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对街头的认识里,停车位一直都是个主题,似乎这个到处都是车满为患的时代,车位已经成了下一个风口。如今汽车成了快销品,似乎与电脑一样,与手机一样,更像个大号电脑,大号手机,也要充电……。那就用图片记录下这一刻吧,或许未来,这些都会成为历史。
在我对街头的认识里,停车位一直都是个主题,似乎这个到处都是车满为患的时代,车位已经成了下一个风口。如今汽车成了快销品,似乎与电脑一样,与手机一样,更像个大号电脑,大号手机,也要充电……。那就用图片记录下这一刻吧,或许未来,这些都会成为历史。
前些天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借手机的小伙,说欠费了不能用了,没人借给他,都怕被骗。今天在路口遇到一个要转账换2000现金的,说是家人做手术要给医生包红包,很多人也都以为是骗子,哭着解释”我不是骗子”,我知道,她不是骗子,因为这年头很少有人身上带现金卡了,更别说身上装2000现金了,一定是遇到急事有些慌神了。然后用豆包帮人家查了一下,告知可以去不远处的一家银行无卡取现。现金原来还是有地方用的……
摄影师在三里屯最惬意的时刻,就是一本正经的装作老法师,然后对方也知道你是个伪装的大师但又不点破。不过,何止摄影啊,世上多少正经事,都是从蹒跚开始装模作样起步的。这也是街头摄影有意思的地方,带有一些跑焦,带有一些匆忙,带有一些严肃,让一切都忽的美了起来。你还别说,一般的摄影师是抓不到这种各具神态的瞬间的哦……
童年课堂中,老师问每个人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茫然的,大人的眼睛里要为何要对颜色区别对待呢?恍惚中随意选了黄色,之后反复斟酌,似乎我没有讨厌的颜色。也许,世人的分别心,就是这样无意间被开启了吧。直到今天,物欲的驱使下,总要对比这个,测评那个,有些繁,又些杂,又些累了,我认为每一个器材都有它的价值,放下分别心,回归童真,摄影,就可以快乐的像个孩子了。
想要寻找一枚完美的镜头,然后安心用它。似乎成为了很多器材党的终极目标。然后,在还没有达到目标前,入手新器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总觉得,还没得到的很可能就是心中完美的存在。
每个品牌的镜头往往都有其统一的个性,是它的设计哲学和理念,其实一个品牌内的镜头重复买太多,仅仅是某一项优点的强化,或某一项缺点的妥协,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但是本质上的区别不大。
但是有一样,同一个品牌内的镜头往往最佳拍摄距离是不一样的,最佳光圈是不一样的,也许先掌握自己手中的镜头,发挥它的特点。找到它的最佳拍摄距离,让它为你的拍摄服务,也许,这次才是玩器材有意思的地方,而不是拿来对比哪个锐度高,哪个郊外更旋转。
再一次改版,再一次回到原版,2015年的风格……,看来呀,改变不是简单的事情,好多人反应找不到菜单,而菜单被我藏在彩蛋里了,嘿嘿。不过由于大屏幕适配还不是很成熟,会是回到原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