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震国
我i50mm的一些摄影书籍
如何与古人对话?读古人的书。如何与布列松聊天?读他的影集。
当然,您看不看跟我没关系,引用纳兰词: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内心的寂静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人像摄影作品集

内心的寂静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人像摄影作品集
这本书的印刷非常棒,高亮暖调子的纸,画质是我所有布列松画册里最好的。这本书我时常翻看,因为我自己并不擅长拍人,特别是熟人,所以最近总拿出这书看看,找找感觉。翻一番,嘿,确实能让内心寂静。
珍藏布列松
这本是我买的比较早的,现在卖的店铺很少了。这本书涵盖了布列松不同时期的作品,编排相当系统,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布列松不同时期的摄影风格。不管你喜欢布列松也好,讨厌布列松也好,这都是一本相当好的书。而现在新出版的那本年轻布列松封面的我觉得不如这本。

珍藏布列松——享利卡蒂埃-布列松作品全收录,布列松基金会,中国摄影出版社
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

世界的眼睛 修订版(英)卢塞尔·米勒 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中国摄影出版社 摄影艺术(新)艺术
这本书其实不算新书,第一版应该是90年代就出了,很早了。目前这个版本是老版本增加了图片和部分资料的,又更换了封皮的。这本书非常好,我们耳熟能详的卡帕、布列松、萨尔加多……那些大师们的故事这都有介绍,写的像个小说,非常精彩。你会发现马格南非常多的摄影流派,他们互相反对,又互相协作,还有卡帕应该是个共产主义者……
《摄影的精神: 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英)巴杰 著,朱攸若

摄影的精神,格里?巴杰,浙江摄影
影像制造者影像引领者

影像制造者影像引领者
摄影大师的创作激情

摄影大师的创作激情 科拉·巴尼克 等 著作 周莹 译者 摄影艺术(新)艺术 新华书店 中国摄影出版社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天才写真术(修订版) 荒木经惟 中国当代小说 书籍排行榜
观看之道: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访谈录(1951-1998)

观看之道: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访谈录:1951-1998
摄影射手

摄影射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克莱蒙·舍卢 摄影理论 书籍
摄影的艺术

心的视界 (柯锡杰的摄影美学)

心的视界:柯锡杰的摄影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9787533452186柯锡杰 著

心的视界:柯锡杰的摄影美学 单反摄影宝典数码单反摄影数码摄影手册 摄影笔记摄影教程技巧大全摄影自学教材摄影书籍
为啥虚化不一样
我一直想搞懂为啥不同设计的镜头焦外不一样,PS可以解释模糊、高斯模糊的不同,但是该怎么解释为啥七妹、八妹、钢嘴、圣光焦外为啥不一样。
仓促的落寞
世界与我无关与相机有关
快递员小哥也是艺术家

看到这快递车我也是醉了,莫非小哥喜欢草间弥生?密集恐惧症,更绝的是那悬挂着的轮胎。快递车的艺术~
主观评价leica m monochrom
前传:
“你还是写客观点,不然别人会觉得葡萄酸” “嘻嘻,没办法客观啊,谁让胶片先占据了我的心,不是葡萄酸是葡萄干,数码干是因为火烤的,胶片湿是因为水里捞出来的” “凡事别走极端” “可是leica m monochrom 本身就在走极端啊,黑白本身就不客观啊” “额,好吧,随你说”
leica m monochrom
虽然我是个搞技术的,但是我实在难以做到客观,如果主观是搞艺术的必要条件,那么我真应该去搞艺术。对于器材的感觉,难以做到客观。想入手MM是看了网上的样片,真不错,让我跃跃欲试,一直想鼓捣一个徕卡m monochrom。后来差点成功交易一台,可惜最终没有缘分。朋友听说就跑来给我用用他的MM,让我实拍了一些照片,解解毒。
很多人都说Leica M Monochrom好,但对我来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夜里提高感光度,这样可以用到更快的快门抓拍更多的夜里的动感。
但是有几点让我觉得MM并不是可以秒杀胶片,也不能秒杀M8。
1)快门声音那么大,并不比M8好到哪里去。对方还没反应我自己先被惊到了,白天有马路噪音掩护还不是大问题,夜里可不行啊。而胶片M的快门声音不像快门声,更像单反的开机声音。
2)高感光并不是那么舒服的。看看那颗粒,麻麻查查的,网上的测评有都是在光线好的情况下调高感光度,那样拍出来的照片自然噪点少。但是实际使用时,只有暗光才用高感光,这时的照片会出现亮光无噪点而暗光密密麻麻,就如下图中的手机,有种怪怪的感觉。我并不想要那么清晰,我想要的是清晰的感觉,这点数码不如胶片,SORRY Leica M Monochrom
3)1/25秒的快门速度就模糊了,成功率不足20%啊,莫非是天冷我手抖?可是我用胶片机1/8秒都没事啊。我觉得这个跟数码与胶片的成像原理有关系。数码是如实记录光线,在曝光的时间段记录感受到的光线,然后给出一个亮度值。然而胶片曝光是化学放映,在1/8秒的时间里,手持稳定的时间比不稳定的时间长,光线弱时,胶片的化学反应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只要你手持够稳,轻微的抖动并不会造成成像大范围的叠加。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另外布帘快门就是比金属快门轻柔。
4)那么贵的Leica M Monochrom并没让我觉得比胶片惊喜,多少有些失望,Leica M Monochrom确实是个好机器,但是实际使用我并不觉得比胶片高明多少。甚至从我有时候觉得夜或许应该属于闪光灯。
还是别说徕卡mm的坏话了,它的问题是不像胶片,也并不是不好,是我想用MM替代胶片夜拍这事,期待太高了,妄想了。因为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就说徕卡MM不好,显得我失去了绅士风度。人家leica m monochrom翻译过来叫单色徕卡M,单色,人家并没说叫filmlike啊。啊哈哈,要filmlike,就拍真胶片啊!嗯,有道理,leica m monochrom有他自己的单色哲学。
后传
“按理说,我是街拍,拍的是一种感觉,不应该追求100%放大,也不该追求所谓的油润”
“跟那些没关系,你街拍拍的胶片,不管锐度也罢,黑白彩色也罢,清晰不清晰也罢,都会有一张胶片是不是?”
“是”
“不能因为你拍的不清晰,就要求扫的也不清晰,你照镜子,总不能脏镜子照吧,不管长的美丑”
“对,WE LOVE FILM ”
徕卡快门速度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儿
总是用徕卡的速度转盘,真的会对每一档快门产生感情,不知不觉的快门不再只是一个曝光参数,而是摄影的钥匙。要进行拍摄就得先选对钥匙,其实钥匙并不多,3、5个快门足够用一辈子了。
高速快门
关于徕卡慢们不准
快门的中间档位
为什么说哈苏实验室测评出的19只顶级镜头是个笑话
网络流传着一个段子说:哈苏实验室测评出的世界上最好的19只镜头……。
这个段子非常流行,被人引用,可是只要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就是个笑话。
第一,哈苏自己不做镜头。过去胶片时代哈苏的镜头靠蔡司设计和生产,现在数码时代全靠富士。对于一个没有镜头设计、生产能力的哈苏,他的实验室能高明到哪里去?能权威到哪里去?
第二,哈苏实验室是否真的存在?这个实验室似乎之前没听说过,之后也没听说过,就蹦出来说这19只镜头牛,然后这个实验室就像蒸发了一样。为什么没持续测评?这个组织是否是临时拼凑的,甚至是否真的存在过?
第三,哈苏算老几。佳能有实验室、尼康也有实验室、徕卡也有实验室,哪个实验室,都比哈苏牛吧,凭啥哈苏说的就权威呢。在我不怎么拍风景的人看来,哈苏镜头都比不上入门的禄来双反。而且哈苏是中画幅,135领域里哈苏算老几?
我用过里面提到的那个徕卡R90 2.8镜头,太锐利的,但是真的,一点都不好用,对焦费死劲了,我宁愿选择徕卡90mm f4,真的。如果是微单,趁早用自动头吧。所谓19只镜头,就算MTF曲线很漂亮,但依然有点刻舟求剑了,那19只镜头全当个笑话吧。
徕卡实验室,测评结果是,世界上最好的135镜头全是徕卡的,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领先,现在依然领先。——不管你信不信,我信了。:)
徕卡 R90 2.8的诗意旅行~
做工
锐度
色彩
虚化
缺点
总结
时光静好

如何让生活有些诗意,哪怕是静静的看着光,看时间宁静,按下快门,这本身就是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