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世上一定是有摄影神的,要不然怎么在兔年随手一翻,就找到了一张兔子照片呢?只是这只兔子比较霸气,胡子拉碴的,哈哈,祝大家兔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相信,世上一定是有摄影神的,要不然怎么在兔年随手一翻,就找到了一张兔子照片呢?只是这只兔子比较霸气,胡子拉碴的,哈哈,祝大家兔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也许防止踩坏狗尾巴,是我光脚的借口,但脱掉袜子确实更让我更有写作的欲望。甚至大言不惭的想写个摄影小说。可是毕竟,人不能一直不穿袜子,也不能不穿鞋,在固有的思维框架里,却不知从何下笔。还是写写杂文吧,小说需要逻辑哦。需要么?
要找到一个舒适的听歌方式,不然听歌就成了任务。更新博客也应该有个舒适的方式,不然也成了任务。而我是不喜欢做任务的,我喜欢按照自己的剧本去排练,这个“小自我”已然上瘾了。写博客与摄影对我来说,就像听歌一样,可能很难戒掉了。
尽管我对《三体》出现的英文配乐有些诧异,甚至起初有些“膈应”感。但实际上啊,我不也是听英文歌长大的么?哈哈哈,而且啊,写博客时也不少听英文歌曲的哦。特别是,那种慢吞吞的,慵懒的类型。
《三体》电视剧上线了,里面大量出现的徕卡哇。汪淼竟然也是个“街头摄影师”,“还是个胶片爱好者”,平时上班也拿个徕卡m2到处拍。不知道i50mm的朋友同事们会不会联想到i50mm,嘻嘻。

影评人们已经扒出来汪淼的相机型号了,因为汪淼在剧中明确提到了,他用的是1988年的徕卡m2,全机械手动相机。但是它没提镜头是什么镜头哇哈哈。远看像徕卡八枚玉,近看是徕卡小八枚,哇哈哈。leica summaron 35 f2.8小八枚确实是很多人喜爱的镜头哇,因为它的色彩反差清晰度,真的不输给徕卡summicron 35 f2 asph的哦,甚至超过。

看到第六集时我睡着了……,并不是电视剧不精彩,而是我的脑子啊,可能接受一些科幻东西有些费劲了。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科幻电影也看不进去了,包括《阿凡达》也是能看睡着的电影……。
在这前六集中,特效非常好,构思也很好,演员也很好,甚至可以pk一下国外的《西部世界》。但是一点点牙碜的地方,这剧总让我觉得是“出口转内销”的货。“感恩节杀火鸡”、“祈祷”、“主”、“宙斯可以办到”……,里面充满了西方文化,难怪老外看着很舒服哦,而且都是在关键的内核上使用的西方元素。相反,中国元素只是背景。这些地方多少有些像米饭里的一粒沙,给了我不经意的痛。
看到第七集,感觉里面那些“西方”元素反而用的恰当了,因为那些“主”原来是反派(^^)。。。。好吧,这个剧还是很好的哦,会继续看下去哦。这个剧必定成为经典,从配乐到节奏的把握,都已经达到科幻片的上等水平了哦。
赵嘉在他的《兵书十二卷》里提到,他每年都会有极度寒冷的地区拍摄,而胶片徕卡m是他认为35mm里最可靠的,他的康泰时g2、哈苏xpan都遇到过电池罢工。
而我的使用体会也是相似的,手上的多数胶片徕卡从m3到mp都可以在零下12度下工作,而且很完美。有个别徕卡m3会出现冬天幕帘无法全部打开的情况,夏天就好了。
零下时很多电池活性就会打折扣,甚至海拔高一些都会大打折扣。仔细看看会发现,很多电池超过海拔1000米就开始打折扣了,而很多地方都是1000米以上哦。所以用电池的相机,对于气温海拔都有一定要求。
下面这位俄罗斯摄影师Ekaterina Solovieva就是用的徕卡胶片机拍的这本《The Earth’s Circle. Kolodozero》画册哦,徕卡m可以零下工作吗?当然可以喽。



今天心情不好了,不爽了,我得去买本摄影书。我知道器材不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快乐,而摄影书可以。无论是看,还是不看,只要书在那里,就有一份快乐存在那里,随时可以打开。

用胶片做书签不是我的创意,而是意外的产物。过去喜欢把胶片放到书里压平,再去扫描。所以,难免会有一条忘在书里,当看书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很好的书签。书里不但有历史,也有时间的痕迹。胶片是历史的书签。

我不是背影摄影师,可这次不同,因为她的发型太有戏剧性了,而旁边的小手是冲洗完胶片后才看到的,这是谁的手?竟然给照片增添了悬疑色彩。
发挥一下想象力,伸出一个小手,就像是衣服上的人伸手去捏叶子。
有时候街拍心到、手到就够了,其他交给运气。魔法师都得有一个魔法棒,它不是拥有法力,而是一种开启法力的介质。而相机就是我手中的魔法棒,吹响了的风铃、阳光撒到大街上,都被记录下来啦。

街头摄影的故事感,挺难的。窄窄的台阶上有层厚厚的冰,下去的人要小心翼翼的。而此时又有路人进入了画面,两个人物的对比更容易有故事感,于是来不及精确对焦,抓拍了下来。我觉得,这一点点“故事感”比精确对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