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p 1956-1957

总计500台,有银色黑漆版本。由于是给当时的战地记者定制的,所以存世量非常稀少。

MP-1MP-11Leica MP27 Sep 1956*11
MP-12MP-500Leica MP (black+chrom)1957489
MP-13MP-150Leica MP Black1957[137]
MP-151MP-450Leica MP Chrome (+black)1957[298]
MP-213MP-214Leica MP Black1957[2]

翻译来自徕卡官网

当徕卡在1956年推出MP时,这是他们第一款完全面向报告文学摄影的特别版M。
1956 年,徕卡向市场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特别版 M——徕卡 MP,专为报告文学摄影而设计。基于M3(具有相同的取景器和相机机身),MP还提供了M2中随后的许多技术规格,这些技术规格将在两年后的1958年推出。M2 标志着 MP 的快门控制首次大规模生产。

徕卡 MP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个上链机构,它们彼此独立工作:除了顶板上的标准快速上链杆外,相机还提供底部安装的 Leicavit MP 扳机上链器,使其特别适合报告文学摄影。Leicavit MP 已经作为旧款螺钉安装徕卡的可选功能提供。虽然它从未出现在 M3 上,但 Leicavit 绕线机后来可用于 M2。

徕卡 MP 仅生产了大约 450 个型号(称为原始 MP),所有这些型号都专门出售给专业摄影师。徕卡议员最知名的拥有者之一是托马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他以关于穆罕默德·阿里的传奇报道而闻名。然而,霍普克最著名的照片创作于2001年9月11日,在燃烧的双子塔的背景下,捕捉了一群年轻的纽约人在东河边的阳光下放松。 

奢侈和美,徕卡和摄影

leica mp + summicron 35 f2 asph + agfa apx100

奢侈、美,似乎是人类原始的追求哦。把这两点集于一身的,似乎就是徕卡了。我是不想与那些巨大的相机和白色的大型炮筒出门的,似乎他们过于招摇,也不怎么美,除非是专业用途,或者有目的性的摄影,否则这些大单反真是一场浮夸的自我表演。而无目的的街头摄影,还得是徕卡。

当街头摄影遇到肖像权

leica mp + summicron 50 f2

这年头越来越强调个人了,越来越注重保护隐私了,似乎街头摄影师偷拍就好像偷了谁的财产。其实呀,“肖像权”不过是个画大饼,绝大多数人的肖像根本无法兑现。大众不过是糊涂蛋而已,一位肖像权就是一张彩票,没准哪天兑现呢?真当自己的肖像很值钱么?no,no,肖像权就好比“私有制”,是保护真正“拥有者”的的。我等芸芸众生不过是路边的花花草草而已,路边的花花草草也跟着摇旗呐喊“要保护隐私!我要肖像权”是不是很好笑呢?可是很多人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哦。哈哈哈哈哈。

Leica MP徕卡最后的专业胶片相机

leica mp 最后的专业胶片相机

肌肤记忆

有些相机背着、挎着、捏着,是可以令人内心安定的,哪怕是放到桌上,手上也似乎还能感受到它的形态和触感。

文官武相

如果说有红色leica标志的m6是台上唱戏的,那低调的徕卡mp更象是台下的,风头自然让给台上的,它自己却是没有风景的。别人的小红点打鼓敲锣,而我的黑漆mp却似美髯公的黑须,有种冷冷的文静的喜感。有人说i50mm外表憨憨的,内心却是清秀的,哈哈,其实啊,文官武相这个词相形容徕卡mp更合适。似乎mp确实与我更显投缘。

当然,我也不排斥徕卡的红点,就像点心上的那一点红。传说弟子向佛陀提出禁肉食的建议,被佛陀当面否决了。原来戒律不是束缚别人的,而是俭约自己的,原来智慧不是约束,而是豁达。于是我把遮在m9红点上的胶带揭开了,“遮盖”多少带点消极味道,而那不是悉达多“大自在”的境界哦。

快门转盘暗藏乾坤

leica mp 最后的专业胶片相机

快门速度转盘,从1秒到1/1000秒,位数递增的排列顺序,黑白之间形成了太极阴阳鱼的造型,☯,是巧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在诞生之初就吸纳了很多来自于世界各国的玄学元素哦。就连德国纳粹党党旗,不也是来自于反转“卍”字符么。原来徕卡相机的快门钮里,还有这样的乾坤呢。

不要小看这样的设计哦,它让我觉得快门速度的变化,是那样自然的一件事,直觉得推拉之间就实现了快门的变化,而不单单是冷冰冰的数字。

徕卡mp的快门转盘是小盘,类似m3。只是m3的转盘多一个牙口,用来联动外置测光表,mp是不需要的。2014年徕卡发布了一款leica m-a,取消了测光模块,快门转盘回归了m3的牙口,更接近原版m3。

大盘小盘的八卦

leica mp 最后的专业胶片相机

“大盘小盘”指的是快门速度转盘的大小。小盘机包括leica mp/m6/m5/m4系列/m2/m3。大盘机包括 leica m6ttl/m7/m8/m9/m10/m11等数码机。

小盘机的速度转盘,顺时针提高速度,逆时针减缓速度。大盘机正好相反。

取景器里的测光指示灯也不同。小盘机箭头指向右,快门速度要逆时针转;箭头指向左,快门速度要顺时针转。大盘机与小盘机方向正好相反。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m6ttl、m7、数码m把快门速度盘做那么大?还有人解释说“快门转盘大了,操作起来更方便”。实际上速度盘的大小就是为了区别这个曝光指示箭头方向的改变,给同时使用两种机型的人,通过触感去区分箭头方向。当然,这是我八卦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

新漆老漆

继续阅读Leica MP徕卡最后的专业胶片相机

干电池音质好,是不是玄学?

aiwa随身听引起的疑问

发现这台爱华随身听对电池很敏感,用松下eleloop时竟然有电流干扰声,开始以为是随身听问题,后来换了干电池立马好了。经过反复对比,竟然连声音也有一些差异。感觉2014年买的那批eleloop能听出明显的电流声,2019年买的那批就没问题,但是换成干电池高频竟然更柔顺,中频更饱满一些似的。玄学?

电源对音质的影响,是玄学?

于是立马百度了一下“干电池音质好”,果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难道传说中的那些玄学真的有道理?真的有人能听出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对音质的影响?hifi的玄学,难道真有其事?

还是用概率解决疑问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家都是问“干电池比充电电池音质好”,而不是“充电电池音质比干电池好”,从这个疑问的分布概率上看,也许,“干电池音质确实音质更好一些”。至少用这个方法论,解决了我的疑问。

就像很多人说“ccd的质感要好一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一样。

于是问了一个同样的walkman玩家

他说,他早就改用干电池听磁带机了。“化学电”就是来的顺滑饱满,比“数码电”要好听。他主要用干电池。可惜了松下eneloop,要给干电池当替补了。

干电池主要有两种,贵一些的碱性电池,便宜的碳性电池。碳性电池电量低,不耐用,随身听不要用哦。

那位walkman朋友说:太低端的、便宜的碱性电池,比如紫米、京造之类的代工货,飘轻,不要用到随身听上,防漏效果不敢保证。他都是用选择松下碱性电池、南孚聚能环,这种高端碱性电池,防漏液效果最好,电量输出也稳定,便宜货毁了随身听是犯不上的哦。

b站有人拿个游戏小车测试,把那些外包彩虹皮的紫米、京造测出来个第一,太搞笑了,而且容易误导人。电池的性能绝不是这样简单测评的,出厂时间、存放时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哦,很多电池放久了不是漏夜了,就是没电了。我不相信那些外包换皮的电池,会比真正有很多年技术的南孚和松下好,甚至长虹做电池的年头都比他们长哦。

i50mm如今给索尼walkman配的5号电池、给爱华随身听配的7号电池,主要就是松下和南孚了。虽然国货南孚靠谱,但是顶级随身听i50mm还是用松下,哇哈哈,不得已时才使用南孚……..。选择松下evolta碱性电池总不会错的。90年代库存美能达傻瓜机里的气泡塑封松下cr123a依然能用,是不是很吓人。

最后再次提醒,不要用GP电池

俺的这个leica mp电池盖,就是因为超霸GP电池起鼓顶住打不开了,才留下的开盖痕迹。现在mp用的纽扣电池lr44,也只用南孚和松下了。高森测光表也改用南孚和松下了。珍爱器材,远离超霸GP。

但是,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干电池都会漏夜的,只是看谁坚持的久一点而已。长期不用、过度放电的化,还是取出电池才是保险的。电器说明书,也都这么说的,哈哈哈。

大师与徕卡,哦不,大师与麦卡伦威士忌,之,玛格南也商业,街头也艺术

大师,下酒

玛格南大师们是怎么拍商业片的,那绝对不只是产品本山,那绝对不只是画质,哇哈哈。发现麦卡伦(macallan)酒山庄竟然与六位马格南摄影大师合作,出国一批摄影大师版麦卡伦酒。这批摄影师有Steve McCurry,Martin Parr,Paolo Pellegrin,Mark Power,Gueorgui Pinkhassov和Alec Soth

官方的说法叫:制作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的艺术和通过镜头捕捉时间的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文化,上头

什么时候国产酒厂也可以借鉴一下哇,找找国内的人文摄影大师,也出个摄影大师版茅台、二锅头啥的,嘻嘻嘻。可能目前咱们的酒厂管理人员还不懂摄影文化,不过,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毕竟玩徕卡的越来越多了嘛。

一口麦卡伦,尽品街头味

话说玛格南大师的最终选片,如果拿给国内厂家选,肯定有一多半会被当成废片。因为很多不符合大众摄影的审美呀,什么构图呀、清晰度呀、曝光准确性呀、“张力”呀、“大片”呀,似乎根大师并没有直接联系,啊哈哈。相反,总是能从作品里嗅到扑面而来的街头味道。也就Steve McCurry的作品算是一如既往的符合大众口味。

摄影是艺术

实际上macallan与很多摄影师合作过呀,很讲究嘛。摄影不单单是技术,更是艺术哦。从今天起,摄影师不要小看自己啦,咱们是艺术家哇。大家千万不要看轻摄影,千万不要看轻自己哦。把照片印刷到酒瓶子上,真特么的好看。

Elliott Erwitt

这些大师还有:Rankin,Albert Watson,Annie LeibovitzElliott Erwitt,Mario Testino,Steven Klein和Tim Paton。

大师们用啥相机的都有哇,唯独Elliott Erwitt的胶片徕卡mp很是亮眼哇,商业片用胶片mp,镜头如果没看错应该是leica summilux-m 50 f/1.4 e43。

Albert Watson用的哈苏203fe中画幅胶片机身和飞思P45数码后背,镜头蔡司planar 100 3.5。

Albert Watson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哦不,大师与麦卡伦威士忌,之,玛格南也商业,街头也艺术

为何徕卡M系列,影像透视关系很特别?

徕卡M系列的边缘效应

因为徕卡m旁轴系列相机,对焦选择人物的边缘。其他相机选择的是平面对焦。比如单反拍人,焦点会落在脸上,而旁轴是找耳朵或者头发边缘。所以徕卡m拍的人物边缘轮廓会很清晰。

徕卡可以轻松把头发拍的清晰,长发飘飘。而单反拍不出那样的图片,因为单反的对焦点很难落在头发丝上。挖哈哈哈哈。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 400

旁轴的穿透性无与伦比

另外旁轴相机可以穿透玻璃、笼子等等障碍物,可谓万军之中直取上将首级,指哪打哪。而自动对焦的机器几乎没有穿透力,只能临时调整为手动,但是得一圈一圈的转那个蹩脚的对焦环,最终还不一定对得准。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 400

为什么喷徕卡会获得更多点赞?

leicavit +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400

喷子到处有,堪比一年多

很多喷徕卡的文章经常被传阅。甚至有些专业喷子还因此获得了非常高的知名度,哇哈哈。既然存在,必然有其背后的逻辑哦。

聊性价比的视频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聊干货的。b站很多up主,一屋子巨贵的hifi产品,讲的也很有逻辑,结果点击量非常可怜。而分享100元耳机选购的视频,都是几十万点击量。哈哈哈哈,一条线材无用论可以迅速获得认同。聊豆瓣神机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徕卡。

相反,喷徕卡往往会获得大量的点赞。看别人大把花钱买徕卡,对自己来说确实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为了一层喷漆花那么多钱买,智商税。手动对焦那么贵,智商税。连拍那么慢,智商税。反正你们这些买徕卡的就是有钱不会拍照。哈哈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话i50mm是这么曲解的:全世界都认为是好东西的,往往不是好东西。嘻嘻嘻嘻嘻。典型的小众心态,记得曾经有位领导,智勇双全,他说往往当下热播的剧他都不看,因为那是给大众看的。难道这句话,不知不觉植入了i50mm的脑子里……

徕卡被喷了几十年吧,也没见谁把价格喷下来呀。但是靠着喷徕卡,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喷子。而且要想成为大众认可的人,往往不喷徕卡两句,就会得罪观众的哦。例如赵嘉的《兵书十二卷》就时不时的贬低一下徕卡,甚至把蔡司zm说的超越了徕卡,把徕卡m8说的一文不值。啊哈哈哈,i50mm是“见多识广”的,能看出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哟。毕竟要想提高书的销量,踩一踩徕卡是会收到更多点赞的嘛。嘻嘻

自得其乐

玩胶片的人也是被喷的象,啊哈哈哈。很多玩数码的,可以用各种数据证明你们玩胶片的就是智商税。哪怕是坚持用胶片拍电影的诺兰,也是被喷的对象,嘚瑟。哈哈哈。就连一次成像的拍立得都还活的挺顽强,总有那么一拨人乐此不疲。

小众优越感

但是,小众并不一定都是好东西哦。之所以成为小众,一定有其特别糟糕的一面哦。比如磁带随身听机械故障、皮带老化、磁带录音质量不佳等等。徕卡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价格太高了,这是其成为小众的主要原因,哇哈哈。

也许,“小众优越感”往往来自战胜糟糕一面的喜悦吧。黑胶唱片麻烦,但是你会调节唱针了。磁带录音不佳,但是你用卡座自己录音啦。徕卡贵,但是你赚钱啦……。喷我们智商税,但是我们自找的啦~😳。人要是不跟自己较较劲儿,跟吃饱就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