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数码相机支持多大存储卡m8/m9/m240/m10

根据朋友们各自的使用体验,i50mm做了个笔记:

ccd机

最大到 32g速。包括m8、m9、m9p、m8.2、me机型。

cmos机

最大到 128g。m240、m240p、m10、m10p、m-e,虽然装256g认卡,但是会偶尔报错。

WiFi卡

WiFi卡待机设置短的会自动待机,信号就断了,传输的时候时不时要预压快门蓄电,有电就有信号。

wifi信号强弱与机身材质也有关系,如过塑料机身信号自然好,而徕卡这种金属疙瘩信号较弱,传输速度有减弱。

flashair wifi 通电后5分钟没有连接WiFi, 会自动停止wifi, 省电。ccd机型费电电池容量也小,用wifi要注意电量。cmos机型耗电小,据说不用在乎wifi那点电。

关于wifi卡,大家的总结是:

m8、m9还是老老实实导入pad或者电脑看省心,一个otg读卡器解决所有问题。

而m240电池强悍,特别适合使用wifi卡。有朋友反馈,哪怕是带wifi的m10,速度也没有东芝的wifi卡速度快,他依然使用wifi卡。

东芝无线 wifi SD卡64g FlashAir
【在售价】269.00 元
【券后价】259.00元
绿联usb3.0高速读卡器【在售价】39.00 元

徕卡镜头全开无敌?那也得看拍啥。

近距离街头人文,全开

在使用数码相机时几乎永远都是放在全开光圈,除非室外光线太强,徕卡m9的最大快门1/4000s还提示过曝光,那时候会收到f2.8,连f4都很少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i50mm不拍风景照片,只关注5米内的人物和事情,在这个区间摄徕卡的画质是非常可靠的。如过远距离,那就属于街头风景了,就要收缩光圈了。近距离徕卡镜头中心主体清晰度都很好,而边缘的虚化反而越多越能突出主体。

风景,不能全开

徕卡官方推荐,风景摄影要收光圈到f/5.6。有些朋友拍摄风景照片全开光圈,那就不对了,特别是广角镜头,比如sumicron 35mm f2,无论是八枚玉还是七枚玉还是35asph,拍摄远距离的风景是得不到理想结果的。远距离风景依然要收缩到f5.6,绝大部分徕卡镜头的最佳光圈就是f5.6,再收缩画质反而下降。

kenrockwell是老牌的徕卡测评网站,他对比过徕卡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35asph,他使用的是远距离拍摄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全开光圈中心画质都是凑合吧,而边缘就虚了很多。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所以远距离要求画质,徕卡也得收缩光圈。特别是有存在高光的物体时,都容易出现高光边缘出现严重的像差,即所谓“圣光”。这个现象在古典徕卡全开遇到数码相机时,越来越明显了。

胶片摄影是另一个事情

胶片机快门最大只能到1/1000s,而常见阳光胶卷是iso100,在阳光下是不可能全开拍摄的。根据阳光16法则,阳光下当光圈f16时,快门是iso的倒数,也就是说,你使用iso100的胶卷,光圈使用f16,快门速度是1/100。根据光圈快门此消彼长的规律,快门速度提高三档就到1/1000s了,同时光圈能放大三档正好到f/5.6。也就是说胶片机,你使用iso100的胶卷,在中午12点左右,光圈顶多放大到f/5.6,根本没有机会全开拍摄。

而在暗光环境,胶片就可以继续放大光圈,甚至全开,此时就更加发挥出徕卡镜头的威力,油润的色彩和细腻自然的影调,还有虚化的三维立体感。

leica summicron 35 2 v1 八枚玉

初玩徕卡的烦恼

很多小伙伴起初都会吃惊“呀,怎么发虚,说好的全开无敌呢?”。哈哈,全开可用并不等于永远全开哦。正确的使用才是无敌哦。

i50mm很理解初玩徕卡古典镜头的朋友,古典头就是指asph之前的镜头哦。当年i50mm的第一只summicron 35是七枚玉,16800的价格五棵松入手,在室内试的都挺好,一出门心拔凉拔凉的,怎么拍远处发虚?说好的全开无敌呢?等掌握了使用方法,就再也没烦恼了。

翻一番老照片

在实际摄影中,我从来不会全开拍风景,因为我的关注点就从来不再风景上,翻了翻历史图片,根本找不到几张全开还追求清晰的风景,有几张也是收缩了光圈拍的。哎,这是好多年前拍的,真不敢翻看老照片,时间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继续阅读徕卡镜头全开无敌?那也得看拍啥。

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在i50mm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中画幅,对邮票大小的135不屑,啊哈哈,君子和而不同,我们都不会强制彼此使用对方不喜欢的器材。曾收到过一位来自海外朋友的来信,征求他同意,隐去了真实姓名,与大家分享他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体验。

我是一名喜欢摄影的普通人,从本科到博士,关注您的网站已有数年。说来惭愧,初次接触您的网站时也未能免俗,读的都是与器材相关的文章。一开始只觉得您对器材的评价并不客观,直到读到了“徕卡的骨头”这一章,在惊讶于这个比喻的同时逐渐被您的主观所打动。几年思考下来,更发觉摄影本就是主观的,我们试图用相机进行的一切都交流都是自我对外界的一场单相思。既然摄影是主观的,那么对器材的态度不但要主观,甚至需要一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气度。

我对徕卡产品的态度从不屑到理解,在态度上经历了不小的转变。自从在一位退休摄影师手里买下一台加拿大产的廉价M2后(好像还挺少见),经历了从50到35的视角转变,也经历了从elmar 35 到七枚的光圈晋级。虽然一直与“骨头”无缘,但在巧合之下碰到了一直辐射版的summicron缩头,也算是一点运气。由于实验室里存有放射物原料,这只镜头在一次例行辐射检查时差点闹出了一笔乌龙。不管怎么说,在了解了器材的局限性后,徕卡是低调可靠的,使用起来也很舒服。

曾经是中画幅的拥护者,总觉得35mm胶片就是一种顽冥不化,殊不知在您的影响下,自己也成为了那顽固的一份子。以前可能总觉得需要拍好拍清晰,现在感觉拍到了就是单相思一方的胜利。选择了35mm胶片,也许就是放下了不少成见吧。

继续阅读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18年之间徕卡mp的版本

徕卡同一个型号机身内部却有很多不同的小变化,在徕卡m3、m2以及后来的m相机上都有体现,包括徕卡从2002年开始至今,跨越18年的徕卡mp。有喜欢徕卡mp的朋友Pierre Angénieux根i50mm讲述了他的mp经验。

顶盖刻字

关于这个刻字还有一段故事。Pierre Angénieux有个2999474的mp是05年产的,顶盖有个小划痕,然后2019年alacarte停产服务后,Pierre Angénieux申请要个新的顶盖,然后徕卡意思是“这个机子改alacarte,原顶盖不可以归还”,后来argue很久后,徕卡同意归还,但是原顶盖刻字要被打磨掉(不允许有same刻字编号的顶盖),Pierre Angénieux同意了,但是两个月后,徕卡归还了原顶盖,刻字没有打磨,Pierre Angénieux发现新老款顶盖刻字方法完全不一样,最早期mp是冲压刻字,后期改为激光丝印了。

早期
后期

Pierre Angénieux的朋友EvangelionCK,在玩耍了大量mp后也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不同。

iso转盘

早期的转盘iso两组指示,后期的一组,最后期的iso转盘中心是金属的。

早期
中期
后期

胶片压板

早期的有平板的,有带凹点矩阵的,后期的是更顺滑的平板。另外框体也有细微不同,主义观察四角。

早期
中期
后期

当然,早期、中期、后期并不是绝对的,也会有穿插出现的情况。

徕卡mp售价

去年路过北京国贸徕卡店的时候问过,目前徕卡mp没货,替代品徕卡ma是有货的,徕卡ma就是无测光版本的mp。后来打听了一下,也有说mp停产了,也有说在产,就是量很小。于是网上随便搜了一下,2020年的价格,基本是看涨了。几年前i50mm一套黑漆全新带盒带包装2.6万收的。如今售价如下:

徕卡MP
【在售价】42000.00 元
Leica徕卡MP
【在售价】31999.00 元
徕卡M-A
【在售价】41000.00 元

关于徕卡相机电池的那些事

“去核枣”的核

世上总有些事本是好心,却给你不经意的痛。那天煮粥放了“去核枣”,结果吃到一半时被枣核残渣硌了牙,以后再也不买去核枣了。去核本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却带来了更多的不便,还要更加细致的去咀嚼,生怕把枣核碎片吃到肚里。

“充电池”的电

突然想到了相机电池。用胶卷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想拍时发现胶卷用尽的情况。因为相机里总共36张,此时余量是拿起相机时就知道的。相反,可以无限张数拍摄的数码电池竟然多次遇到突然没电的情况,错过的瞬间往往带来沮丧。

使用数码是要经常检查电量的,低于一半时要更加小心,因为你也不知道啥时候断电。是谁说过,人怕的是未知的东西。这种提心掉胆的感觉是街头摄影的一大障碍。就跟去核枣里的残片一样令人揪心。

咋办

不要等电量用尽再换电池。不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好吗?锂电池可以随时充电的,另外与错过的瞬间相比,电池的那点消耗算什么呢?另外要多使用原厂电池,对电池和机身都好。副厂电池只是应急用的。

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1、请忘记“曝光补偿”

徕卡相机一般都把曝光补偿藏起来,不放到明面。因为这个词汇是单反发明的,是“反摄影”的,是个蹩脚的无用东西。徕卡相机可以轻易转动光圈、快门实现无限档位的“曝光补偿”。十来年了,i50mm是从来也没用过曝光补偿功能。相反在佳能6d上却必须用曝光补偿,难怪人说,想换换摄影风格,换一套相机系统就行了。徕卡机身镜头的特写照片都是佳能6d拍的,哇哈哈。

2、机内设置几乎不用改。

不像单反那样内置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和设置,徕卡的机内设置项尽量简化,也不需要改什么。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iso、光圈、快门,其他概念和名词都是“反摄影”的。

3、使用raw + jpg

raw基本可以在+-两档范围内调整,特别暗部,能提亮很多。所谓数码“宁欠勿过”是完全正确的。就自动测光也没啥,自动测光也经常不准的,特别是大光比、逆光环境。有raw啥都不怕。

4、快门放a档不是罪

快门放a档,光圈控制景深就可以了。当遇到拍雪景时需要提亮,那就从取景器内看快门读数,然后转动快门转盘到比那个快门慢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当遇到拍煤炭时需要压暗,那就把转盘转到比取景器读数快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实际上用徕卡摄影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拍雪和煤炭,更多的时候是逆光是需要提亮一些,不过说实话,raw完全可以在后期实现。所以徕卡m相机快门放a档完全没问题。不是罪。等成了高手,会了阳光16法则再考虑自己判断快门数值。

5、用菜单做什么

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看电量、调整iso、格式化存储卡、清洁传感器……基本就干这几件事。

6、经常格式化存储卡

一定要在机身内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是在电脑上,原因很简单,徕卡的电子技术根德国人一样比较古板,在别处格式化的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而且经常格式化存储卡,能大幅度减少“卡壳”的情况,这也许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一种“执念”吧。

另外使用几张小卡,而不是一张大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嘛,闪迪16g就可以了哈哈哈,完全没必要花好几百来个大卡。实际经常清空卡是个好习惯,胶卷也才36张嘛。

7、关闭镜头检测么?

镜头检测就是去暗角用的,asph镜头在有些环境下依然有暗角,老头也是,我个人是关闭那个的,因为暗角并不是缺点,是镜头的个性之一。你会发现去掉了暗角反而氛围平淡了很多,甚至会想为啥我花那么贵买的八枚玉、九枚玉味道根asph没啥区别呢?如果你非要去掉暗角也是可以的,机身内的数据库不能涵盖所有徕卡老镜头,选一个类似的也可以。

8、自动iso设置

从徕卡m240到m10都开始使用coms传感器了,带来了更高可用的感光度,所以很多人会使用自动iso。《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这本书里也有自动iso设置,与m240、m10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找到一套符合自己画质的最佳方案。

9、另外少在户外更换镜头

户外灰尘多,清理灰尘是件麻烦的事情,有些灰尘是带静电的,会吸附在传感器上吹不掉。要在无尘的环境清理,比如干燥时的卫生间,潮湿也不行。

以上操作指南谨代表i50mm个人经验,更多发挥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哦。哇哈哈

i50mm一直保留着一本入门书《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

这本《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书很老了,2011年出版,前面30页介绍徕卡m9点机内设置,够了,30页足够了,比说明书写的好理解一些,有举例说明。中间66页是节选布列松名言,并作了伍振荣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并配以图片。最后几页介绍一下镜头焦段和软件。总共114页的小册子,也是经常拿出来翻翻的。虽然是介绍m9点书籍,但是对徕卡m8、m10、m240来说大同小异。等到了徕卡m10和m240就没有这样的书了。伍振荣还有另外几本徕卡书,也都是入门基础书籍,这些书吧有点太入门,哈哈i50mm没有买,比如《徕卡体验经典》、《徕卡相机手册》、《徕卡相机传奇》。

继续阅读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徕卡镜头保养对焦螺纹使用哪些润滑油和阻尼脂?

徕卡镜头对焦手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但是很多老镜头都会有些发涩,维修保养的师傅都会有自己的办法。使用不同的润滑油肯定价格是不一样,往往很多人又只看重价格,所以除非你特别要求,不然没有哪个师傅给你用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实在太贵了。

镜头对焦手感的润滑主要来自对焦螺纹阻尼,螺纹润滑需要考虑到挥发性、腐蚀性、耐高温、耐低温、阻尼调教等等。要相信科学,这种细节是很讲究的。

原则

相机和镜头使用的是精密仪器润滑油,要有一定的粘度,不能到处流,又不能太粘,那样就起不到润滑作用了,要能保持湿度,不随便干涩,还要保持形态,不能成为粉末,更不能成为有粘性的粉末,那样就掉渣了,你的ccd、cmos就等着完蛋吧。胶片机不存在这个问题,数码就要小心了。当年尼康d600“掉渣门”就是快门润滑油存在缺陷,应该是不够粘。如果你的徕卡m相机,因为使用了不好的润滑油而污染机身,那就太可怜了。

首选

瑞士钟表厂家使用的润滑油,德国徕卡公司使用的润滑油。如果你能知道使用的是什么,那肯定最好。瑞士Moebius润滑油在国外维修保养似乎很常见。然后就是日本确善能公司使用的润滑油也是非常专业的,他们的镜头经受住了几十年的考验。佳能尼康自然也各有其道。具体型号我不好说。在过去最佳润滑油是徕卡使用的鲸鱼提炼的油,这种油给徕卡带来了丝滑的手感。但是由于环保,后来改为了其他的矿物合成油。当然这些好的肯定价格不菲,否则镜头也不会那么贵。

道听途说

日本信越润滑脂口碑也还行,适合摄影器材的润滑脂。要想获得更高的性能,就需要使用专业的高级润滑油了。国内有人使用日本NPC矿油 A-74。——但我自己没有亲自试用过,也没听说长时间使用下来会有多好。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出现干涩,掉渣,请自行负责。国内保养师傅肯定也各有一套,至少段时间使用个十年八年问题应该不大,特别是一些高级钟表油,毕竟国内也有钟表公司。

总结

无论如何,好的润滑油确实能明显提高手感,个人自己保养镜头并不难,做到最佳对焦手感才是最难的。同样的。徕卡m3过片里面的转动齿轮轴也是种白色的润滑脂,可以用很久几十年都没问题。

徕卡镜头镀膜的地位,为何无视世界三大镀膜(蔡司t*/宾得SMC/富士EBC)

为啥徕卡镀膜颜色不一样?

徕卡镜头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的色彩哲学,你不能说它完全的真实,但确是最耐看的真实感。虽然镜头版本之间有差异,也是在一个色彩框架内,哪怕是黑白时代的镜头,发色也是一个框架内。包括古老的summilux 50 1.5,光圈收到5.6,基本与现行的summilux 50 1.4 asph难以分辨。这种统一的色调是怎么做到的呢?

给出答案前,我们在看另外一个问题:为啥徕卡的镀膜颜色不一样,不同型号不一样,同型号的镜头也有不同颜色的镀膜。到底是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就有答案了:由于玻璃折射率不一样,徕卡合理的运用镀膜结构来矫正为统一的色彩。

无视世界三大镀膜的徕卡WeCo镀膜

“蔡司t*/宾得SMC/富士EBC”其实就是多层镀膜的代名词,是为了标榜自己镀膜的做法。传来传去传成了世界三大镀膜,徕卡很早就是开始使用多层镀膜了,徕卡内部叫WeCo镀膜,通常使用6层镀膜,根据需要增减。徕卡认为这是很普通的技术呀,不需要标榜自己啊。

这就让i50mm想到了sony a7系列相机,非要在机身标示“我是全画幅”,哈哈。全画幅有啥值得标榜的呢?佳能尼康从来不说“我是全画幅”。

黄金镀膜适合拍黑白,紫色镀膜适合拍色彩?

徕卡八枚玉、50 1.4 e43、圣光这些镜头,都有黄金镀膜版本和紫色镀膜版本,镀膜颜色不一样,说明矫正多光谱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玻璃的折射率有变化。不同批次的玻璃实际的折射率有变化,为了一致的色调,徕卡要根据情况调整镀膜方案。

长有人说“黄金镀膜适合拍黑白,紫色镀膜适合拍色彩”,意思是黄金镀膜的镜头反差要小一些。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最早流行黑白胶片,彩色胶卷要到八十年代才慢慢流行。徕卡黄金镀膜的镜头也越来越少,被紫色镀膜取代了。i50mm没有1:1对比,肉眼应该看不出多大区别,姑且相信吧,因为徕卡就是这样,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真的。

多么痛的领悟,徕卡缩头伤机记

有朋友发现自己的elmar 50 3.5在数码上使用不会碰到cmos,但却划伤了胶片机身m2内部的消光漆。这个现象确实需要注意一下了。造成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有几种:

1、转接环精度不够,导致elmar旋入过深。

解决办法:换原厂转接环,或者现代新生产的转接环,目前的加工精度都很好了。90年代的副厂接环最好别用了。正常的接环一般elmar 50后期的无限远会停留在七点钟方向,早期的elmar会停留在十二点钟。

2、镜头前圈后面有一层硫化皮,根m2机身一样的黑色的,那个掉了也会导致缩头伸入太多。

解决办法:买缩头时看看那个黑圈是否完整。

3、镜头、机身兼容性问题。

不排除有些徕卡机身内的遮光板比较靠前的情况。目前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那位勇敢对哥们在m2和m4尝试了那只缩头,都划伤了。

解决办法:如果真是兼容问题,那么最好不要在收缩状态下旋转镜头,或者给镜头前圈后面垫一层垫。

4、镜头保养不得当。

有些镜头拆开清洗往回装的时候精度不是很准,比如套筒固定的稍微靠后了那么一丝丝,对成像没影响,但是正好顶到遮光板。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镜头脖子与身子不配套。

解决办法:买elmar这样对老镜头,有灰、划痕很正常,不要太在意,能不保养就不保养。一些划痕个灰尘丝毫不影响成像。要是太在意就买新头,不过,徕卡新头也难免有灰。

诊断结果

最终那位朋友发现,更换另外一个转接环,镜头旋入截止点竟然不一样。基本定位为转接环镜头问题。旋入镜头深的是无牌接环,浅的是徕纳转接环。i50mm对转接环的建议是首选原厂,但是原厂太贵,可以选择几十块的国产,比如徕纳就行,因为现代工业加工技术很厉害的,精度很高。而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副厂环精度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