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徕卡m机快门按钮的故事

按的哲学

徕卡的摄影哲学就是这样的,平日里相机随身,或挂在脖子上,或放在身边,摄影是融入生活的,摄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延伸,遇到一个感动瞬间抓起相机就能拍。得做到如此从容才行呦。而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决定性瞬间”来临时,你却找不到快门按钮。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吧。快门钮确实是为此而生的。

继续阅读关于徕卡m机快门按钮的故事

徕卡m机的玄学之悬挂系统

徕卡m的人体工程学在哪

很多单反用户对徕卡m机的设计不屑,说为了美观做的漂亮而已,哪有人体工程学?

似乎真正使用m机的人也无法察觉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在哪里,但,确实有点什么使得它越用越舒服,越用越喜爱。无论是m2还是m3还是m4/m4-2/m4-p/m6/m6ttl/m7/mp/m8/m9/m240/m240p/m10/m/10p…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悬挂系统

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

单反用户最喜欢嘚瑟的事儿之一就是“我们有手柄!”

徕卡也有

其实手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一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新呀。对于长期手持大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那是个非常有用的配件。徕卡也有手柄配件的呀。只是如今舍得用徕卡干活的职业摄影师实在太少了,而街拍摄影师多用小巧的镜头,根本不需要配手柄。很多刚从单反转徕卡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配个手柄。实在是没必要呀,那个钱买片好uv才是正道。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

福伦达Voigtlander VM 35mm f/1.4 Nokton Classic ——与其小心翼翼的用徕卡,不如高兴的用福伦达

福伦达Voigtlander VM 35mm f/1.4 Nokton Classic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折碎我的手臂,可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旁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不服者联盟

旁轴联盟

福伦达Voigtlander VM 35mm f/1.4 Nokton Classic

徕卡何止是旁轴相机的符号,徕卡是整个135mm相机的符号,如同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格局,徕卡定义了小型相机的整体框架,方形的相机、13mm底片、可更换的镜头、包括镜头光圈、对焦的架构,都是徕卡定义的,当年的所有相机都使用了徕卡的框架,这是时代的选择,因为它确实好。

然而,单反的诞生确实让旁轴相机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甚至一度徕卡也将重心转移到单反系统,把徕卡旁轴从德国本土迁移到了加拿大。最后徕卡旁轴相机逐渐被认为是文化的象征,被大众符号化,只是很难再次掀起旁轴的流行了。后来数码的爆发让旁轴系统进一步边缘化,在日本的确善能接过德国福伦达的衣钵,表示不服,继续生产便宜的旁轴相机和镜头,于是逐渐也有一些其它厂家跟着出一些l39口的镜头,包括尼康也曾经声援了一下旁轴世界,出了个复刻版的旁轴。在旁轴系统里,不服者联盟中,福伦达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甚至参数比徕卡还激进,焦段覆盖比徕卡还广12mm、15mm、21mm、28mm、35mm、50mm、75mm、90mm等等。光圈1.1的光圈有,1.2的光圈也有,1.4也有,1.5的也有,2.0的也有,2.5的也有,3.5度也有,4.5的也有……就是不服。可以说,如今旁轴还能生存,甚至如今徕卡的火爆,多少是有福伦达的功劳的!在旁轴最困难的时刻,它毅然决然的站出来了。

继续阅读福伦达Voigtlander VM 35mm f/1.4 Nokton Classic ——与其小心翼翼的用徕卡,不如高兴的用福伦达

如何让你的徕卡m相机更保值

把徕卡M保护好,想卖时,不赔钱。战地摄影记者风格只对黑漆版本有利,银色版本就没必要奋力打磨了。

把M放在不起眼的包或旧包能有效防止小偷惦记。用旧包能很好地掩饰昂贵的设备。有趣的老式徕卡相机,让你被人忽视,如果再用个外观破破烂烂的相机,甚至还会有人向你投来同情的目光。

顶盖和底盖,也容易保护。贴个电工胶布就好了,也很便宜。

可乐标要不要贴上要看你的环境,没人认识徕卡的环境就没必要贴上。

包里永远放包纸巾,万一洒水了,立即擦干。

这个包用了小十年了,很旧了,不过还是舍不得换,继续用。

leica m9 + summicron m50 f2

最后蹭个热度,改编个《大田后生仔》,哪个有才人可以拿去抖音录一段:

做人一辈子

快乐没几天

一台相机在身边

拍人拍花又拍山

不怕不怕就不怕

我是摄影人

风大雨大太阳大

我就是敢打拼

近十年徕卡公司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

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特别神奇,徕卡公司恰恰在香港发生极端的暴力纳粹犯罪行为之前,在北京上海开了旗舰店,和多家代理店。杭州武汉青岛苏州天津成都都有了行货渠道。他们是不是早先就有了风声,还是有什么预测能力。

那天我去北京店转了一圈,来买的都不是拿去送礼的哦,都是自己用的。过去没有行货渠道保修是个大问题,这是近十年徕卡公司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

二战期间徕卡为什么不像蔡司那样被盟军轰炸呢?那时候他们做了正确的选择,就跟《辛德勒的名单》场景一样,他们工厂救助了不少犹太人,没有把他们交给纳粹,而是偷偷输送出德国里。厉害吧。

徕卡呀,好人必有好报,命还是比蔡司好啊。反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