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之后无徕卡

猛然间发现很多当年购买徕卡m240、m10等相机的用户,如今都不用徕卡了。要么换成了更大画幅的胶片,要么换成了徕卡sl或者佳能尼康索尼微单。时隔六年,我才明白Erwin Puts说“徕卡灵魂已死”的背后含意。徕卡M9是徕卡精神最后的倔强,在以后它的产品已经没有灵魂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产品用户是不会有忠诚度的。

i50mm认为,2024年了没必要买徕卡m9了,你不容易找到靠谱的机器了,当然也没必要买徕卡m9之后的徕卡m机了。特别是全新的徕卡m,没必要了。都是cmos了,而且都内置屏幕取景了,已经没什么徕卡精神了,不如SL微单实用了,佳能尼康索尼微单质量也很好,又何必徕卡M呢?没有徕卡灵魂的产品,是用不久的。领悟徕卡灵魂,得从m9之前的复古徕卡中获得了。

2024年12月的下旬,我发现路人神态中少了着急麻慌的行色匆匆,从照片中我似乎嗅到了一种复古的表情,眼神里似乎少了一种满怀期待的竞争心态,多了一种顺势而为的平静。甚至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念想,是不是该穿一件毛衣呢,就像小时候那种老毛衣呢……,现在竟然怀念起那时候套毛衣的感受了,还有那时候抓在手里没有科技的羊毛手感。当然,这也许并不是客观的,也许是我自己内心的投射吧。

在老康蔡面前,徕卡现行版的色彩就是小趴菜

我接触的摄影器材老烧们,真的老烧哦,痴迷挖掘镜头味道,几乎天天拍照的老烧哦,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没人把玩徕卡现行版数码镜头。当然,也包括i50mm在内。哈哈哈哈。虽然是德头,但是徕卡的数码镜头很容易让人厌倦。

徕卡数码头色彩不讨喜

也不知道为什么,据说是因为环保玻璃,徕卡数码时代的镜头发色都不如老头讨喜了,没有胶片时代的给人一种提振精神的颜色。是的“提振精神”。色彩不行了,这是徕卡数码镜头最令人伤感的事情,哪怕是noctilux 50mm f0.95 asph,除了虚化也不会让我在色彩上有“精神一震”的感觉了。

数码asph的虚化很无聊

徕卡的虚化越来越趋同单反头的虚化风格了,就是主体和背景太割裂了,有时候给人一种背景是假背景的那种感觉。很多搞视频的爱用那种虚化,对于我这种老法师来说,嘻嘻,受不了那种割裂的虚化,有时候我都在想啊,你花那么多钱虚化背景,效果等同20块买个虚化幕布。据说这种割裂感主要是是使用了asph的缘故,当然,也不能全怪在asph上,因为设计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大众的审美是趋向于平滑的割裂式的虚化,虚化幕布不是需要空间搭建么?大光圈等于节省幕布空间了,哈哈,可你是徕卡呀,佳能尼康的大光圈,大变焦也可以出现类似的效果,人家肤色还更讨喜……。

康泰时cy蔡斯胶片也数码

而康泰时yc口蔡司镜头,特别是contax yc 40-80mm f3.5这样的变焦头,色彩在数码机身上如此稳定的发挥,着实令我耳目一新。时间证明了蔡司的实力,无论你卖多贵,无论你怎么用奢侈品来伪装自己,也掩盖不了事实,徕卡现行镜头根本打动不了我。那种手持新款徕卡镜头咀嚼德味的朋友,绝对会被老康菜震撼的。

小光圈的虚化怎么如此大气

在我看来,无论徕卡现行版,还是佳能尼康最新的大光圈镜头吧,多少有些“小气”,我也说不出到底小气在哪里。除去色彩不谈,单论虚化,徕卡的noctilux 50mm 0.95的虚化能给我一些120底片的大气虚化感。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f3.5光圈的变焦头,竟然能虚化,而且虚化的如此大气,有120的风范啊,蔡司绝对是镜头设计的天才!

曾经有一位老烧,极力向我推荐尼康的35mm-70mm的一款变焦镜头,当时我就当成了笑话,觉得变焦头,光圈又不大,有什么可玩性。然而,自从领略了一下contax 40-80mm f3.5 ,尼康的老变焦是不是也是一枚大气的小光圈呢?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当然,也许有了这枚镜头,也没必要再试那个了。

康泰时yc 40-80mm f3.5估焦盲拍很有意义

记录自然的感觉

估焦拍照是一种独特的摄影旅行,有人喜欢盲拍,有人喜欢用眼睛对焦,但是摄影师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摄影是要有自己主见的一场旅行。我使用康泰时yc 40-80mm f3.5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估焦盲拍。因为它有非常好的景深标尺,尽管废片率也不少,但是一旦成功,那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是眼睛对焦所难以达到的。

德头盲拍基因明显

很多人喜欢盲拍,也有很高的盲拍技术,特别是徕卡用户,因为徕卡镜头非常优秀,它对焦内焦外的色彩、清晰度都有独特的哲学。也就是说,德国人在设计镜头时,其实就把盲拍考虑进去了,也就是说,哪怕你盲拍不是非常清晰,但是也可以给你一种自然的感觉。在这一点上,至少在我看来,蔡司和徕卡都十分优秀。当然对于徕卡来说,他的巅峰是胶片镜头,而徕卡数码时代的镜头虚化缺少过度不如老头耐看喽。徕卡asph头盲拍很不友好,一点不是很合焦,就糊成一片,所以我很讨厌新款徕卡,哈哈哈。

康泰时yc 40-80mm f3.5是第一代yc镜头,德国原产,标记为西德,它的对焦和变焦都充分考虑了盲拍。它的景深标尺非让容易让人辨认,在对焦过程中对焦环阻尼恰到好处,从1.2米开始到无穷远,之间放了非常多的距离标线,1.2、1.3、1.4、1.5、1.75、2、2.5、3、4、7、15、∞。这在整个cy镜头里档位也是相当多的,这些标尺都可以让你快速设定距离进行盲拍。而后期的yc实际上盲拍档位越来越少了。

我是生活的搬运工

所以通常来说,档位越多,说明设计师考虑到盲拍越多,它的光学可能越接近“拍虚了也能看”这个境界。当然这也是i50mm拍的照片为啥这么独特的一大秘诀哦,嘻嘻嘻。也主要得益于入门时就用的徕卡,所以对盲拍自然而然的有种青睐~在i50mm的片子里,每个人都像是在电影里一样哦,是的,盲拍不制造艺术,生活本就是一种艺术,我,只是用估焦盲拍给了它本来的面目。

康泰时CY 40-80mm f3.5眩光怎么样

康泰时CY contax 40-80mm f3.5是第一代cy口镜头,使用的是t*镀膜,那么加了一枚原厂uv后,它的眩光怎么样呢?整体来说,对于一个变焦头,我还是非常满意的哦。多数情况都没有造成严重影响,不过也并不是说它是万能的,特别是加了一枚uv后。

下面这些是我找到了一些侧逆光比较严重的照片。整体来说,超越副厂定焦的水准,接近原厂定焦。当然,这枚镜头的眩光不是它的弱点。,,,畸变才是,哈哈。

雅西卡yashica ml 50mm f2 是两百块的蔡司么?

雅西卡的镀膜肯定不是蔡司的t*镀膜,所以它百分百不能达到蔡司的水准。想着用雅西卡替代蔡司,还是省省吧,就好比这个蔬菜是不可以用另一种蔬菜替代一样,熬出来的汤怎么会一个味道?《关于镜头镀膜、对成像的影响》。

但是

这里有一个大大的“但是”,达不到蔡司水准就代表差么?肯定不然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条刁钻的舌头,可以品出清丽的味道、郁雅的味道、稳烈的味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时候还真难以分辨出这个yashicha的片子是不是蔡司头拍的。

两百块的蔡司

这枚yashica 50mm f2中心相当锐利,哪怕是全开光圈,色彩也很惊艳,接近蔡司的感觉。但是比蔡司少了一点点油润似的。另外边角画质一般。逆光容易出现破话画面的鬼影。色彩似乎不够稳定,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怪怪的感觉,蔡司要稳的多,无论是焦内还是焦外,蔡司颜色都很稳定。这枚镜头紫边也比较容易出现。当然,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有时候,还真有蔡司的风范哦。鉴于价格,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中心清晰度够蔡司,就这一点,也超过200块了。

塑料材质

起初我没发现它是塑料的,后来才知道,我觉得这并没有太大问题。当然,手感是无法与蔡司相比的了。

焦外

树叶不太行,室内很好。室内全开,室外适当缩小光圈,它很不错哦。

总结

这枚镜头很小,很轻,画质也足够好,在这个价位是一个相当具有竞争力的镜头。当然,它也不值得过分吹捧,作为变焦镜头临时替代使用还是合格的。是的,作为蔡司cy口变焦的候补备用镜头它是合格的。特别是近距离拍个虚化啥的,那是相当“蔡司”。

关于镜头镀膜、对成像的影响

镀不镀膜

我觉得,不能单从镀膜、不镀膜两个维度去讨论成像特色。因为这两个因素脱离镜头设计而单纯的谈,有些无的放矢。当镜片少的时候,比如天塞头不镀膜依然是高反差风格,反差也比镀膜的普兰纳大。而,如果是普兰纳镜头都需要镀膜,而且是镀膜越高级成像越好。

镀膜关系真不小

虽然说雅西卡yc口镜头与康泰时蔡司镜头来自同一个工厂,尽管他们也许有一些玻璃材质的差异,据说yc早期是德产玻璃,后期是日产,当然,玻璃会有影响。但雅西卡镜头与蔡司yc镜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镀膜不一样。雅西卡没有使用更高级的t*镀膜。抗眩光自然不如蔡司。我使用蔡司几乎没有出现过炫光破坏画面的情况。

德味是不是来自镀膜

我觉得多少有一些关系的,否则蔡司也不至于那么牛。蔡司t*镀膜这么多年了,不是闹着玩的。

德国
技术优势:德国在光学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其镜头镀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蔡司作为德国光学巨头,早在 1930 年代就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具备商业实用价值的镜头镀膜技术,并在 1972 年开始在每只相机镜头上采用多层镀膜的 T * 技术,该技术既能减少光线反射,又能配合镜头内的特殊光学玻璃,提高透光率的同时让成像更加清晰锐利,能够真实地还原画面.
应用领域:德国的镜头镀膜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端相机镜头、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光刻机等领域。例如,蔡司为 ASML 光刻机提供镜头,其镀膜技术能够满足光刻机对镜头镜面光洁度等超高精度的要求.

日本
技术优势:日本的光学企业在镜头镀膜技术方面也非常出色,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日本旭光学公司在 1969 年就完成了世界相机史上最早的 7 层防反射膜,其反射率极低,仅有 0.2%,透光率能达到 99.8%,而且色彩还原更加真实.
应用领域:日本的镜头镀膜技术主要应用于相机镜头、摄像机镜头、望远镜等民用光学产品,以及一些工业和科研领域的光学设备。例如,富士的 EBC 镀膜技术,可应用于其生产的各类相机镜头,能够有效提高镜头的光学性能.

中国
技术进展:中国的镜头镀膜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院承建的国内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科研设备于 2021 年 6 月 28 日安装,其配套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也同时启动试运行;中科科仪旗下的中科科美研制的直线式劳埃透镜镀膜装置及纳米聚焦镜镀膜装置也于 2021 年 6 月 28 日正式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可满足大多数物理镜头对膜层制备的工艺需求,包括聚焦镜、单色镜、劳埃镜、纳米聚焦镜以及用于 EUV 光刻机当中的光镜头等,并且从关键零部件生产到整套设备系统的运行机制,所包含的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高精度纳米量级万层镀膜工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与国外差距:尽管中国在镜头镀膜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高端镀膜设备、镀膜材料研发以及镀膜工艺的精细化控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一些超高精度、高性能的光学镜头镀膜应用上,如高端光刻机镜头等,与国外顶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英国
高端应用与特色:英国在一些高端光学仪器和特种镜头的镀膜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高端科研等领域的光学设备中,其镀膜技术能够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例如,在太空望远镜的镜头镀膜上,英国的技术能够保证镜片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在军事侦察设备的镜头镀膜方面,能够实现高透过率、低反射率以及抗干扰等特性 。

美国
商业化应用与发展:1938 年,美国依斯曼・柯达公司在 Hecta 镜头上完成镀膜工艺,推动了镜头镀膜技术在商业摄影领域的应用。此后,美国的光学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镀膜材料、镀膜工艺和镀膜设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美国在一些高端光学领域,如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高端科研等,对镜头镀膜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太空望远镜、卫星遥感设备、军事侦察和制导系统等中的光学镜头,需要具备高透过率、低反射率、高耐磨性、抗辐射等性能,美国的镀膜技术能够满足这些特殊要求,为高端光学系统提供可靠的光学元件。此外,美国还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镜头镀膜解决方案,满足各种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

徕卡与施耐德的激情与和谐

徕卡summarit 50mm f1.5这枚镜头是施耐德为徕卡设计的,它拥有徕卡的特色,同时有一些非徕卡的东西。这枚镜头全开会有明显圣光,郊外也不顺滑,这是很不徕卡的地方。然而缩小光圈后,它就非常徕卡了,毕竟施耐德也是德国本土公司嘛。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性。至于这枚镜头,当缩小光圈后,它就是十足的德味。

当需要激情的时候,它不会削减一分色彩;

当与需要平静的时候,它不会增添一分激情。

这就是好镜头传递给人的感觉,而那些让人不舒服的色调,往往是这两点搞反了。

别拿徕卡老拍花,要拿徕卡拍花老

不得不承认,徕卡在拍花方面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可能随便一个几百块的单反都可以把它打得满地找牙。因为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0.7,甚至1米,而单反微单套机头有的微距都可以0.2米,清晰度、虚化,哈哈哈。

千万别跟人吹,说徕卡拍花有多好,色彩有多好,虚化又多好。那样真正懂行的玩家一下就把你看穿了,假行家,甚至都会怀疑,你玩没玩过徕卡呀,玩过几天呀。哈哈哈。因为真正让把徕卡镜头发挥出极致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人世间的温情。老拍花,是摄影小白,而拍花老才是摄影大师,因为这里面有情感哦。

论机身设计我还是喜欢尼康f301

论机身设计我还是喜欢尼康f301

叽叽喳喳+咚咔嚓嚓

有那么一台机器,我会塞进去4节7号电池,但却从来没有给它装过镜头,也想过没用它拍照片。就是喜欢拿在手里,从不同角度去观看,然后听一听它沙哑的嗓音,是的,它的快门声不像其他相机那样干净利索,而是“合声”,也不知道那些合声都是从哪来的,但是确实有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在叽叽喳喳中还有一声咚咔嚓嚓,是的论机身设计我还是喜欢尼康f301。

手感,可以不需要金属

尼康的机身设计确实非常有实力,很男人,很肌肉,像是一种武器,从各个角度你能看到类似武器的线条,之外就是一种力量感的肌肉弧线,握在手里总是给人一种踏实感。我不会因为它是当年尼康的非专业线产品而看低它,就这样一台半塑料半金属的机器着实有手感。是的,手感不需要全部是金属。

论机身设计我还是喜欢尼康f301
论机身设计我还是喜欢尼康f301
尼康 F-301(在美国称为 N2000)是尼康于 1985 年推出的一款 35 毫米单反相机。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点:
手动对焦: 这款相机需要手动对焦,裂项屏,可完全控制清晰度和景深。
内置电机驱动: F-301 的显著特点是内置电机驱动,胶片推进速度高达每秒 2.5 格。
曝光模式: 它支持多种曝光模式,包括程序自动、快门优先自动和手动。
DX 胶片解码: 根据 DX 码胶片盒自动设置胶片速度。
聚碳酸酯机身: 耐用、轻巧,大量使用聚碳酸酯材料。
电源 使用四节 AAA 电池,可选配 MB-3 电池组,用于 AA 电池。
镜头兼容性: 与尼康 AI-S 镜头兼容,可实现广泛的摄影创意。
热靴式闪光灯:配备标准热靴,可用于外接闪光灯,增强了在各种照明条件下的多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