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ICA COLLECTORS GUIDE D .R.Grossmark

THE LEICA COLLECTORS GUIDE D .R.Grossmark

PREFACE 

THE LEICA COLLECTORS GUIDE 

( IllustratedLeica Index )

The illustrated index of the Leica Code Word List has been compiled owing to the demand for an illustrated quick reference guide to the Leica system .

Over the years we have reprinted a number of Leica catalogues ,however ,to find a particular reference it has meant leafing through many pages and books .When Leica -TheFirst Fifty Years was produced it was not intended to include many of the accessories or lenses ,therefore they were included in the book at the end .The prime concern of Leica -The First Fifty Years was to illustrate and list the cameras produced .The above reasons were the main purpos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is handbook .

The basis of this handbook was the complete Code Word List as detailed in Leica -TheFirst Fifty Years which covers over 2 000items ,a large majority of which were included for completeness .Obviously one would not illustrate all similar items ( i.e.one is aware of the many filter variations ,colour ,size ,finish ,fittings ,etc .,the same applying to projector sundries ),which in their own right could well account for some hundreds of code references .Therefore one is left with a nucleus of cameras ,viewfinders ,closeup accessories ,darkroom equipment ,etc .,and these we have endeavoured to illustrate in this handbook .Again one can get an instance where five codes would illustrate the same camera but with different lenses .In this case one example is illustrated ,and missing illust rations show the same camera with a different lense .( Ratherthan show separate headings under individual code words we have amalgamated them together under the camera body ).As one will note the cameras only occupy a small part of this handbook ,therefore allowing for greater coverage of the Leica Accessories .For example ,in the close -upand copy equipment chapter (thisbeing the largest section of this book )we have included innumerable items that have only appeared in specialised reference catalogues ,such items not being normally available to the individual .Other sections cover rangefinders ,accessories and lenses .

We are sure that the Leica Collectors Guide will prove a most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Leica enthusiast .We do realise that this edition does not include every item ,as it has been very difficult to find illustrations of some of the more unusual items .The publishers will always be pleased to hear of any obvious omissions ,accompanied with illustrations ,for inclusion in future editions .

D .R.Grossmark

继续阅读THE LEICA COLLECTORS GUIDE D .R.Grossmark

徕卡数码相机支持多大存储卡m8/m9/m240/m10

根据朋友们各自的使用体验,i50mm做了个笔记:

ccd机

最大到 32g速。包括m8、m9、m9p、m8.2、me机型。

cmos机

最大到 128g。m240、m240p、m10、m10p、m-e,虽然装256g认卡,但是会偶尔报错。

WiFi卡

WiFi卡待机设置短的会自动待机,信号就断了,传输的时候时不时要预压快门蓄电,有电就有信号。

wifi信号强弱与机身材质也有关系,如过塑料机身信号自然好,而徕卡这种金属疙瘩信号较弱,传输速度有减弱。

flashair wifi 通电后5分钟没有连接WiFi, 会自动停止wifi, 省电。ccd机型费电电池容量也小,用wifi要注意电量。cmos机型耗电小,据说不用在乎wifi那点电。

关于wifi卡,大家的总结是:

m8、m9还是老老实实导入pad或者电脑看省心,一个otg读卡器解决所有问题。

而m240电池强悍,特别适合使用wifi卡。有朋友反馈,哪怕是带wifi的m10,速度也没有东芝的wifi卡速度快,他依然使用wifi卡。

东芝无线 wifi SD卡64g FlashAir
【在售价】269.00 元
【券后价】259.00元
绿联usb3.0高速读卡器【在售价】39.00 元

徕卡镜头全开无敌?那也得看拍啥。

近距离街头人文,全开

在使用数码相机时几乎永远都是放在全开光圈,除非室外光线太强,徕卡m9的最大快门1/4000s还提示过曝光,那时候会收到f2.8,连f4都很少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i50mm不拍风景照片,只关注5米内的人物和事情,在这个区间摄徕卡的画质是非常可靠的。如过远距离,那就属于街头风景了,就要收缩光圈了。近距离徕卡镜头中心主体清晰度都很好,而边缘的虚化反而越多越能突出主体。

风景,不能全开

徕卡官方推荐,风景摄影要收光圈到f/5.6。有些朋友拍摄风景照片全开光圈,那就不对了,特别是广角镜头,比如sumicron 35mm f2,无论是八枚玉还是七枚玉还是35asph,拍摄远距离的风景是得不到理想结果的。远距离风景依然要收缩到f5.6,绝大部分徕卡镜头的最佳光圈就是f5.6,再收缩画质反而下降。

kenrockwell是老牌的徕卡测评网站,他对比过徕卡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35asph,他使用的是远距离拍摄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全开光圈中心画质都是凑合吧,而边缘就虚了很多。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所以远距离要求画质,徕卡也得收缩光圈。特别是有存在高光的物体时,都容易出现高光边缘出现严重的像差,即所谓“圣光”。这个现象在古典徕卡全开遇到数码相机时,越来越明显了。

胶片摄影是另一个事情

胶片机快门最大只能到1/1000s,而常见阳光胶卷是iso100,在阳光下是不可能全开拍摄的。根据阳光16法则,阳光下当光圈f16时,快门是iso的倒数,也就是说,你使用iso100的胶卷,光圈使用f16,快门速度是1/100。根据光圈快门此消彼长的规律,快门速度提高三档就到1/1000s了,同时光圈能放大三档正好到f/5.6。也就是说胶片机,你使用iso100的胶卷,在中午12点左右,光圈顶多放大到f/5.6,根本没有机会全开拍摄。

而在暗光环境,胶片就可以继续放大光圈,甚至全开,此时就更加发挥出徕卡镜头的威力,油润的色彩和细腻自然的影调,还有虚化的三维立体感。

leica summicron 35 2 v1 八枚玉

初玩徕卡的烦恼

很多小伙伴起初都会吃惊“呀,怎么发虚,说好的全开无敌呢?”。哈哈,全开可用并不等于永远全开哦。正确的使用才是无敌哦。

i50mm很理解初玩徕卡古典镜头的朋友,古典头就是指asph之前的镜头哦。当年i50mm的第一只summicron 35是七枚玉,16800的价格五棵松入手,在室内试的都挺好,一出门心拔凉拔凉的,怎么拍远处发虚?说好的全开无敌呢?等掌握了使用方法,就再也没烦恼了。

翻一番老照片

在实际摄影中,我从来不会全开拍风景,因为我的关注点就从来不再风景上,翻了翻历史图片,根本找不到几张全开还追求清晰的风景,有几张也是收缩了光圈拍的。哎,这是好多年前拍的,真不敢翻看老照片,时间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继续阅读徕卡镜头全开无敌?那也得看拍啥。

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在i50mm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中画幅,对邮票大小的135不屑,啊哈哈,君子和而不同,我们都不会强制彼此使用对方不喜欢的器材。曾收到过一位来自海外朋友的来信,征求他同意,隐去了真实姓名,与大家分享他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体验。

我是一名喜欢摄影的普通人,从本科到博士,关注您的网站已有数年。说来惭愧,初次接触您的网站时也未能免俗,读的都是与器材相关的文章。一开始只觉得您对器材的评价并不客观,直到读到了“徕卡的骨头”这一章,在惊讶于这个比喻的同时逐渐被您的主观所打动。几年思考下来,更发觉摄影本就是主观的,我们试图用相机进行的一切都交流都是自我对外界的一场单相思。既然摄影是主观的,那么对器材的态度不但要主观,甚至需要一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气度。

我对徕卡产品的态度从不屑到理解,在态度上经历了不小的转变。自从在一位退休摄影师手里买下一台加拿大产的廉价M2后(好像还挺少见),经历了从50到35的视角转变,也经历了从elmar 35 到七枚的光圈晋级。虽然一直与“骨头”无缘,但在巧合之下碰到了一直辐射版的summicron缩头,也算是一点运气。由于实验室里存有放射物原料,这只镜头在一次例行辐射检查时差点闹出了一笔乌龙。不管怎么说,在了解了器材的局限性后,徕卡是低调可靠的,使用起来也很舒服。

曾经是中画幅的拥护者,总觉得35mm胶片就是一种顽冥不化,殊不知在您的影响下,自己也成为了那顽固的一份子。以前可能总觉得需要拍好拍清晰,现在感觉拍到了就是单相思一方的胜利。选择了35mm胶片,也许就是放下了不少成见吧。

继续阅读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18年之间徕卡mp的版本

徕卡同一个型号机身内部却有很多不同的小变化,在徕卡m3、m2以及后来的m相机上都有体现,包括徕卡从2002年开始至今,跨越18年的徕卡mp。有喜欢徕卡mp的朋友Pierre Angénieux根i50mm讲述了他的mp经验。

顶盖刻字

关于这个刻字还有一段故事。Pierre Angénieux有个2999474的mp是05年产的,顶盖有个小划痕,然后2019年alacarte停产服务后,Pierre Angénieux申请要个新的顶盖,然后徕卡意思是“这个机子改alacarte,原顶盖不可以归还”,后来argue很久后,徕卡同意归还,但是原顶盖刻字要被打磨掉(不允许有same刻字编号的顶盖),Pierre Angénieux同意了,但是两个月后,徕卡归还了原顶盖,刻字没有打磨,Pierre Angénieux发现新老款顶盖刻字方法完全不一样,最早期mp是冲压刻字,后期改为激光丝印了。

早期
后期

Pierre Angénieux的朋友EvangelionCK,在玩耍了大量mp后也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不同。

iso转盘

早期的转盘iso两组指示,后期的一组,最后期的iso转盘中心是金属的。

早期
中期
后期

胶片压板

早期的有平板的,有带凹点矩阵的,后期的是更顺滑的平板。另外框体也有细微不同,主义观察四角。

早期
中期
后期

当然,早期、中期、后期并不是绝对的,也会有穿插出现的情况。

徕卡mp售价

去年路过北京国贸徕卡店的时候问过,目前徕卡mp没货,替代品徕卡ma是有货的,徕卡ma就是无测光版本的mp。后来打听了一下,也有说mp停产了,也有说在产,就是量很小。于是网上随便搜了一下,2020年的价格,基本是看涨了。几年前i50mm一套黑漆全新带盒带包装2.6万收的。如今售价如下:

徕卡MP
【在售价】42000.00 元
Leica徕卡MP
【在售价】31999.00 元
徕卡M-A
【在售价】41000.00 元

关于徕卡相机电池的那些事

“去核枣”的核

世上总有些事本是好心,却给你不经意的痛。那天煮粥放了“去核枣”,结果吃到一半时被枣核残渣硌了牙,以后再也不买去核枣了。去核本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却带来了更多的不便,还要更加细致的去咀嚼,生怕把枣核碎片吃到肚里。

“充电池”的电

突然想到了相机电池。用胶卷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想拍时发现胶卷用尽的情况。因为相机里总共36张,此时余量是拿起相机时就知道的。相反,可以无限张数拍摄的数码电池竟然多次遇到突然没电的情况,错过的瞬间往往带来沮丧。

使用数码是要经常检查电量的,低于一半时要更加小心,因为你也不知道啥时候断电。是谁说过,人怕的是未知的东西。这种提心掉胆的感觉是街头摄影的一大障碍。就跟去核枣里的残片一样令人揪心。

咋办

不要等电量用尽再换电池。不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好吗?锂电池可以随时充电的,另外与错过的瞬间相比,电池的那点消耗算什么呢?另外要多使用原厂电池,对电池和机身都好。副厂电池只是应急用的。

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1、请忘记“曝光补偿”

徕卡相机一般都把曝光补偿藏起来,不放到明面。因为这个词汇是单反发明的,是“反摄影”的,是个蹩脚的无用东西。徕卡相机可以轻易转动光圈、快门实现无限档位的“曝光补偿”。十来年了,i50mm是从来也没用过曝光补偿功能。相反在佳能6d上却必须用曝光补偿,难怪人说,想换换摄影风格,换一套相机系统就行了。徕卡机身镜头的特写照片都是佳能6d拍的,哇哈哈。

2、机内设置几乎不用改。

不像单反那样内置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和设置,徕卡的机内设置项尽量简化,也不需要改什么。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iso、光圈、快门,其他概念和名词都是“反摄影”的。

3、使用raw + jpg

raw基本可以在+-两档范围内调整,特别暗部,能提亮很多。所谓数码“宁欠勿过”是完全正确的。就自动测光也没啥,自动测光也经常不准的,特别是大光比、逆光环境。有raw啥都不怕。

4、快门放a档不是罪

快门放a档,光圈控制景深就可以了。当遇到拍雪景时需要提亮,那就从取景器内看快门读数,然后转动快门转盘到比那个快门慢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当遇到拍煤炭时需要压暗,那就把转盘转到比取景器读数快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实际上用徕卡摄影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拍雪和煤炭,更多的时候是逆光是需要提亮一些,不过说实话,raw完全可以在后期实现。所以徕卡m相机快门放a档完全没问题。不是罪。等成了高手,会了阳光16法则再考虑自己判断快门数值。

5、用菜单做什么

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看电量、调整iso、格式化存储卡、清洁传感器……基本就干这几件事。

6、经常格式化存储卡

一定要在机身内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是在电脑上,原因很简单,徕卡的电子技术根德国人一样比较古板,在别处格式化的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而且经常格式化存储卡,能大幅度减少“卡壳”的情况,这也许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一种“执念”吧。

另外使用几张小卡,而不是一张大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嘛,闪迪16g就可以了哈哈哈,完全没必要花好几百来个大卡。实际经常清空卡是个好习惯,胶卷也才36张嘛。

7、关闭镜头检测么?

镜头检测就是去暗角用的,asph镜头在有些环境下依然有暗角,老头也是,我个人是关闭那个的,因为暗角并不是缺点,是镜头的个性之一。你会发现去掉了暗角反而氛围平淡了很多,甚至会想为啥我花那么贵买的八枚玉、九枚玉味道根asph没啥区别呢?如果你非要去掉暗角也是可以的,机身内的数据库不能涵盖所有徕卡老镜头,选一个类似的也可以。

8、自动iso设置

从徕卡m240到m10都开始使用coms传感器了,带来了更高可用的感光度,所以很多人会使用自动iso。《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这本书里也有自动iso设置,与m240、m10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找到一套符合自己画质的最佳方案。

9、另外少在户外更换镜头

户外灰尘多,清理灰尘是件麻烦的事情,有些灰尘是带静电的,会吸附在传感器上吹不掉。要在无尘的环境清理,比如干燥时的卫生间,潮湿也不行。

以上操作指南谨代表i50mm个人经验,更多发挥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哦。哇哈哈

i50mm一直保留着一本入门书《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

这本《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书很老了,2011年出版,前面30页介绍徕卡m9点机内设置,够了,30页足够了,比说明书写的好理解一些,有举例说明。中间66页是节选布列松名言,并作了伍振荣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并配以图片。最后几页介绍一下镜头焦段和软件。总共114页的小册子,也是经常拿出来翻翻的。虽然是介绍m9点书籍,但是对徕卡m8、m10、m240来说大同小异。等到了徕卡m10和m240就没有这样的书了。伍振荣还有另外几本徕卡书,也都是入门基础书籍,这些书吧有点太入门,哈哈i50mm没有买,比如《徕卡体验经典》、《徕卡相机手册》、《徕卡相机传奇》。

继续阅读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徕卡镜头保养对焦螺纹使用哪些润滑油和阻尼脂?

徕卡镜头对焦手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但是很多老镜头都会有些发涩,维修保养的师傅都会有自己的办法。使用不同的润滑油肯定价格是不一样,往往很多人又只看重价格,所以除非你特别要求,不然没有哪个师傅给你用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实在太贵了。

镜头对焦手感的润滑主要来自对焦螺纹阻尼,螺纹润滑需要考虑到挥发性、腐蚀性、耐高温、耐低温、阻尼调教等等。要相信科学,这种细节是很讲究的。

原则

相机和镜头使用的是精密仪器润滑油,要有一定的粘度,不能到处流,又不能太粘,那样就起不到润滑作用了,要能保持湿度,不随便干涩,还要保持形态,不能成为粉末,更不能成为有粘性的粉末,那样就掉渣了,你的ccd、cmos就等着完蛋吧。胶片机不存在这个问题,数码就要小心了。当年尼康d600“掉渣门”就是快门润滑油存在缺陷,应该是不够粘。如果你的徕卡m相机,因为使用了不好的润滑油而污染机身,那就太可怜了。

首选

瑞士钟表厂家使用的润滑油,德国徕卡公司使用的润滑油。如果你能知道使用的是什么,那肯定最好。瑞士Moebius润滑油在国外维修保养似乎很常见。然后就是日本确善能公司使用的润滑油也是非常专业的,他们的镜头经受住了几十年的考验。佳能尼康自然也各有其道。具体型号我不好说。在过去最佳润滑油是徕卡使用的鲸鱼提炼的油,这种油给徕卡带来了丝滑的手感。但是由于环保,后来改为了其他的矿物合成油。当然这些好的肯定价格不菲,否则镜头也不会那么贵。

道听途说

日本信越润滑脂口碑也还行,适合摄影器材的润滑脂。要想获得更高的性能,就需要使用专业的高级润滑油了。国内有人使用日本NPC矿油 A-74。——但我自己没有亲自试用过,也没听说长时间使用下来会有多好。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出现干涩,掉渣,请自行负责。国内保养师傅肯定也各有一套,至少段时间使用个十年八年问题应该不大,特别是一些高级钟表油,毕竟国内也有钟表公司。

总结

无论如何,好的润滑油确实能明显提高手感,个人自己保养镜头并不难,做到最佳对焦手感才是最难的。同样的。徕卡m3过片里面的转动齿轮轴也是种白色的润滑脂,可以用很久几十年都没问题。

徕卡镜头镀膜的地位,为何无视世界三大镀膜(蔡司t*/宾得SMC/富士EBC)

为啥徕卡镀膜颜色不一样?

徕卡镜头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自己的色彩哲学,你不能说它完全的真实,但确是最耐看的真实感。虽然镜头版本之间有差异,也是在一个色彩框架内,哪怕是黑白时代的镜头,发色也是一个框架内。包括古老的summilux 50 1.5,光圈收到5.6,基本与现行的summilux 50 1.4 asph难以分辨。这种统一的色调是怎么做到的呢?

给出答案前,我们在看另外一个问题:为啥徕卡的镀膜颜色不一样,不同型号不一样,同型号的镜头也有不同颜色的镀膜。到底是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合并在一起就有答案了:由于玻璃折射率不一样,徕卡合理的运用镀膜结构来矫正为统一的色彩。

无视世界三大镀膜的徕卡WeCo镀膜

“蔡司t*/宾得SMC/富士EBC”其实就是多层镀膜的代名词,是为了标榜自己镀膜的做法。传来传去传成了世界三大镀膜,徕卡很早就是开始使用多层镀膜了,徕卡内部叫WeCo镀膜,通常使用6层镀膜,根据需要增减。徕卡认为这是很普通的技术呀,不需要标榜自己啊。

这就让i50mm想到了sony a7系列相机,非要在机身标示“我是全画幅”,哈哈。全画幅有啥值得标榜的呢?佳能尼康从来不说“我是全画幅”。

黄金镀膜适合拍黑白,紫色镀膜适合拍色彩?

徕卡八枚玉、50 1.4 e43、圣光这些镜头,都有黄金镀膜版本和紫色镀膜版本,镀膜颜色不一样,说明矫正多光谱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玻璃的折射率有变化。不同批次的玻璃实际的折射率有变化,为了一致的色调,徕卡要根据情况调整镀膜方案。

长有人说“黄金镀膜适合拍黑白,紫色镀膜适合拍色彩”,意思是黄金镀膜的镜头反差要小一些。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最早流行黑白胶片,彩色胶卷要到八十年代才慢慢流行。徕卡黄金镀膜的镜头也越来越少,被紫色镀膜取代了。i50mm没有1:1对比,肉眼应该看不出多大区别,姑且相信吧,因为徕卡就是这样,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