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徕卡q

我只摸过一次徕卡q,就不喜欢它。如果徕卡m3+50f2是99%的纯度,那么徕卡q是要排在富士x100之后的。我不管别人怎么看,用过无数徕卡m相机后,其实徕卡的镜头手感也是它的支柱灵魂所在。q自动对焦毫无手感可言,它的纯度是38%的纯度。在我的排行里,徕卡q的纯度是排在单反、微单转接手动徕卡镜头之后的。

自动对焦,我实在受不了。说实话,如今我用自动头都有些紧张,而且根本对不好焦,远没有手动对焦踏实且快速。当然,这可能和大多数人是相反的。在我眼里呀,用q的一定是徕卡玩的不够深入的,嘻嘻嘻。自动对焦,那是傻瓜机的专利。

原味才是最好的添加剂

我也用富士,而且很早。甚至在用富士的半年里,连徕卡都忘了。是的,富士有那种“魔力”,它的调色是顶级水准的,你就是转接徕卡镜头到它机身,它也会强制改成富士的颜色教义。是的,富士相机内的颜色,有一种宗教式的洗脑模式,有合理性、有崇高性、有服从性,一时间很难让人摆脱。甚至当年我都推荐懒人用富士。

但是当我半年后,再拿起徕卡,我才发现确实被洗脑了,因为在富士的色彩宇宙里,你会忘记现实。它会让你成瘾、致幻……。徕卡在软件调色上简直就是放弃的状态,更多的还是依赖镜头的还原,和富士往软件里加调料相比,要长期的保持健康,我发现徕卡的原味才是最好的添加剂。

徕卡镜头风格不是“特效”

看着那些说徕卡浓郁、清新、立体、油润等等话语,我觉得说的还不到点儿上。徕卡镜头不是又各种特效,它是没有特效。没有特效并不是“白开水”,在徕卡镜头面前,白开水也是特效。

我是怎么感受到这一点的呢?因为我拍的照片吧,它不是大众摄影喜欢的构图,它也不是摄影爱好者喜欢的光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是的,就是真实。如果真实被镜头的特效“污染”,那么那份真实就荡然无存了。而我发现,要保留画面里感人的那一丝丝真实,唯有徕卡镜头做的最好(。ì _ í。)。

所以那些徕卡色彩模拟、徕卡调色,呵呵,在我眼里呀,还是在化妆而已,真实是不能粉饰。

你踩到他胳膊了

我不看现在的相机测评、镜头测评视频,因为他们都是从一千张照片里挑出一张风景又好、人儿又美的照片,然后说器材如何如何好,同样的一套言论可以套用到明年的新款相机上,后年也一样,换一个牌子也一样。说不出为啥,我甚至越来越反感刷到这样的视频,因为听不到几句实话……,粉丝越多假话空话越多,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一点没有真诚。sorry,up主们,不小心踩到了你的影子。

我觉得,中国人的真诚从来不放在无形的声音里,而是有形的汉字里。看器材使用感受,还得看文字。嘻嘻嘻

模糊了它也是徕卡

我一直在留意,有没有一镜头,成像像徕卡。至今也没发现,因为徕卡镜头实在太优秀了,即便是估焦盲拍没有合焦,他竟然也看着像一张作品,颜色不会跑偏,细节似乎也都在,气氛没有丝毫削减,如果用到胶片上配合颗粒,那更是丝毫不耽误它是一张作品。徕卡镜头就是好呀,模糊了它也是徕卡。

我给这幅作品起名——理想它几岁了

i50mm有治愈效果么

leica m8 + summicron-m 28mm f2 asph

文字,是个好东西,我发现,新雨后风吹斜阳,就想看看书,打打文字。这文字简直就是体检表,当进入亚健康状态时,就会浮躁,看不下,也写不出来。那么,听说全球亚健康人群的比例越来越高了,那是不是看文字的人越来越少了呢?那么,文字能否成为一种修复亚健康的药物呢?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字也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有疗效。嘿嘿,屏幕前的观众,此时此刻,应该心情不错吧。

车位或许是下一个风口

在我对街头的认识里,停车位一直都是个主题,似乎这个到处都是车满为患的时代,车位已经成了下一个风口。如今汽车成了快销品,似乎与电脑一样,与手机一样,更像个大号电脑,大号手机,也要充电……。那就用图片记录下这一刻吧,或许未来,这些都会成为历史。

回味徕卡m8 CCD最初的味道(原始尺寸jpg文件样片)

Leica M8 / M8.2:
2006 — 2009

再次看到LEICA M8的青涩“德味”,就如同天气预报的配乐一样,有种百听不厌的淡然舒畅之感。

徕卡 M8,它的色彩是徕卡M相机里最不真实的,也是最不理智的,也是最随性的,也是最令人陶醉的(。ì _ í。)。就像你面对15年前的自己,无论有什么小缺点,都不会苛责的。回味十几年前用徕卡m8拍的照片,似乎m8就是那个时代的味道,时光陈酿之后的味道 —— CCD的味道。

注意 哦:点击图片后会在新窗口打开原始尺寸的jpg图片,每张4M左右。如果同时访问人数过多,服务器压力可能会增大,图片传输速度会受影响。

继续阅读回味徕卡m8 CCD最初的味道(原始尺寸jpg文件样片)

徕卡m8机器内置jpg也挺好

我承认照片后期后会有更加绚丽博人眼球的色彩,或者对比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的多了,越来越觉得照片从机内直接出来的,不那么刺激的,简单多一些,自然多一些,看着反而挺舒服。徕卡m8机器内置的jpg白平衡不准,色彩可能也不那么准,但是我怎么看都挺喜欢,这是个神奇的事情。

徕卡summarit 50 1.5再便宜也是徕卡呀

其实在这世上能做到不迎合别人,只关注做好自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徕卡的大光圈镜头可以说是不得不仓促上阵的产物,迫于来自蔡司、佳能、尼康的大光圈镜头的压力,仓促上阵。即便如此,它依然保持着徕卡自己独有的微反差,就是让人就看不腻,哪怕是放到数码相机上,依然是徕卡的味道,没有一丝折扣。徕卡summarit 50 1.5很便宜,但是它的味道依然是徕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