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日子

教师节过后,北京的天气就开始进入舒服时期了,一直会到十月底大概两个月,又开启了最舒服的日子,这时期天气好,心情好。这哥们一直在看我拍啥,或许他也在猜测我是不是在拍他,其实,我真的是在拍他。

挂饰算不算一种文化

记得曾经小时候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腰带上挂一串钥匙,走起路来哗啦哗啦的,有种莫名的闪耀感。现如今不流行钥匙串了,改挂毛绒玩具了,古代也有佩玉的传统,现在的挂饰想来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基因显现方式吧……,我没有挂饰,我挂的是相机。

来之香烟把车骑,翩翩似神仙

i50mm之所以文思不够用,或许就是缺一口云雾缭绕吧……

我是不吸烟的,小时候没有吸烟的零花钱,上学后寝室又查烟灰缸比较严,毕业后买了一堆电子产品,再后来拍照片……竟然错过了吸烟的“大好时间”。不过,既然嫌麻烦,那不抽也罢。上瘾,这件事吧,玩过游戏我已经体验到了,所以他们应该都有想通之处吧,就是,点上香烟应该是给你一种能够掌控一切的幻觉,在游戏里时间、空间不再是束缚你的东西……

街头摄影,为什么拍男的少一些呢

2025年提倡体重管理,但我看马路上大家还是漫不经心,不过在我拍过的街头摄影中,似乎女士苗条的远比男士多,似乎我们男士对体重管理更多的还是依赖自由生长——没有管理。或者说管理效果甚微……,也许这也是我拍女士多一些,男士非常少的原因吧。

没有没35mm f0.95镜头呢

坏了,一方面一直说器材不重要,另一方面我越来越喜欢广角超大光圈了,感觉f1.2都还小了点,要是能到35mm f0.95就好了,这种广角大光圈的立体感立体感真不错。当然,要全画幅的35mm,要全开能达到福伦达vm 35mm 1.2的锐度,嘻嘻,估计体积小不了……

福伦达vm 35mm f1.2 ii全开光圈的虚化效果怎么样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街上的年轻人少了,中年人和老年人多了。获得如今正面临一个迅速老龄化的社会景观。过去我以为街头摄影是记录生活,现在看,街头记录实际上也是在观察。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观察行人。大光圈镜头是观察个体的一个利器。

有一位喜欢大光圈虚化的朋友说,现如今能与手机一眼就拉开差距的似乎只有大光圈镜头了……。虽然我完全认同这个说法,但是他说的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索尼微单用屏幕取景,其实与手机拍照差异越来越小了,只比手机多一个大光圈镜头了。

福伦达vm 35mm f1.2 ii全开光圈的虚化效果怎么样呢?我觉得比早期的vm 35mm f1.4要好。35mm虚化的立体感和50mm还不一样,35mm的背景是画面重要的做成部分,特别是虚化后颜色不能乱,这枚福伦达镜头令我欣喜的是虚化部分颜色稳住了,这点很好。

静谧深沉而清凉,是傍晚,是福伦达的气质

静谧深沉而清凉,就像入秋前的雨后傍晚的微光,似乎福伦达镜头在这方面很是擅长。这枚vm 35mm 1.2 asph让我开始重新定位福伦达的色彩了。它似乎没有像佳能那样对皮肤优化,又没有像尼康那样对清晰有着迷一般的执着,它似乎什么都没刻意给你,只在给你留下几分忧郁、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