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走边phone

    leica m6 +summilux m50/1.4 pre-asph
    leica m6 +summilux m50/1.4 pre-asph

    我不想纪念,但是,十年后肯定见不到边走边phone的人,信不信由你。一切都会变,唯独春花,夏日,秋月,冬雪。还有永恒的胶片摄影。

  • summilux

    leica m6 +summilux 50/1.4 pre-asph

    summilux没有summicron硬朗,更柔和一些,影调极美,哪怕是随手一拍。

  • 向后看

    leica m6 +summilux m50/1.4 pre-asph

    我来不及认真的看展览,待决定性瞬间来临,我认真的拍照。

  • 大师与徕卡之Robert Capa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Robert Capa罗伯特·卡帕其实挺难写的,因为名气太大了,几乎稍微懂点摄影历史的人都知道。你写的不好,别人能看出来,你写的不对别人更能看出来。所以我也不想写太多。

    简单的说,如果摄影历分两个阶段,那么就是,卡帕前、和卡帕后。这哥们就是摄影师里的弥赛亚。创立了马格南图片社,让摄影师有了自己的版权,也从此有了自我意识,才有了让摄影师成为大师的机会,可惜哥们从来都是去最危险的第一线,根耶稣一样,早早的断送了性命。

    卡帕这哥们也是最有个人魅力的摄影师,有他在布列松也得靠边站啊。光从这小子的照片看,就显得与众不同。i50mm.com名言:如果我是胶卷,曝光就是我的命运。

    (更多…)

  • 偶遇蒙古摄影师

    leica m2 + summicron 50f2 rigid

    春天在摄影器材展遇到的蒙古摄影师,戴着徕卡q,见我也带着徕卡,过来用英语问我哪里能修徕卡m9的ccd,我表示不知道。没办法,用m9就会遇到这个问题,我用胶片给他拍了一张。

  • 普通人

    leica m2 + summicron rigid 50f2

    文字与摄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文字只记录了少数人的名字或者虚拟的名字,摄影记录了普通人的故事。

  • 美国《国家地理》125年

    美国《国家地理》125年

    一直垂涎这三本大画册,每次去书店,都翻看一番。几乎都是胶片摄影,想想那个年代拍出来的照片确实耐看,不知为啥,对胶片照片就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以前都是在小开面上看,如今在大画册上看,真有种冲击。最主要的是有几页摄影师介绍。

    (更多…)

  • 徕卡铜制胶卷盒

    这个应该是目前最没用的附件之一。但是对于很多高烧级别的人来说却很实用,因为他们喜欢买电影胶卷,从大盘分装到这个胶卷盒里。我自己试过,把一卷正常的胶卷,导入到这个铜壳子里,然后拍了一卷,竟然没有漏光。

    这东西不会让成像变好,但是总有喜欢的人,他们出于无聊,趋向情怀。

  • 简评奥林巴斯U zoom wide 80

    同事有个相机坏了,问我还能用么?他的摔坏了,确实没法用了,据说买的时候是2000年左右,花了2000多。在一次溜达器材城时碰到了同款相机,一问才100。于是买了回来玩玩。

    拍了一卷挺让我吃惊的,画质还是挺好的,而且是防水的。

    这么便宜还能有什么要求呢?毕竟十几年前也是上千的高级货。虽然感觉不如徕卡耐看,不过100块钱也还是可以的了。

    使用一枚3伏锂电池(DLI123A/CR123A)

    (更多…)

  • 忽见童心

    奥林巴斯u zoom 80

    有时候我写几句话,看看又删除了,不是对词句不满意,而是感觉自己那份童心刚出来,就羞切的躲起来了,是我开始世俗了,少了份刁钻,少了份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