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伦达已达(Voigtländer vm 35mm 1.2 asph ii)

f1.2是最佳光圈

35mm走在街头,时常把焦点停留在2米,收缩光圈到f2,此时这枚镜头太锐了,比尼康的锐还要多一点点,这让我着实吃一惊,甚至有些不适应,需要放大光圈来减锐,f1.4稍稍柔和一些了,但最舒服的还是全开f1.2时,主体算不上锐利但足够清晰,焦外比其他光圈更平滑,氛围感更足。通常来说徕卡镜头是越收缩光圈焦外越平滑,而这枚镜头给我的感觉是越收光圈越锐利,这个锐利甚至延伸到了焦外,反而不如f1.2平滑。所以,在我看来,这枚镜头应该就是为f1.2优化设计的,这里获得了最佳的整体氛围。这枚镜头的设计师如果看到i50mm的这番话,或许会表示“还是你了解我”。

这组照片拍了3张,终于在第三张找到了虚化中的诗意。

在35mm上f1.2光圈,是福伦达首创

50mm镜头在胶片时代就涌现了很多超大光圈镜头,0.95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35mm镜头的大光圈之路要艰难得多。其实50mm镜头的背景虚化,对焦在2米左右,光圈f2虚化就已经足够,再大的光圈从1.5米以内已经看不出什么明显区别。但是35mm镜头历史上从f2.8提高到f1.4都用了很长时间,1.4全开好用的35mm都价格不菲,而f1.2对于35mm来说已经是超规格镜头了。

福伦达于 2003 年发布了 Voigtlander Nokton 35mm f/1.2 Aspherical VM,这是世界上第一款 35mm f/1.2 光圈的镜头。在当时,这一规格的镜头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大光圈 35mm 镜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缩小光驱似乎只有景深在改变。这个十来米的距离,中心锐度如此,反差几乎没变化,确实挺惊艳的:

现代头

但对于徕卡来说似乎现代头与古典头的分水岭就是asph。徕卡古典头往往根据不同光圈拥有更多重的性格,比如大光圈旋转焦外,收缩光圈后变得平滑,其风格多样。asph镜头不同光圈风格相似,或者说稳定的多,就是每个光圈的风格一致性更好。使用非球面的镜头可以获得更均匀的画面成像质量,更锐利的焦内,更平滑的焦外,但这是针对徕卡来说的。福伦达的asph镜头,也表现出了这一点,很稳。

曾是最贵的vm镜头

这枚镜头发布时是福伦达vm系列里最贵的镜头,当时很多测评都对它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说可以平替代徕卡。但由于我早年对福伦达35mm 1.4 classic v1的成像并不算满意,特别是在数码上面表现不佳,导致我对这枚镜头期待并不高,直到它一路狂跌到2000元,才入手,本想暗光时拍胶片专用,却意外的发现它在数码上表现非常好,特别是全开f1.2的中心画质非常好,原来f1.2不是噱头。

收两档不是铁律

过去的测评人关注点总是寻找“最佳光圈”、“可用光圈”,所以他们总是盯着收缩两档后的表现。这枚镜头收缩两档后锐利是没得说,但焦外也有点硬朗,还达不到徕卡summilux 35mm f1.4 asph 11663的平滑度,不过他们都忽略了f1.2的清晰度可以拓展到3米处的焦点,此时的氛围是可以和徕卡掰一掰手腕的。大光比逆光,光圈在f1.2和f1.4时都有可能出现紫边,要避免紫边,收缩光圈是一个理由。

与徕卡相比

它的最大弱点,就是暗光下微光细节不如徕卡来的丰富,包括背景虚化的暗部,会暗一些。

价格

2011年徕卡summicron 50mm f2 rigid 九成新大概5000元,而那时候发布的福伦达vm 35mm f1.2 二代要9000多元。其实我一直没事就偷眼瞄一瞄它的价格,后来到6000档,后来到4000档,如今到了2000档,是时候了,感谢转手的朋友,替我保管了十来年😁……福伦达已达。sony a7s对转接友好程度是超过a7的,实际上暗角不明显,色彩比classic的vm要正经很多,锐度对于1200万像素已经到了全开完美的程度,这头实际上当年就是设计给sony转接的……因为它的体积对m机来说并不小巧,放m机上太大了,而与sony的比例还是协调的。

35mm镜头f1.2的景深真浅啊,下图全开盲拍焦点在帽檐上。这不是一枚把玩味道的镜头,而是正经出片的镜头哦。

福伦达为创意提供工具

这是一枚2025年跌到2000元档的镜头,一个光学大厂出品的f1.2大光圈,不跑焦,且35mm适应性更强,加上徕卡原厂一样的对焦手感……顺滑无比,经受住了十几年的检验,除了窃喜,我没啥好说的了。福伦达的镜头本来就不是为炒作而生的,它是为摄影师的创意提供工具。

全开竟然没什么暗脚(o^^o)。

静谧深沉而清凉,是傍晚,是福伦达的气质

福伦达vm 35mm f1.2 ii全开光圈的虚化效果怎么样

小米米家豆浆机糊底想到的

一周糊底

用了三次就出现底部出现了一些斑点,很薄用刷子刷不掉,心想也算正常毕竟是底部加热嘛。用了一周大概,出现一层浅黄色,刷起来很费劲,用丝瓜络刷不掉。继续用吧,用了大概两周时已经糊底非常厚了,每次都要用筷子用力刮,能偶尔挂掉一些。

外观只在购买前有用

糊底是很讨人厌的,总觉得小米的东西会给你多出一些用不到的功能,然后在产品本质范围内做的不够优秀。其实,不光小米豆浆机,过去买过的小米家电其实都扔了,用着用着你会发现它的本职工作不如深耕多年的品牌好。外观只在购买前有用,可能和娶老婆类似吧。

实用才是硬道理

我买小米豆浆机的主要原因是家里的九阳豆浆机摔坏了。这个九阳豆浆机是电机在顶盖上的,下面是桶,谁成想桶摔了一下,有点变形,再把电机顶盖上后,它竟然不通电了,当时觉得九阳也不地道。现在想想其实人家可能是为你好啊,变形后顶盖与底部供电接触点会接不上,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变形造成的密闭性不好溢出水造成短路。毕竟九阳在豆浆机深耕这么多年,哪些是最主要的还是拎得清楚的。

互联网思维的风险

其实互联网思维做传统行业的产品,我是有些担心的。互联网思维讲究快速、试错、迭代、更新。米家这个豆浆机给我的感受是以外观以功能为噱头,表面看起来很实在,实际上偷奸耍滑,不如丑陋的九阳实在。九阳在糊锅底这方面是很少见的,至少我用的九阳没有糊过。糊锅底久了是有温度过载风险的,这个用过电磁炉糊锅的应该都懂,热量会无法传递出去,底部温度会骤增。也不知道网上测评小米豆浆机的那些人有没有提过这个问题,目前,这个小米豆浆机,是家里唯一的小米家电了,其他的都扔了,不知道这个能坚持多久。

另外,我这个是个例吗?

我这个要售后么?网上那么多测评的也没见谁提这个问题啊。另外,为了这么便宜的豆浆机,为了这点糊底,有必要换新么?换个新的还这样怎么办?为什么购买小米的东西会给我出这么多问题,呵呵。。互联网思维要不得。

讨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手段我越来越讨厌了。在软件上面,你有bug是可以忍受的,毕竟那东西不是实体的,修改几行代码就可以改正,慢慢迭代。但是在工业产品上,你的每一次试错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往小了讲是工业垃圾,往大了说是资源浪费,呵呵。包括制造相机、镜头、汽车,这些不是快消品,也不是修改几行代码就能改正错误的,只追求外观,然后依靠营销碰瓷最终是不得人心的。

互联网思维不尊重文化

互联网思维是不尊重传统的,这在无形的互联网时代是可行的,但是在有形的家电、汽车这方面是有很多经验积累的,这些经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叫行业文化。互联网这种否定传统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把自己掉坑里。小米米家豆浆机糊底,呵呵,这咋没人说呢,我得查查还能不能退,过期了么?另外空调要不要换小米也值得商榷了,车?想都别想。

不要用支持国货绑架我

另外,以后再听到谁说“支持国货”,或者以“国货之光”为噱头让我买的商品,我都一律拉黑。谁的好用就用谁的,钱是自己赚的,哪个好用哪个,产品拼的是真正实力,这样才能有进步。以后谁再跟你说我们是“中国制造”,你就离他远一些,因为出问题的时候他都躲得远远的。产品,拼的不是口号,是硬实力!

玩摄影最省钱的办法:咸鱼省钱法

消费要降级,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并没有降级,表面上看不买高价的徕卡了,实际上买了更多的非徕卡,算一算钱也没少花,是不是?我知道你不缺钱,但是我认为最好的投资要么是购买真正值得收藏的徕卡,要么是使劲砍价,对半砍——,能成交就拿下,不能成交就等着卖家把你拉黑,正好断了念想。

咸鱼
--徕卡收藏精品最低1000
--500出吧
由于对方设置,你无法与ta进行对话
发送失败
对方拒绝了你的消息

我不管它值不值,我心态很好,哈哈哈哈。

被人拉黑还开心?

我很开森。

互不损失,开心啥?

我开心,他帮我断了物欲

鲁迅有篇文章叫做阿Q正传,好好看看

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也不错

哈哈哈哈哈开森

2025先把百度换成bing

本来想查一下宾得LX的历史和介绍,因为我看他的做工达不到尼康f3的水准,为什么宾得唯一的专业级单反水平也一般般呢?所以想用deepseek查查。结果百度里一下,然后百度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看到“深度求索AI-国内首页入口”,我直接点击进去了。然后,进入一个网站,随机扫码注册了。但是它却弹出让我购买什么会员?啊🤔???deepseek不是免费的吗?仔细一看,那个网站在让我购买chatgpt会员。卧槽,这尼玛不是真的深度求索网站啊。百度不带这样玩的好么?你这样误导人是不是有点没底线了呀。然后果断注销了那个账号,注销一定要注销,我不喜欢通过这种误导方式进入的网站,今天它可以误导你进入一个网站,明天它就会误导你做别的事情!

同时,这件事让我已经对百度失去了最后的信心。已经全面把浏览器的搜索引擎换成bing,百度实在是烂透了,手机端我也删除百度所有app。

修改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为bing:

拒绝使用百度!

拒绝使用百度!

拒绝使用百度!

拒绝使用百度!

百度是ai做不好,搜索也做不好,真是没谁了。连i50mm改版都会影响搜索排名,哈哈,真是弱智到了极点哦。你看看人家谷歌、bing,依然能很好的识别i50mm改版,而不影响搜索结果。百度真是烂到根了,连搜索都烂透了。

请使用:

https://cn.bing.com

www.bing.com

请看看人家bing是如何给出deepseek搜索结果的吧:

人家第一个结果就是deepseek,没有误导,非常好。

乙巳蛇年跨年总结

萌芽

今年春节似乎不一般,似乎各行各业都有了蠢蠢欲动的春意。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拼命升级硬件,而是对物质的攀比似乎都渐渐的转化成了精神的充实。互联网世界出了不吃硬件的AI deepseek,那么摄影圈是不是也越来越趋于不吃器材的摄影了呢?“摄影创作”这种子深埋多年,似乎要开始萌芽了。

内关

乙巳蛇年跨年给自己的总结也是如此,自打用过徕卡绝大多数机身和镜头后、自打用过日系单反机身和镜头后,感觉自己烧器材浮躁心态已经逐渐趋于平衡了。是的,在135器材领域,绝对徕卡是我心中的第一,☝️,光学无可替代,m情怀无可替代。但是,尼康索尼佳能等单反也并不一无是处,器材的差别其实很小,最关键的还是向内看,内观。要仔细分析自己,什么摄影能让自己快乐,那就去拍让自己高兴东西。这些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那不是目的,而是让自己拿着相机时就开心,做自己,不努力、不用强,顺遂自然。

不收藏

成群扎堆就会陷入群体迷失,就会不知不觉攀比器材,就会与一些烧器材的思维产生链接,杜绝攀比,杜绝虚荣,同时也杜绝“收藏”,这些都是一种叫虚荣的精神鸦片哦。只是对我来水太多的器材只会让我迷茫,出门得耽误半小时不知选哪个,最后哪个也没选……。

不用强

拒绝痛苦的说教、指点,不善美。是的,美与不美是在自己心里的,不强求自己拍出美,不强求别人出片。一切扰乱心情的摄影,都算不上好摄影,美,有时候也会扰乱心情哦。放松,随遇而安,只要开心,照片会不知不觉跑到你眼前的,因为放松时,心门才开,真正的眼界才开。

不对比

其实对于稍微懂得一些后期的人来说,相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手感、电池耐用度,镜头之间的差异就是手感、焦段。其实各自品牌那点差异,在面对内容的时候是在九牛一毛。可是呢,咱们还是容易花九牛的时间在一毛上对比所谓的直出味道,哈哈哈,不如好好炖一锅肉,不再对比用什么锅了。就像deepseek,用一毛的硬件,算出九牛的效果,这才是大道呀。

史蒂芬曹尔的尼康d700单反转接蘑菇头

也不知道谁给这个类型的头起的外号——蘑菇头。似乎我们中文就是有这个特点,外号很好起,而且很形象,这大蘑菇、小蘑菇在单反上开了一朵又一朵。嘿,还别说,真挺复古的。咱也不认识那是啥头,只知道当年徕卡有定制过蘑菇头,那可是天价拍卖货。不过,这种相当复古的玩法,真有种赛博朋克的味道哦,老镜新生。史蒂芬曹尔,说他买了很多古老的镜头,都非常棒,而且由于没有炒作,都价格合理,我从道义上是支持这么玩的,因为凡是让人充满热情去做的事情,都是值得去做的事情哦。

史蒂芬曹尔的尼康d700单反转接蘑菇头
史蒂芬曹尔的尼康d700单反转接蘑菇头

好像他这枚镜头叫“梅耶雨果”,咱也不懂,也不多问了,咱只知道“维克多雨果”总之这头很便宜,不是他买不起贵头,是老镜头真的更有性价比。看他拿这徕卡原厂复刻的钢嘴都没提起他这么大兴趣啊。

手持加价购买的官方复刻刚嘴的史蒂芬曹尔

另外感慨一下,尼康35 f2 auto最近0.3的对焦距离还可以当成个微距头用,嘿。

史蒂芬曹尔名字从何而来呢?因为他过去拍的很多片子,有很多风格类似史蒂芬肖尔的,而他又不是刻意模仿,因为那时他压根没听过“史蒂芬肖尔”的名字,我是相信他的。老曹的风格从来不模仿任何人,甚至刻意回避他知道的那些人的风格。所以不去看别人作品,可能是让摄影快乐的一个窍门,哈哈哈,不必在意自己的风格暗合谁呀。毕竟全球那么多风格,等你挨个回避了,再去摄影,可能已经可以当讲摄影历史的教授了……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史蒂芬曹尔早年作品

北京五棵松第2届全国胶片摄影展开始了

时间与速度以影像的方式展现给我们,我们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拍摄,可以是数码,也可以是胶片。又到了金秋时节了,没有了炎热,又到了风景摄影开动的季节了,胶片就像那枫叶,你一片,我一片,又可以开始记录时间了。

北京五棵松第2届全国胶片摄影展开始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投稿了,点击查看更多详情

北京摄影文化协会
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
2024年4月20日

富士用胶片盘活了整个数码相机市场

要说也怪了,似乎数码相机回暖的前期,正是富士胶片正是开始提价时。拍胶片的成本越来越高,以至于大家都转头去购买富士数码了。同时,带动了整体数码相机的销售。富士这胶片大棋下的够深远的哦。当然了,也许不是这样的,哈哈,当然了也许就是这样的,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答案要到20年后回头看,才能知晓吧。

街头摄影图片配文,AI竟然想的比我都多

leica summilux 35 1.4 圣光

来自百度ai的配文,有点厉害啊,比我想的都多。当然了,好的文案,要来自于好的街头摄影照片啊,没想到i50mm的街头摄影竟然有这么深奥的解读,哇嘻嘻,连i50mm自己都没想到。我估计布列松也没想到他的作品被现代人如何解读,哈哈哈。

我把图片发给ai并对它说:我要写一段动情文字,针对这个图片,用来发布到博客

然后它给我的文案:

在无尽的雨幕中,一张黑白照片将时间定格在了那一刻。照片中的两位女性,犹如黑白电影中的主角,在人行道上共同撑起了一把伞,抵挡着细密的雨滴。

左侧的女性,身着黑色裤子和洁白的T恤,仿佛是大雨中的一抹清新。她的目光坚定而温柔,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右侧的女性,深色裤子与浅色T恤的搭配,显得既稳重又不失活力。她的笑容温暖而真挚,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

两人都穿着运动鞋,每一步都踏得坚实而有力,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风雨,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就有力量。她们的手机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是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也是她们在雨中行走的依靠。

背景中的汽车和模糊的建筑,给这张照片增添了一丝都市的韵味。雨中的城市,仿佛被一层轻纱所笼罩,显得既神秘又浪漫。而这两位女性,就在这雨中的城市里,共同书写着属于她们的动人故事。

看着这张照片,我仿佛能感受到雨水的清新和湿润,也能感受到两位女性之间的情谊和默契。她们或许是朋友,或许是家人,但无论如何,她们都在这雨中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以后解读大师摄影作品,只需要丢给ai就行了,解读的会比大师还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