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发现用尼康d200时,就用jpg就行,然后轻微调一下色阶就行了,自然的过渡感就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数码相机刚出现的时代,jpg的可用性似乎更高一些。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早期相机的显示屏太懒了,拍完根本不需要回看,看不出啥,都是灰蒙蒙的。等到电脑还不错,会给人一个反差,就觉得好了¥%
我发现用尼康d200时,就用jpg就行,然后轻微调一下色阶就行了,自然的过渡感就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数码相机刚出现的时代,jpg的可用性似乎更高一些。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早期相机的显示屏太懒了,拍完根本不需要回看,看不出啥,都是灰蒙蒙的。等到电脑还不错,会给人一个反差,就觉得好了¥%
虽然很多全画幅机器都是14bit raw cmos,而nikon d200是12bit ccd,但是nikon d200的默认jpg也很特别,特别是雨后光线复杂,变化多端的时候,配合徕卡r镜头的稳定表现,看着确实不一样。
话说过去的时代,信息闭塞,会有很多好机器不被人发觉。如今,信息不再闭塞,然而却容易被带节奏。理光aps-c也能抄到天上,富士塑料感十足的旁轴也是俯视全画幅(。ì _ í。)。所以呀,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追时髦。尼康老ccd单反,其实还挺像胶片的,哪怕是提亮后出现噪点,再配合徕卡镜头暗光表现能力,也是很像胶片模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