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校准数码徕卡m10、m240、m9、m8的黄斑?尽量不要自己搞

徕卡数码相机m10、m240、m9、m8的黄斑螺丝与胶片m3之类的是不同的,尽管很像,也能通过卡口内的螺丝调整无限远。但是,并不是所有数码机的黄斑都能这样校准过来的。

问题现象:

调整无限远合焦了,但近距离不合焦了。

调整近距离合焦了,但无限远不合焦了。

故事

i50mm很早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m8相机,当时询问过维修店,当年其实很少有人有徕卡相机的维修经验,有的店认为很简单,三下两下就校准了无限远,但是但近距离不合焦了。就这样,问了几个师傅,后来才知道,有的是需要拆机的,拆机就需要扒皮,一般人都不舍得的……

二手数码黄斑要看准

通过简单调整肯定有校正过来的,但已经不止一个朋友向i50mm倾诉过类似的经验了。最后能矫正过来的算运气,没矫正过来的就将就着用吧。

相关文章

徕卡黄斑上下不合焦,也许是眼镜版镜头惹的祸

如何检查徕卡相机和镜头的跑焦?

关于徕卡相机跑焦的原因分析

当相机遇到春天

leica mini3 kodak proimage 100

每一次阴天之后,又会出来艳阳,似乎新洗过的世界。一场小雨过后,外面已经见不到浮雾了,已经是绿的发油了,头上还有喜鹊叽叽喳喳。此时拿着相机,走在街头,摄影,遇到红色的不是花儿,不是人儿,是春天。

惰性,需要用徕卡打破

leica m2 + summicrom 50 f2 kodak proimage 100

五一放假前这条路异常安静,也许只有我这样的老实人没有假期。路旁的空花盆,静静的呆在那里,土与根缠绕在一起,即便脱离了花盆也依然保持着盆的塑形。

蹲下,对焦,拍了一张,不是在拍绿叶,不是在拍黄泥。是在拍我自己。徕卡,咔嚓那一声打破了安静,震落了几粒尘土,此时,有声胜无声。

徕卡m4后背上的转盘是什么?

不光徕卡m4,早期的徕卡m2、m3、m4胶片相机有这个标示。

中心图标

是用来标记胶卷类型的,只是单纯标记,没有实际功能。因为当年摄影师都有很多机身,分别装不同胶卷,防止记错了。

中心有三个图标:红色背景的太阳、红色背景的灯泡、黑色三角形,分别代表日光型彩色胶片、灯光型彩色胶片、黑白胶片。

从m4-2开始,m4-2、m4-p、m6、m7、mp都不再有中新的小图标了,实在可惜。

外圈刻字是iso数值

这个DIN和ASA就跟温度表一样,是不同的标准。DIN是德国工业标准,ASA是标记标准。

这个iso转盘的指针m2、m3、m4也是用来标记胶卷类型的。

而m4-2、m4-p干脆连指针都省了,只有个对应关系哇哈哈。

有测光的徕卡m6、m6tt、m7、mp就需要正确设置这个iso转盘了,否则测光不准。

ASA/ISO 50 = DIN/GB 18°
ASA/ISO 100 = DIN/GB 21°
ASA/ISO 200 = DIN/GB 24°
ASA/ISO 400 = DIN/GB 27°
ASA/ISO 800 = DIN/GB 30°

人口负增长,离不开徕卡的功劳

leica mini3 kodak proimage 100

路过一个宣传栏,见到一个老大妈在看里面的新闻。人口普查已经不足十四亿了,时代变了,我们也老了,连看新闻的方式都老了。

走在街上,根本不需要寻找拍摄主题。拍人就行了,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了,未来街上遇到的人会越来越少了,少到解放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没办法,经济要发达,又要玩徕卡,就是得付出代价。当然,徕卡只是个借口,工作、养娃、带娃、上学、房子等各种成本,也许才是负增长最大的功臣吧。

当然啦,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嘛,没啥控制不了的(☆_☆),让生就生,使劲生。不然我们街头摄影师还怎么混。

给自己拍照给自己鼓掌

leica m2 summicron 50mm f2

遇到读书看报,我一般不会放过的。只要带着相机就下意识的去拍下来。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似乎将要消失的场景——街上读报

很多时候一个人除了街拍,就只能街拍,也只好街拍了。无论怎样一个拿着相机不去拍照的人是不可以原谅的,越是没人欢呼鼓掌,越是要去给自己的照片鼓掌。

总有那么一些爱摄影的草

leica mini3 kodak proimage 100

过去,摄影师的影响力远远不如文坛大师,现在文坛大师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娱乐明星。摄影师都找不到自己了,除了已经冒出来的长成了大树,更多的种子永远也不会破土而出了。

倘若真的能破土,那得有多顽强的生命力,就像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草。是你,是我,是么?

南无摄影陀佛

leica z2x

摄影的经要常常念,不间断的拂去心里的尘土。这世上哪有一遍就行的东西?好在摄影可以随时随地,不间断的去捕捉瞬间。这样才能得到摄影大佛的保佑啊,得到摄影菩萨的护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