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反用户最喜欢嘚瑟的事儿之一就是“我们有手柄!”
徕卡也有
其实手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一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新呀。对于长期手持大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那是个非常有用的配件。徕卡也有手柄配件的呀。只是如今舍得用徕卡干活的职业摄影师实在太少了,而街拍摄影师多用小巧的镜头,根本不需要配手柄。很多刚从单反转徕卡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配个手柄。实在是没必要呀,那个钱买片好uv才是正道。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单反用户最喜欢嘚瑟的事儿之一就是“我们有手柄!”
其实手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一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新呀。对于长期手持大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那是个非常有用的配件。徕卡也有手柄配件的呀。只是如今舍得用徕卡干活的职业摄影师实在太少了,而街拍摄影师多用小巧的镜头,根本不需要配手柄。很多刚从单反转徕卡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配个手柄。实在是没必要呀,那个钱买片好uv才是正道。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这个胶卷的特色从包装盒上就能得知一二,干净。我一直认为胶卷的包装盒绝不是随随便便设计出来的,那是传达着一种态度。说不上细腻,但又见不到明显的颗粒。没有顺滑的灰阶过度,却把使高光平和的拉到中等灰度。它不抢道暗部细节,而是把黑推向了更黑。这一切,都使得这个Oriental Seagull 100显得那么干净。
继续阅读东方海鸥Oriental Seagull 100黑白胶卷使用感受Saul Leiter索尔雷特就特别喜欢雨天、雪天摄影,或许那个天气他比较闲吧。雨天是一场表演,是一场秀,真实的人生,活在咱的镜头里。撑起一把伞,跨上相机,虽是陌生人,请接受相机真心的敬意。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折碎我的手臂,可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旁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不服者联盟
徕卡何止是旁轴相机的符号,徕卡是整个135mm相机的符号,如同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格局,徕卡定义了小型相机的整体框架,方形的相机、13mm底片、可更换的镜头、包括镜头光圈、对焦的架构,都是徕卡定义的,当年的所有相机都使用了徕卡的框架,这是时代的选择,因为它确实好。
然而,单反的诞生确实让旁轴相机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甚至一度徕卡也将重心转移到单反系统,把徕卡旁轴从德国本土迁移到了加拿大。最后徕卡旁轴相机逐渐被认为是文化的象征,被大众符号化,只是很难再次掀起旁轴的流行了。后来数码的爆发让旁轴系统进一步边缘化,在日本的确善能接过德国福伦达的衣钵,表示不服,继续生产便宜的旁轴相机和镜头,于是逐渐也有一些其它厂家跟着出一些l39口的镜头,包括尼康也曾经声援了一下旁轴世界,出了个复刻版的旁轴。在旁轴系统里,不服者联盟中,福伦达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甚至参数比徕卡还激进,焦段覆盖比徕卡还广12mm、15mm、21mm、28mm、35mm、50mm、75mm、90mm等等。光圈1.1的光圈有,1.2的光圈也有,1.4也有,1.5的也有,2.0的也有,2.5的也有,3.5度也有,4.5的也有……就是不服。可以说,如今旁轴还能生存,甚至如今徕卡的火爆,多少是有福伦达的功劳的!在旁轴最困难的时刻,它毅然决然的站出来了。
继续阅读福伦达Voigtlander VM 35mm f/1.4 Nokton Classic ——与其小心翼翼的用徕卡,不如高兴的用福伦达把徕卡M保护好,想卖时,不赔钱。战地摄影记者风格只对黑漆版本有利,银色版本就没必要奋力打磨了。
把M放在不起眼的包或旧包能有效防止小偷惦记。用旧包能很好地掩饰昂贵的设备。有趣的老式徕卡相机,让你被人忽视,如果再用个外观破破烂烂的相机,甚至还会有人向你投来同情的目光。
顶盖和底盖,也容易保护。贴个电工胶布就好了,也很便宜。
可乐标要不要贴上要看你的环境,没人认识徕卡的环境就没必要贴上。
包里永远放包纸巾,万一洒水了,立即擦干。
这个包用了小十年了,很旧了,不过还是舍不得换,继续用。
最后蹭个热度,改编个《大田后生仔》,哪个有才人可以拿去抖音录一段:
做人一辈子
快乐没几天
一台相机在身边
拍人拍花又拍山
不怕不怕就不怕
我是摄影人
风大雨大太阳大
我就是敢打拼
35mm广角镜头、f2.8的光圈、旁轴取景、最近对焦0.85米、联动测距,我擦,这参数咋这么一看根徕卡m3配个小八妹似的呢,而且这台机的体积却是肥皂大小的口袋机——Olympus XA
感谢走发来的Olympus XA样片,成像质量很有味道啊。他的网站地址:
看了i120mm的样片突然让我想起菅原一刚在他的那本《更喜欢摄影》 里对Olympus XA的评价。于是赶紧找出来,摘抄一段根大家分享。
……
反而是在我入学前觉得“这台好可爱”,
然后买下来的这台奥林巴斯XA傻瓜相机,成为我最常用的相机。
……
有一次,我在课外教学时便带了我的奥林巴斯XA参加,
当然就让负责上课的老师生气了。
可是,后来在学科长进行讲评的时候,
当时拍的那张照片,却获得很大的赞赏。
我当时对于被夸奖也有点莫名奇妙,
但那张照片的确跟其他同学拍的画质稍有不同。
……
但是画面上的黑色,却有它应有的饱和度,
……
那台相机上的zuiko镜头,虽然对傻瓜机来说是很小的尺寸,
但因为是由大厂牌家制作,所以拥有不错的品质。
……
奥林巴斯是做显微镜的,特别善于做小镜头,包括著名的奥林巴斯u2。其实ps口袋机根单反相比确实在广角上有先天优势,广角可以设计的离底片足够近,获得高画质,而单反由于有反光板在镜头和底片之间隔开了一段距离,单反镜头不得不设计更大体积。我玩的奥林巴斯ep2、ep5和17mm f1.8镜头、45mm f1.8镜头、40mm-150mm长焦头,说实话,素质相当高,小巧便携该虚化的都虚化,该结实的都结实,而且有奥林巴斯独有的暖调,比索尼微单可玩度高的多的多,sony家几乎没有可爱的镜头。
样片用的是凯锐KENTMERE pan400胶卷,这个卷的特点是粗大的颗粒,黑色饱和度确实也够味道。请欣赏来自i120mm.com的黑白样片:
Rollei RETRO 80S采用了高贵的银色外壳,可以看出,它传达出了非常细腻的质感。简单来说,这是一款高反差、高宽容度、超级细腻、还能拍摄红外照片的特殊黑白胶卷。
我们常见的黑白胶卷叫全色性黑白胶卷,从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线490纳米,到波长较长的红色光线660纳米,之间的波长全感光,所以叫全色黑白胶卷。然而,有一种特殊的胶卷,它的敏感性扩大到了红色波长750纳米的范围,属于红外线的范围了,Rollei RETRO 80S就是这种胶卷,叫超全色性黑白胶卷。
继续阅读简评禄来Rollei RETRO 80S超全色性黑白胶卷古典镜头都有各自的风格,油润是德系镜头的共同特点,这些德系镜头之间又都不同。古典福伦达迷人的散景,醉人的人像。蔡司浓郁的色彩,无论何时色彩总是先跳入你的眼帘。徕卡暗光下的优雅,总给你一种历史感。施耐德浓厚的色彩,暗角下的严肃艺术感。同是德厂,罗敦司得清晰细腻的刻画,微暖的调子也是独树一帜。
罗敦司得是一家德国著名的中/大画幅镜头和放大镜头制造商。特别在大画幅领域,更是比肩蔡司、施耐德,罗敦司得镜头清晰细腻,色彩清亮,善于刻画纹理,在商业广告领域颇受欢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们为35毫米单反相机和徕卡旁轴相机也生产了一些相机镜头。
罗敦司得从1954年到1961年生产了200万个镜头,但大部分镜头都是固定到机身的,比如柯达雷丁娜相机,可互换镜头的生产数量相对较低包括m42卡口等,徕卡L39卡口的镜头只有一种Rodenstock-Heligon 35mm f/2.8,数量并不多。
是徕卡战后巴納克型iiif、iiig的可选镜头。那时候正是德国经济复苏,徕卡相机供不应求,这时期徕卡跟一些电影镜头厂商和大画幅厂商定制了一批镜头,包括施耐德、安琴、罗敦司得都生产过徕卡螺口镜头配合机身销售。而这一时期罗敦司得刚刚完成慕尼黑和里根生产基地的扩建,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这只35mm镜头采用当年流行工艺,6片4组结构,全铜镀铬,单层镀膜,10片光圈叶片。同是2.8的光圈,他的体积比徕卡小八妹小很多。
Heligon系列出现在120和135画幅相机上,包括Linhof 69的Heligon 90/3.2等,DKL卡口的Rodenstock Retina Heligon 1.9/50mm ,都是同类型里的顶尖水平。可惜哪些相机系统如今都太冷门,造型过于火星,镜头样式也是怪蜀黍的感觉。唯一的一只小天鹅就是这枚Rodenstock-Heligon 35mm f/2.8,婀娜多姿,再加上徕卡定制,素质更是超了群了。
罗敦家镜头特别善于细节刻画,这只Rodenstock-Heligon 35mm f/2.8镜头更是不输原厂,承传了罗敦家的镜头风格,清晰细腻,色彩鲜明而又艳俗,高光吼得住,暗光暗得下,微微偏暖,油润而内敛。
据说罗敦司得镜头刻有红A字样的镜头都是高级镜头,对高光控制稳定,整体色彩更加油润。
下面是罗敦司得1954年到1961非官方所有镜头的年代大全:
2,000,000 ——1945
2,500,000 ——1952
3,000,000 ——1954
4,000,000 ——1957
4,500,000 ——1960
5,000,000 ——1961
编号: 22981xx, 23274xx, 23275xx, 23276xx, 23277xx, 23695xx, 23696xx, 23698xx, 23699xx, 23710xx, 23711xx, 23712xx, 24596xx, 24597xx, 24598xx, 35253xx
罗敦斯得的色彩还是很有德味的,浓而不艳,比蔡司稳重,比徕卡厚重,又比施耐德清淡。
由于这只镜头的景深很浅,所以全开光圈盲拍还是挺有挑战的,但由于是渐进式的虚化,就算没拍实,也很有立体感。
这罗敦斯得的f2.8度光圈,完全够得上徕卡f2光圈下的虚华啊,十片光圈叶片,甚至多少有点七妹和八妹合体的感觉,旋转中带着柔和、光滑、自然。
这只镜头的虚化效果是它最大的特点,这也导致其价格并不便宜。
这是在旁轴相机上体验罗敦司得风格的唯一办法。也是我认为在135领域里唯一值得体验的罗敦司得镜头。散景微旋,柔和的渐进叠加,全开锐度不输现代投,微反差丰富,盲派脱焦时,立体感依然满满的。
下次换眼镜,准备尝试下罗敦家的镜片。
继续阅读聊聊罗敦家的徕卡头Rodenstock-Heligon 35mm f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