年代的老镜头Leica Summicron Rigid 50mm/F2.0 作者 丰年 观空正见徕卡杂志lfi 2021-5期有Eolo Perfido的专稿。
Eolo Perfido个人作品常棒,没多少废话,不像i50mm,哇哈哈哈。满满的都是作品。都说意大利浪漫,意大利的摄影师的摄影也有点这个赶脚呀。
简洁、干净、飘逸、情绪、精神,街头味道扑面而来。Eolo Perfido这哥们去了不少地方呀,TOKYO/ESSAOUIRA/MALTA/ROME/MILAN/FLORENCE/SALERNO/MUMBAI/BERLIN/这些地方的街头摄影都在他的网站有作品展示。
Gabor Samjeske出生在德国,后去日本工作了7年,担任博士后搬到东京一所大学做研究。他是化学家,擅长燃料电池研究,他的工作与摄影完全无关。起初他把摄影当作一本视觉日记,后来变成了一种看事物的热情,他不做任何摄影项目或任何比赛。
继续阅读Gabor Samjeske1968年生于大阪。在担任DJ和时装设计师之后,他于1994年开始从事摄影师工作。主要活跃于男性时尚杂志,时尚广告,CD夹克等。
2009年,他负责拍摄诸如《 Total Exhibition Book》(由BEAMS撰写的TOKYO CULTUART),2012年的《 20世纪设计的让·普罗维巨人》(Pen BOOKS)和2013年的《 LIFECYCLING》(IDÉE)之类的书籍。
最近通过出版方法学方法提出的“ GRIDSCAPE”城市肖像系列在日本和海外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继续阅读高木康行生于1969年。 大阪艺术大学摄影系毕业。
文化出版局摄影部
在协助中古一和先生之后,
1997年去法国。 2000年返回日本。
主要是时装,肖像,致力于风景和静物。
我喜欢各类摄影器材,而非收藏,而是用于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体会各类摄影器材的乐趣;
我喜欢旅游,在旅途中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在旅途中我遇见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在旅途中我用相机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记录了世界的美好;
我喜欢摄影,但没有什么固定的题材,我喜欢风光,为此我会起早贪黑,甚至搭好帐篷在草原、在山顶住上一个通宵,只为黎明那一刻的曙光,我也会和其他影友一样为此天南地北的到处跑;
我喜欢人文,为此我会为一个地方几十次的前去拍摄,为此我会和老乡聊很久,就为快门响起的那一刻,我喜欢美食,我会为此跑上几十公里,总之我的爱好还真不少。
更多照片可访问网站: www.50mm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