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用sr44还是lr44

leica用sr44还是lr44呢?明显的区别是价格哦sr44更贵。

LR44和SR44都是扣式电池,形状和大小相似,但它们在化学成分和性能上有一些差别。

LR44电池是碱性电池,而SR44电池是氧化银电池。碱性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货架寿命,但它们的电压输出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得更快,而氧化银电池具有更稳定的电压输出,这使它们更适用于需要稳定电源的设备。

在性能方面,SR44电池通常比LR44电池更持久,并提供更稳定的电源。然而,LR44电池比SR44电池更普遍,并且更便宜。

总之,LR44和SR44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成分,这影响它们的电压输出和整体性能。

徕卡m如何在非画面中心对焦

对于徕卡M旁轴相机,在非画面中心对焦其实更简单。只需要先对非画面中心的物体对焦,然后保持对焦环位置,机身左右平移,重新构图就可以了。如果可以估计出物体的距离,直接对齐镜头对焦环的刻度值就可以,即所谓盲拍。

而单反其实更复杂,他们要使用对焦点选择器在屏幕上找焦点。或者单反玩家使用锁定对焦的方法,这个算好用的方法之一喽。

但是有一样要知道哦,别说i50mm只会吹徕卡,徕卡非画面中心对焦方法,肯定不精确喽,毕竟对焦后平移会带来误差。但是徕卡镜头厉害的地方就是,有这点误差也会让画面很不错哦,嘻嘻。

徕卡m3单拨双拨编号版本特征

徕卡m3的编号版本很多,过去很多人总结过一些经验,甚至也有爱好者出版的书籍。但是有时候对于编号界限的划分大家彼此之间也有一些出入,而我也遇到过并不在他们经验内的版本,可谓是版本众多,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但是这些编号特征,依然可以做为参考依据。

徕卡m3单拨双拨编号版本特征

1、单拨、双拨分界线。徕卡m3编号919251之后由双拨变成了单波。双拨的扳手比单拨短。其中早期徕卡m3回片钮中心有一个红点,常见于单拨机身,中后期改为2个红点,单拨双拨都有。

2、景深预览指示图。徕卡m3单拨版本的取景器具有景深预览指示图,就是对焦中心黄斑有上下两个凸起,分别代表50mm镜头光圈f16和f5.6下,叠影进入这个范围都可以清晰。

徕卡摄影师必看之:大卫赫恩谈艺录

简约的美丽

朋友说这本书很棒,是一本被“封面设计、印刷厂、出版社埋没的好书”。因为这是马格南摄影师大卫赫恩少有的摄影思想文字记录。也许是仅有的。从封面,像是10年前出版的,就去孔夫子看了一眼,正要下单,忽然转念一想,去淘宝看看,也许有新的,然后发现果然有新的,哈哈哈,价格也如同这本书的封面,简约的美丽。

中级摄影师才说器材不重要

大卫赫恩把摄影师划分三个阶段,初级重视器材,中级说器材不重要,等到高级了又再度重视器材,这个观点很符合i50mm哇,嘻嘻。看来真是“大师所见略同”。

不要再135上面追求画质

着点i50mm和大卫赫恩再一次不谋而合哇。有朋友说我的底片呀,扫描的有点糙啊,水渍都没去干净。哇嘻嘻。其实我也不希望它有,但是有了就有了,我本来也没想在135胶片上追求120或者大画幅那种清晰度哦。大卫赫恩就说,在135上刻意追求120画质,似乎有些傻……

徕卡摄影直接从126页走起哇

因为从这页开始,主持人一再追问大卫赫恩到底用什么品牌的相机。最后他摊牌了:“……在摄影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里,我用的都是徕卡……”。哈哈哈。之后还有一段关于隐蔽偷拍方法的描述,哈哈。以及强调判断景深、估计距离。还有每日训练的必要性……嘻嘻

原来我是喜欢徕卡x1的

无意才是真性情

有朋友问,为什么上一篇聊扫描分辨率的文章中选择了徕卡x1那篇。其实我是在扫描徕卡m9杂志页时,正好翻到了它,就使用了它。那我是不是喜欢徕卡x1呢?他的问题真好,因为我也没有意识到,其实我是喜欢x1的。我不在乎它的画质,我喜欢它的样子。我甚至不需要买它,只看着它的样子。

初心是能体会到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徕卡有和松下合作的“前科”,导致我对徕卡的小型机器选择性忽略。但是每次看到x1的图片,又总会心生好感。今天我忽然明白了,这台小机身散发着工程师的初心,是的,就是努力将一件事情做好做妙的初心。而这份心动的短暂停留是在x1后续机型上不曾出现的,也许这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觉吧。

徕卡x1基本情况

外观设计:

徕卡X1采用经典的徕卡相机设计,外观简洁大方,金属机身质感十分出色。整体重量不到300g,非常适合携带。固定24mm镜头无法更换,等效36mm镜头。

拍摄质量:

徕卡X1采用APS-C格式的传感器,有效像素为1200万像素。搭配F2.8的固定镜头,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成像效果非常出色,细节表现十分丰富。不过在低光环境下,可能会有一定的噪点。

操作体验:

徕卡X1的操作非常简单,采用经典的类似机械手动的设计。自动对焦,徕卡X1依靠屏幕取景,有一个3英寸的LCD屏幕,可外置36mm取景器。

总结: 徕卡X1是一款高质量、经典的相机,适合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情怀用户使用。

dpi原来是虚拟与现实的接口

原来我对dpi这些参数是不怎么关注的,但最近发现,一旦涉及打印、扫描,它就很重要了。

如果是从raw格式导出jpg,而这个jpg是在显示器上看,那么dpi设置毫无意义,也不影响文件大小。但是,一旦涉及打印、扫描,这种虚拟与现实的转化时,dpi就起作用了。

最近扫描时,发现,DPI是扫描图像清晰程度的关键指标。DPI越高,扫描出的图像就越清晰,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的大小。

在设置DPI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数值。较高的DPI值虽然能获得高清晰度,但是会导致扫描时间变长,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最后要在速度和清晰度之间折中选择。

三八节活动价 ¥160

本次杂志将会展示一些顶尖艺术家所使用的一流相机镜头拍摄的作品,以及第一个特别版“摄影师的匹配镜头”,讲述他们制作和感受。

此外,还包括特别专题“Leica x Old Lens”和最新Leica产品的快速评论等。

使得这本杂志不仅适合Leica的粉丝,也适合对相机和摄影感兴趣但无法向前迈出一步的所有爱好者。

徕卡口袋机Leica Mini

Leica mini 是在日本制造的35毫米小型相机。这是一款非常基础的型号,它配备了自动对焦的定焦镜头,Leica Elmar 35毫米 f/3.5。用户可以设置的仅有闪光灯模式,开/关或自动模式。此外,它还有一个自拍定时器。由于其尺寸为150x60x38毫米,重量为184克,它是一款真正的便携式即拍即用口袋相机。

生产时代 ——1991-1993

订单号 - 18004、18005-DB、18015-DB.olympia.92 套装

类型 - 紧凑型胶卷傻瓜取景器相机。

特别版 - 1992 年巴塞罗那奥林匹亚套装 12015,顶部刻有“5 环标志 | OLYMPIA | 1992”

镜头 - LEICA ELMAR 35 mm f/3.5 – 7.6(3 组 4 片)。 内置于前镜片元件上的 UVa 防护滤镜。

聚焦范围 - 从 65 厘米(26 英寸)到无限远。 独立的无限远对焦锁定。

自动对焦系统 - 主动红外自动对焦。

曝光控制 - 自动程序模式,带有自动闪光灯激活的中央重点积分测光。

记忆 - 焦点被锁定,并通过轻按快门释放按钮保存测光值。

曝光覆盖 +2Ev,可以手动激活。

测光范围 8 cd/m2 > 123,000 cd/m2。 在 ISO 100 Ev6(1/5 秒和 f/3.5)> Ev16(1/250 秒和 f/14)时自动闪光,曝光 > Ev10。

快门速度范围 - 1/5 秒 > 1/250 秒和“B”设置最多 5 秒。

胶片感光度设置 - 胶片感光度自动设置为从 ISO 50 到 ISO 1000 的 DX 编码胶片。对于没有 DX 编码的胶片,相机自动设置为 ISO 100。

自动闪光灯 -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闪光灯会自动启动。 随时手动开/关功能。

取景器 - 望远镜式 (Galilei),具有自动对焦测量区域和近距离标记。 放大 0.45 倍,相当于胶片格式的 85%。

LED - 取景器中由绿色发光二极管 LED 指示的确认和闪光模式。

胶片传输 - 自动胶片穿线并前进到第一帧。 最后一次曝光后自动倒带。 可以中途倒带。

数据面板 - 液晶显示屏 (LCD) 指示电池状态、帧数、闪光灯激活和无限对焦锁定的符号。

自拍 10 秒。 倒数; 由相机前面的二极管 (LCD) 指示。 由相机顶部的单独按钮激活。

电源 - 3V 锂电池 (CR 123A)。

相机开/关控制 - 相机顶部的开/关开关。 镜头移动到就绪/运输位置。 相机会在大约 1 分钟后自动关闭电子设备。 5分钟。

程序模式 - 自动 带自动闪光的自动程序模式 - 手动闪光 - 手动闪光 - B 如果光线太暗而无法进行曝光测光,则 会显示在 LCD 数据面板上。 手动长时间曝光长达 5 秒。 是可能的。 - INFINITY - 对焦距离固定在无限远,并且 AUTO、ON 和 OFF 模式保持激活状态,直到相机关闭或选择其他模式。 只有单独的固定无限远模式在曝光后自动返回 AUTO。 长按 MODE 按钮可保留 INFINITY 模式以进行连续曝光。

主体 - 黑色塑料。 用于背带或腕带的侧面附件。 三脚架螺纹 A1/4 DIN 403 (1/4")。

Databack - 有/没有 Databack 可用。 在胶片上印上日期和时间或日期。 石英控制时钟和自动日历,直至 2019 年。强度根据胶片速度编码自动控制。

重量 - 约。 160 克/175 克(不带/带数据背和不带电池)。

尺寸 (宽 x 高 x 深)- 118 x 65 x 38.6 毫米/4.6 x 2.6 x 1.5 英寸(无数据背面)。

工作范围 - 0C > 40C (32F > 104F)。

配件 - 相机包。

制造商 - 日本京瓷为徕卡相机制造 

Dpi数值影响网站展示图片清晰度么?

dpi是打印分辨率

由于网站改版,改成了宽屏展示图片和文字,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过去网站上发布的照片显得画质跟不上了,特别是在高分辨率的电脑上。我当时觉得可能是图片的dpi设置72太小了,毕竟现在的手机电脑都是打印级分辨率了。

dpi不影响文件大小

然后自己通过aperture导出照片,一个设置为72dpi,另一个设置300dip,发现文件大小是一样的,画质也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dpi确实不影响图片显示清晰度。

分辨率才影响清晰度

那么要提升网站图片展示的画质,还有另一个方式,就是减少画质的压缩率。但是这个方法会极大提升图片文件大小,而显示效果提升并不明显。最后终于明白了,要提升清晰度啊,还是提高上传图片的像素……。
于是后面逐渐尝试把过去照片1024分辨率改为1600,,,,

但是,在手机上其实也看不出区别~

1024* 文件大小240k
1600* 文件大小562k

小米13pro街头摄影体验

现如今用手机拍花花草草早,已经不是问题了,拍个背景虚化也早已经不是难题了。由于芯片算法的提升,手机在hdr方面也做的很好了。小米13pro在这些方面是自然不在话下。作为街头摄影师,我更关心他的街头体验。

减曝光1.3档

由于街头摄影光线多变,反差也大,测光功能无法替代摄影师自己的判断。有经验的徕卡玩家会使用全手动设置光圈和快门。而单反微单玩家会设置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然后再配合曝光补偿。

我发现如果正常曝光,小米手机画风更想sony微单的风格,而这个色彩让我想起了当年sony第一台aps微单相机nex5。于是,当我尝试把小米13pro的曝光补偿设定在减1.3档左右时,嘿,这下“徳味儿”起来了,有点徕卡那赶脚了。

软件设计

用小米13pro手机跟徕卡M比,那确实有点不厚道了,能在手机上找到一些德味,就已经很难得了。小米与徕卡合作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包括软件方面,特意设计了风格化大师镜头选项,方便快速调出35mm黑白、50mm旋焦、75mm肖像、90mm柔焦镜头。这个设计对于喜欢定焦风格的摄影老手来说非常友好,对于新手又具有教育引导意义。

但我发现在街头摄影时,我更多的还是用专业模式,使用wide镜头,ev -1.3,其他设定auto就可以了。全部使用彩色摄影,然后后期在电脑上转黑白。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静态照片

清晰度方面,手机已经做的很好了,配合徕卡认证的vario-summicron 14mm-75mm镜头,小米手机在清晰度方面比很多早年aps-c画幅的单反配合套机头还要好出不少。背照式的cmos在暗光表现更是没得说。在清晰度、暗光表现这两点上足以让很多老相机进入历史了。

另外我发现13pro显示屏对于照片色彩有特殊加成,特别是小米13pro自己拍的自己显示时,比在苹果电脑上显示更鲜艳一些。我估计是手机在调色时的色域空间与显示屏达到了高度匹配的结果。

底儿大一级

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的发掘画质潜力,讨好了13pro的用户,甚至一度令我惊喜它的色彩竟然可以这么棒,手机可以做到这么好的色彩么?。其实,这样做,有些类似佳能相机的显示屏,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放到电脑上看时,你会发现它的色彩还是偏薄的,毕竟cmos就那么大,“底儿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定律还没有失效,越级pk还是不现实的。

小米版D-Lux

放到电脑上看,我觉得小米13pro的风格有些类似松下徕卡D-Lux的风格,但是又又一些抹不去的sony味道。应该cmos是sony的,而调色是类似D-Lux的。可以说,这是一台内置D-Lux的手机哦。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扑面而拍

通常来说,我用什么相机都会拍出这样的感觉——“扑面而来”。嘻嘻嘻。哪怕是手机,可以怼脸的。使用的是广角镜头,距离大概是1.5米左右。我发现用手机这样怼脸,很多人并不在意,甚至不会察觉到。但是,,,手机会发出“咔嚓”一声,经常会逗笑对方。直到后来,我才发现,静音模式下是没有拍照声音的……。但我还是觉得有个声音也挺好,至少我知道抓住的是哪个瞬间,更有成就感哇。

通常来说,手机抓拍反应会很慢,无论是对焦还是快门反应速度,但是小米pro3却非常快,成功率很高。比如下面这张:

100%截图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抗眩光

这手机在抗眩光方面做的令人惊叹,手机可以做到这样了么?也许这就是徕卡认证镜头的优势吧,逆光表现相当可以,不会令人不悦。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更多样片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
小米13pro + leica vario-summicron 14mm-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