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起来去扔垃圾,风太大,撒了一地:包装盒、农夫山泉瓶、过期的啤酒瓶……。忽然想到,这些内容,不就是测试相机的照片么?
每当买了新机身、新镜头、新胶卷,都先要拍一些“垃圾片”,然后“测试”,然后再把它们丢进垃圾桶……
这也没啥,是谁说过,生活就是尝美食、品秀色、赏万物、读风尘、制造一箱“垃圾”。

有人说徕卡就是玩具,i50mm颇以为然。这个玩具能把玩,还能拍照,乐哉乐哉。单反不用的时候都懒得碰它一下。试问,那个拍照的工具额外提供把玩的精神享受?木有啊,很少啊。徕卡这个玩具不错啊。
朋友都说徕卡用户不会拍照,i50mm颇以为然。用徕卡的人吧,多数都不看《入门摄影教材》,也看不上别人拍的照片,也不屑于钻研摄影技巧,他们拍的不是图像,是时间,只有看得懂时间的人才看得懂他们的照片。其实,i50mm自己也不会拍照。
都说徕卡用户多半都是不会拍照的抚摸党,哈哈,i50mm承认。在这疫情期间排片量明显降低,于是在家里摆楞摆楞徕卡也是挺爽的,听听快门声,过过片,转转光圈环,拨动对焦柄……透过取景器眨眨眼。
徕卡,让我这个不会拍照的人抚摸抚摸你这个玩具吧。
他们说有些照片应该用数码拍,因为实在看不出拍的啥内容,数码又不浪费钱。我说我拍照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手上有啥就用啥,跟数码还是胶片有啥关系?
喝酒的是不是肯定不爱喝茶?用胶片的是不是肯定不爱数码?多花时间去拍照,少花时间对比酒跟茶的区别岂不是更好。摄影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必非要区分胶片摄影还是数码摄影
朋 友: 边吃面边看i50mm,特别下饭。
i50mm: 中午下饭,晚上催眠
——————
今天下午恍然之间,时间加速了,天黑了,灯都开了,一看表,下午3点多,啊?是表出问题了还是时间加速了?今天这场雨很突然,没拍照片,就画一幅留作纪念吧。
当你为什么东西付出过劳动时,你会爱上它。
有三个难受:好多相机,好多镜头,满腹欲望
有三个幸福:一个相机,一个镜头,满天阳光
摄影不是任务,也不是灵感的迸发,而是一种凭直觉的记录,它不是给人一饱眼福的盛宴,它没有明确的意图。美国有Vivian Maier,俄国有Masha Ivashintsova,中国有我们大家,“以摄为乐 ,摄而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