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苗喜提徕卡 M10-R 黑漆版

黑漆玩家都是这样寻思的:一个徕卡摄影师,至少得有一台黑漆,有一个理由去接受岁月的打磨,坚持用一辈子,给心找到安处,让欲望不再流浪。

大苗和他的leica m10-r黑漆

偶遇大苗

那天正好在国贸徕卡店,刚到货的leica m10-r黑漆,被大苗收下啦。起初没在意,远看还以为是徕卡mp胶片机身呢。话说六万多的价格眼都不眨呀,后面还排着很长的等待者名单。其实,徕卡已经很多年没出黑漆数码机身了,六万多算不上多贵。

关于徕卡,如果想买,那就别犹豫,想卖,那也别犹豫。它不过是个leica,只是不要想一辈子、等一辈子、恨一辈子、怨一辈子。买就完了……$_$。

大苗和他的leica m10-r黑漆

养深积厚,等待时间

徕卡的黑漆镜头其实也挺少的。过去都是搭配黑漆机身成套出现。而早年的黑漆rigid等镜头那更少,而且很难遇到。目前比较容易购买也就是leica summicron 35 f2 asph黑漆、leica summilux 50 f2 e46黑漆等。

当年黑漆镜头并没有现在这么贵,那时候初级玩家多,选择性忽略黑漆。这黑漆漏铜是需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的。这不,趁着徕卡m10-r黑漆的东风,黑漆镜头又要涨一波。

重回黑夜的孤独

见过骂徕卡的,却很少见用着黑漆骂徕卡的。黑漆玩家,通常手持多台徕卡,或者过手多台徕卡。银色机身如同白昼,是徕卡的灿烂标志,而黑漆如同黑夜,安静的享受孤独。实际上黑色徕卡用户是小众。

徕卡黑色徕卡机身就那么几种,黑色镀铬技术直到m4后期时才出现。因为手工黑漆生产周期太长了,没法批量生产。所以m2、m3、m4的黑漆相机都很少。同样,21世纪开始,徕卡的黑漆机身占比也是越来越少了。

徕卡黑漆机身

 黑色镀铬  📸 📸 📸 📸 📷
 黑氧化铝  📸 📸 📸 📷 📷
 光泽黑漆  📸 📸 📸 📸 📸
 亚光黑漆  📸 📸 📸 📸 📸

原始的徕卡黑漆多是亚光黑漆,因为最早的徕卡mp定制黑漆主要是战地使用,反光容易暴露,所以黑漆也是亚光的。从徕卡m6 ttl限量版的黑漆开始,使用亮漆,亮漆漏铜更容易出效果。亚光的防反光特性只保留给了leica mp黑漆版本。

亚黑变亮

那为什么很多m2、m3、m4都是亮漆呢?因为原本的亚光黑,只需要正常使用2年,自然吸收手上的汗、油……,还有与相机包、皮肤的摩擦,就会变成亮漆,想不亮都不行哦。i50mm黑漆mp使用2年后的某一天,忽然发现亚光黑变成亮黑漆了。就这么自然,就这么简单。我带它见过雨,见过雪,最终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

徕卡M10-R黑漆滚花纹理

这台徕卡M10-R为了增加经典元素,甚至快门钮、iso转盘都换成了滚花纹理,不同于常见的数码m使用的竖纹。这些也是老烧才会注意到的细节,这些都是胶片mp黑漆的特征哦。

2021最理想的数码徕卡

2021年的话,如果说我最喜欢的数码徕卡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只需要取消徕卡m10r的显示屏和按钮,哇哈哈。或者说是黑漆版的m10d,哇哈哈。不过i50mm还是会继续使用胶片的徕卡mp黑漆的啦。送上对联一副吧,左手焦距量天下,右手快门定乾坤,横批,过片~

leica m10-d
leica M10-R 黑漆

徕卡镜头度膜有必要维修保养么?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提起镜头保养,一位朋友的徕卡镜头出片总觉得不是徕卡味道,严重怀疑它是被包养过。保养徕卡镜头是需要相当多功力的,不是看看教程自己就能摸索出来的事情。是需要很多经验的哦,也是非常耗时的。所以高手保养费时间、花费也不会少的。

特别是处理脱膜问题。脱膜有很多种,前面镜片的镀膜划痕对成像的影响是最小的,36个划痕以下对成像的影响几乎为0。甚至有些镜头最后一片玻璃都不怕。记得很多年以前,有一枚早期的铜扣圣光,找到花海军,想让他保养后面玻璃的脱膜,外延一圈有脱膜。他说这个镜头没影响,不用处理……。实际上那枚镜头确实丝毫不影响出片,甚至比完美度膜的后期版本还要好。

徕卡镜头的那个膜真的很重要么?i50mm强烈建议,脱膜的不要去维修,便宜点出,双方都实惠。不要轻易保养,万一遇到哪个师傅交给一位新徒弟给你处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森海塞尔退出耳机市场想到的,森海像蔡司,索尼似徕卡

hifiman 复刻sony r10耳机

上个月在三里屯顺店,看到一面耳机墙,最醒目的位置竟然是hifiman的复刻版sony r10耳机。几乎看不到森海塞尔耳机啊。除了hifiman外主要是beats、b&o、b&w、bose、sony等时尚流行品牌。近些天听说传统耳机厂商森海塞尔要出售耳机业务了。

森海是平头塞之王么?

索尼、爱华做平头塞比森海早了二十年。索尼在振膜上的大胆创新远比森海塞尔高得多哦。比如金刚石振膜的平头mdr-e484耳塞,生物振膜的mdr-e888,如今在二手市场上都比森海mx500抢手哦。正所谓大潮退去就知道谁没穿底裤了,啊哈哈。

上面是联想大肚塞,下面是森海mx500

当然mx500是个经典好耳机,但是这个塞子的造型是sony早就用过的哦,连夏普也用过哦。mx500这个造型的王者是“联想大肚塞”,比mx500多了个大肚子。因为这个塞子是日本丰达制造设计的,联想贴牌过、夏普贴牌过,最后被森海买断了哦,这才有mx500,并且音质是一代不如一代,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1h、2h版本……。更别提aiwa的平头塞了,几乎各个经典,也是假货最多的塞子,aiwa的假塞子比sony的多哦。

甜美清亮著称的b&o a8和当年雷登磁带机配塞,使用了同样的丰达单元
每一个都是经典的爱华随身听配塞
古典调音的森海mx985,爆线通病,换线声音就不对味了
80年代的sony平头塞

森海在小头戴领域更是乏善可陈

继续阅读从森海塞尔退出耳机市场想到的,森海像蔡司,索尼似徕卡

如何校准数码徕卡m10、m240、m9、m8的黄斑?尽量不要自己搞

徕卡数码相机m10、m240、m9、m8的黄斑螺丝与胶片m3之类的是不同的,尽管很像,也能通过卡口内的螺丝调整无限远。但是,并不是所有数码机的黄斑都能这样校准过来的。

问题现象:

调整无限远合焦了,但近距离不合焦了。

调整近距离合焦了,但无限远不合焦了。

故事

i50mm很早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m8相机,当时询问过维修店,当年其实很少有人有徕卡相机的维修经验,有的店认为很简单,三下两下就校准了无限远,但是但近距离不合焦了。就这样,问了几个师傅,后来才知道,有的是需要拆机的,拆机就需要扒皮,一般人都不舍得的……

二手数码黄斑要看准

通过简单调整肯定有校正过来的,但已经不止一个朋友向i50mm倾诉过类似的经验了。最后能矫正过来的算运气,没矫正过来的就将就着用吧。

相关文章

徕卡黄斑上下不合焦,也许是眼镜版镜头惹的祸

如何检查徕卡相机和镜头的跑焦?

关于徕卡相机跑焦的原因分析

徕卡m4后背上的转盘是什么?

不光徕卡m4,早期的徕卡m2、m3、m4胶片相机有这个标示。

中心图标

是用来标记胶卷类型的,只是单纯标记,没有实际功能。因为当年摄影师都有很多机身,分别装不同胶卷,防止记错了。

中心有三个图标:红色背景的太阳、红色背景的灯泡、黑色三角形,分别代表日光型彩色胶片、灯光型彩色胶片、黑白胶片。

从m4-2开始,m4-2、m4-p、m6、m7、mp都不再有中新的小图标了,实在可惜。

外圈刻字是iso数值

这个DIN和ASA就跟温度表一样,是不同的标准。DIN是德国工业标准,ASA是标记标准。

这个iso转盘的指针m2、m3、m4也是用来标记胶卷类型的。

而m4-2、m4-p干脆连指针都省了,只有个对应关系哇哈哈。

有测光的徕卡m6、m6tt、m7、mp就需要正确设置这个iso转盘了,否则测光不准。

ASA/ISO 50 = DIN/GB 18°
ASA/ISO 100 = DIN/GB 21°
ASA/ISO 200 = DIN/GB 24°
ASA/ISO 400 = DIN/GB 27°
ASA/ISO 800 = DIN/GB 30°

徕卡m9用什么sd卡最好?

朋友新买的高速卡翻车啦

徕卡m9和m9p、me、m8、m8.2、mm这些ccd机由于年代久远,对sd的兼容性是个问题。用什么卡好呢?有朋友买了一款闪迪120m速ultra 32g sd卡,发现放到m9p提示没有sd卡。看来这种高速卡老徕卡相机是不支持的哦。

sd卡的玄机:原来只标读取速度,不标写入速度

另外ultra的卡速标120m,是最高读取速度,写入速度是没有保证的。这也是为什么ultra比extreme pro便宜的原因。extreme pro的读取速度是95m,而写入速度是90m,是明确标示出来的。所以基本上比ultra贵一倍。在写入速度上extreme pro比ultra是有明显优势的。

闪迪 extreme pro 32g 最佳leica m9 配卡

太新的高速卡ccd的徕卡不支持,太老的sd卡速度慢容易造成死机。尽量不要选择超过100m速的sd卡,老机器不支持。这么看来,处于新老交替的闪迪 extreme pro 32g是徕卡m9的最佳拍档啦。这个95m速的sd卡兼容性最好,容量上32g完全满足徕卡m9的需求,容量再大就不支持了哦。pro版在使用寿命上也是专业级的。好在,这个卡还有新品再售,哪天停产就可惜了。

我自己用的是十年前的16g版本,当年花了五六百,哇哈哈,不过值了。从背面看,extreme pro是半透明的,能看到里面的电路芯片,而次一级的expreme就是全黑后背了,ultra也是全黑的了。

徕卡safari的源头:leica m3 olive橄榄绿军版

olive 是 safari的前辈哦

问: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这种战斗军版徕卡呢?

答:灵魂不经过锻打, 炼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哦。

leica olive m3是当年徕卡为西德军方设计的,数量很少。通常刻字有“Bundeseingentum”,政府资产的意思,或者刻字为“Bundeswehreigentum”,军方资产的意思。现在的军绿色徕卡相机不再使用olive这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了,改成了safari,这种更形象的词语了。

翻译

olive: 橄榄绿、黄褐色的、淡褐色的

safari:狩猎旅行;游猎

性感漏铜的olive

通常认为橄榄绿徕卡m3版本有214台,是根据当年徕卡运输单据判断的,但是实际情况肯定有出入。目前认为得1以保留下来的只有144台。而黑漆徕卡m3有1320台。另外还有少量徕卡m1 olive存在。它们橄榄绿下面是黄铜材质,军绿漏铜别有一番风韵哦。

并不是所有徕卡绿色相机都可以漏铜的,比如徕卡R3单反系列就不可以哦,R3的safari绿色下面是黑色,所以并不招人待见。也许这就是R3 safari价格一直起不来的主要原因吧。

拍卖

橄榄绿的徕卡m3实际上数量非常稀少,以至于不像黑漆徕卡那样引人注意,它们都是军事用途,往往有很多使用痕迹,尽管如此,历届拍卖会leica m3 olive 价格都很坚挺。

继续阅读徕卡safari的源头:leica m3 olive橄榄绿军版

2021年的徕卡m8和m9有没有遇到相机卡壳的问题?

卡壳的定义:

徕卡m8、m9、m240、m10等相机,在有些情况下会遇到提示灯频闪,快门按钮无法按下,就像被什么卡住了,简单称为卡壳。

卡壳的原因:

一般来说越老的数码m相机越容易遇到。造成卡壳的主要原因有2种。第一种,是图像处理速度慢,先天机身内置图形处理器慢 ,机内运行内存小,再加上数据卡是低速的,遇到连拍容易卡壳。第二种,是电池老化,特别是空电电池放置时间长了,很容易老化,再加上一些老型号m8、m9的原厂电池都是十年了,很容易出现显示半格,然后也无法按下快门,看似卡壳了。

解决办法:

使用高速内存,特别是带有pro字样的专业卡。买原厂电池,尽管贵一些,但寿命确实长很多。徕卡m8、m9的原厂电池网上有四百多的,应该也都是库存,状态尽管可能达不到最佳状态,但也比副厂电池好一些。因为徕卡m8、m9的副厂电池很可能也是库存多少年了,毕竟是老产品,销量不会太大,应该不会有厂家乐意频繁生产的。

另外,derek说他换了卡,也换了新电池,还是连拍卡壳。于是通过升级固件解决了,哈哈哈,是个好办法。中文官网已经找不不到徕卡m8、m9的固件下载地址了。可以从英文官网下载中文固件:

徕卡m8/m8.2固件下载徕卡m9/m9p固件下载

电池更像是数码相机的“胶卷”

现在彩色胶卷越来越贵了,使用数码彩色替代胶卷也许是很多人的选择。特别是老版本的ccd相机,无论是徕卡还是尼康富士适马的老ccd,一直都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认为ccd接近彩色反转片的味道。但是,这些老型号当年就是耗电大户,所以它们的电池有点像胶卷,也成了消耗品哈,哈哈哈。

徕卡summilux-m 35mm f1.4 v1圣光用什么uv镜?

Wulfric的徕卡圣光uv改造法

Wulfric:赵老师,之前读您的文章写到leica summilux-m 35mm

f1.4 v1圣光使用39mm滤镜用胶布固定的话会有暗角,我找到了解决方案了。我用40.5mm滤镜把螺纹用钢锉挫掉,正好能放进圣光,外侧用胶布固定就可以了,用薄一点的40.5mmuv就不会有暗角了,只是影响12504遮光罩的安装。因为我之前了解到钢嘴的uv是41mm,我就想应该40.5也差不多的,uv尽量买薄的就不影响暗角。

i50mm:用啥啊锉的😁?

Wulfric:我比较粗暴用的钢锉,其实指甲刀的搓慢慢搓也可以,两分钟,螺纹搓掉就可以,螺纹就两层挺薄的。uv用的是2.4mm厚的,怕太厚有暗角。

i50mm:厉害了,可以分享了,哈哈。

Wulfric的徕卡圣光uv改造法

音频里的r-2r,数码里的ccd

dac坏啦

80年代的sony第一代dac坏了,也不知道是昨天挪位置时把卡座和cd都压它上面了,给压坏了,还是它到寿命了。于是赶紧查查,看看有啥替代品么,再看看有没有办法修。这一查不要紧,发现音频里的r-2r很像数码里的ccd呀。一个是模拟转数字,一个是数字转模拟,啊哈哈哈。摄影与音乐看来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哦。

ccd vs cmos

点击图片查看ccd vs cmos原文

数码ccd用最简单的结构,把每一个像素的电荷传到后面的处理器,统一转成图片,简称a/d转换。这样的好处是ccd的面积全部用来接收光线,信息量大。cmos是每个像素接受到电荷后,身边都坐着转换器,它们立马进行a/d转换,然后每个像素的数字信号传给处理器。cmos好处是噪声小,因为数字传输损失比电流传输小哦。

ccd虽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ccd费电,容易坏,发热,电荷小了就容易出现噪声。但是,如果不在乎成本,不在乎发热,不在乎费电,ccd天然受光线面积大,在理想状态下拍出来的色彩要比cmos丰富。

r-2r vs sigma-delta

r-2r 结构的 dac

音频解码器的抛开芯片本身的型号,dac架构才是第一步。高端dac都是用r-2r的架构,它是迄今为止将数字1和0转换为模拟声音的最简单,最准确的方法。它使用一串电阻,其中一些电阻的值为R,其他电阻的值为2R,被称为梯形ic,可以非常准确地转换电压,可以将任何噪声和数字伪像减少到绝对的最低限度。但是需要大量精度高的电阻,发热,对温度敏感,寿命短,爱坏。是不是很像ccd吧,哈哈哈。

sigma-delta结构d的ddada cdac

另外一个音频dac架构就是sigma-delta,这货跟cmos一样,已经占领了绝大多数dac是市场。cmos可以增加像素弥补自己其他方面对不足,sigma-delta数模转换的电阻可以是不按等比例的,而是通过增加采样率计算+估算,只要采样率足够,时钟晶震足够准,那就可以带来更高的还原。像不像cmos吧,哈哈哈。

音频信号流0101是会变成1001的哦

另外,学到了一点。音频数字信号其实跟磁带信号是一样的。数字文件=磁带,文件本身不会出错误,一旦开始按顺序变成数字流开始传输,就跟磁带一样,会发生流动中出现震动、漏码、转速不匀称,都会出现抖动啦。数字流也是一样的啦。

磁带减少抖动是用的时钟锁定转速,高级的磁带机都是有专门的私服系统校准电机的转速哦。而数字流在传送过程中,由于时钟本身的误差自然就会有抖动,所以这个时钟成了关键。不同机器之间通过数字流对接,都有各自的时钟,你的速度快一点,我的慢一点,时间多了,就会出现你扔出来的苹果,我没接住的现象。这是导致“数码声的”主要原因哦。解决这个问题,高级的系统都是外接一个独立时钟,让另外那两台机器按照这个独立时钟的速度传输数字流,这样发送方、接受方的速度就一致啦。就好比,一个仍苹果,一个接,旁边有个吹哨的,同步你们两个的时间。。

嘿,音频里面的事情,不就是这一些么,算不算玄学哇。

怎么办

i50mm的dac不是用来听歌的,是用来录磁带用的哇,嘻嘻嘻,是不是一个古怪的玩法。确实有点怪,😁,玩徕卡的都不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