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只拍jpg,经历过只拍raw,最后是jpg+raw。因为每一张raw都处理掉话,真的太累了,而有时候直出jpg又会给人惊喜。特别皮肤色彩,自己调整很难,就使用默认jpg了。徕卡m9直出好不好,多数挺好的,哇哈。
徕卡m9 jpg直出 | 徕卡原始raw | |
色彩 | 艳 | 淡 |
反差 | 大 | 小 |
清晰度 | 一般 | 高 |
暗部 | 黑 | 细节多 |
需要后期 | 多数不用 | 多数需要 |






经历过只拍jpg,经历过只拍raw,最后是jpg+raw。因为每一张raw都处理掉话,真的太累了,而有时候直出jpg又会给人惊喜。特别皮肤色彩,自己调整很难,就使用默认jpg了。徕卡m9直出好不好,多数挺好的,哇哈。
徕卡m9 jpg直出 | 徕卡原始raw | |
色彩 | 艳 | 淡 |
反差 | 大 | 小 |
清晰度 | 一般 | 高 |
暗部 | 黑 | 细节多 |
需要后期 | 多数不用 | 多数需要 |
徕卡me指的是使用ccd的那款,使用的是m9的柯达ccd,所以也是会有脱膜现象的。
另外那台coms的型号叫m-e,这个型号是leica type240的cmos,不会脱膜。注意m和e中间多了一个“-”,是两个不同的相机。
ME 是徕卡的入门级测距仪型号,其功能集与徕卡 M-9 几乎相同,并且基于相同的 18MP 全画幅 CCD 传感器。它不提供 M-9 的内置 USB 端口,不提供手动取景线框选择钮。 2012年9月发布
传感器 | |
---|---|
最大分辨率 | 5212 x 3472 |
其他分辨率 | 3840 x 2592、2592 x 1728、1728 x 1152、1280 x 846 |
图像比例 w:h | 3:2 |
有效像素 | 18兆像素 |
传感器光电探测器 | 19兆像素 |
传感器尺寸 | 全画幅(36 x 24 毫米) |
传感器类型 | CCD |
Leica ME(240 型)是 Leica 久负盛名的 M 系列旁轴相机中的“入门级”型号。它具有一个 24MP 全画幅 CMOS 传感器(最高 ISO 为 6400)、徕卡的 Maestro 处理器和一个 2GB 缓冲区,用于持续突发捕获。可以以 1080/30p 拍摄视频。 2019年6月发布
传感器 | |
---|---|
最大分辨率 | 5976 x 3992 |
其他分辨率 | 5952 x 3968 (JPEG)等 |
图像比例 w:h | 3:2 |
有效像素 | 24兆像素 |
传感器尺寸 | 全画幅(36 x 24 毫米) |
传感器类型 | CMOS |
徕卡七枚玉和八枚玉的味道是不同的哦。七枚玉要绵柔一些,八枚玉要通透一些,虽然都是徕卡summicron 35mm f2,但是,德味不同味。
七枚玉的外观设计更现代一些,简约线条,没有过多的修饰边角,很小巧,塑料对焦柄,外壳主黑色。八枚玉做工更复杂,无限远锁扣、对焦环细纹齿,盲操手感辨识度高,外壳主银色。
从画质到做工,一枚相同成色9成新以上的两枚镜头,状态完好的情况下。八枚玉胜出。
考虑到目前八枚玉的价格,可以买两支七枚玉,那肯定是首选七枚玉了。等有资金充裕时,再从可靠渠道玩玩八枚玉。
八枚玉成色好的不多见了。很多被拆过了,多少年前就被日本那边有重新镀膜过的,后来国内也很多二把刀拆过的。二把刀师傅很多。考虑成色,七枚玉又胜出了。
综合来看七枚玉更不容易掉坑里,是初玩徕卡老头的好选择。七枚玉做工不行,松垮,前组一拧就下来,但价格合理,结构简单,保养容易,作假的不多。
完好的八枚玉画质是很好的,通常来说,没长期用过3枚以上八枚玉,真不知道自己手里的八枚是不是有问题。
一些有划痕、脱膜、长霉、有灰的八枚玉,往往价格低廉,而且没经过保养,反而保持了原始的八枚玉锐度和反差,是个好选择。当然,如果有奸商看中这条信息,故意往里面放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徕卡胶片机的布帘是很多人喜欢的地方,这类快门机身震动很小,手持1/8s的快门能让90mm镜头拍出不抖动的照片。布帘质量可靠,百年有型而不坏。但是也有一些常见问题哦。
夏天镜头对着太阳,就会烧穿布帘啊。这样的问题很常见啊。遇到这个就得换布帘了哦。当然,也有高手可以修补的。记得《张大的把玩徕卡》好像提到过。但是我还没遇到过这类问题,因为我都是尽量不让镜头对着太阳哦。曾经做过实验,一枚50mm镜头可以轻松点燃一张纸。
前些天有人问底片有一边发黑,渐进黑,问是不是快门布帘问题。是的哦,这个问题我也是遇到过的。有一台在北京拍了一年了也没事,后来去草原,风大温度低,就拍出来很多一边黑的照片。等到冬天也是这样哦。但是一到夏天就没事了。这类问题,不是大问题哦,不是哪里坏了,而是油腻不顺畅了哦,是可以保养的哦。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疑问:徕卡测光表会随着对焦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么?答案很简单,会的。原理很简单的,近距、远距离,清晰模糊的变化,亮度也有变化的哦,对测光表来说是能感应到的。
徕卡胶片机的测光范围是幕帘中间的灰色原点,大概比取景器里的黄斑大一圈,属于区域测光。徕卡测光区与黄斑在画面里的比例是随着焦距变化的哦,比如广角头就是围绕黄斑一小圈,而90mm镜头测光区域可覆盖黄斑好一大圈。
徕卡数码机以钢帘整体为测光区域,属于平均测光,或者叫全局测光。
无论哪一种测光,对焦距离的改变,画面亮度都会有一些改变的,特别是大光圈拍摄时。
很多老式外置测光表,使用反射测光模式,就是测光表前面有个透光窗,用来接受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侧数值都是以50mm镜头、对焦在5米处为默认测光标准。所以使用外置测光表时,要有这个心里准备哦。用28mm镜头,测光就要多考虑一些,不能完全依赖测光数值哦。
近些年进口货价格越来越高,记得当年白金汉 hadley pro价格1400,现在忽然发现现在都2000多了。
我第一个白金汉是卡其色老款帆布材料的,那个手感更复古一些,但是脏了很难清理。表面磨旧痕迹很难清理,放弃保养,就让旧这吧。我尝试过用清洁剂喷洗,很难洗掉的哈哈。
第二个白金汉绿色新材料的,这款表面密度更高一些,防水性能也提高了,防污渍性能也提高了。再加上绿色比较抗噪,用了几年了,依然不需要保养。
白金汉包都很难保养的,阿哈哈哈。这也是我越来越喜欢工匠与艺人的原因,aa包新的就跟旧的差不多,旧了也不觉得脏,哇哈哈。唯一需要咋舌的就是aa的价格,一个小包3000多。
徕卡老镜头的定义很好确定。通常来说徕卡L39口的镜头是比较老的。M口也主要以ASPH作为分界线,ASPH之前的通常也称为徕卡老头。ASPH之后的徕卡镜头被称为现代头。
L39口镜头由于年代久远,成色好的不多见,更早一些的甚至没有镀膜,在数码上反差通常会小一些。
M口镜头差异就比较大了。ASPH之后的镜头通常反差会比较大,在数码上比较符合现代大众审美。而ASPH之前的有些镜头,大于等于f2的光圈,数码上反差会小一些。f2.8以后的反差就上来了。
徕卡胶片时代的28mm-135mm之间的焦距,在徕卡数码M机身上,通常都很好。21mm或者更广的广角,在数码上就差一些了。
通常徕卡镜头配合徕卡m机身效果更好一些,转接到sony等微单后,色彩还是不如徕卡M机来的原汁原味。
典型的胶片世代的头,可以直接当数码头用的,很多,而且便宜。leica summaron 35mm f2.8小八枚,全开就很锐利反差也很大。leica elmarit 28mm f2.8 v3,全开反差就很大,锐度也很高。
我不是专业摄影师,没受过科班教育。对摄影历史不是很清楚,对摄影心法也不是很钻研。不过我买书吧,主要是看器材,特别是徕卡……。但凡里面提到徕卡,我就会买,哇嘻嘻。
植田正治的摄影据说在日本地位很高,不过我还是冲着这几页提到了徕卡。
leica iiid、 leica m4、 leica summarit 50 1.5、 leica elmar 90mm、 leica elmarit 28mm 2.8、 leica type a、 leica type iii leica ii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