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镜头内部有灰尘怎么办

leica summaron 35 3.5

防尘防水就要用橡胶

蒸汽机能够实现并不是因为水壶,而是橡胶,橡胶能够起到密封作用。而相机要做到防尘、防水那就需要增加密封圈,密封圈是橡胶,是橡胶就会老化。像徕卡m镜头这样目标是百年有型的,怎么可能使用橡胶呢?所以,徕卡镜头是没有防水功能的哦。所以徕卡镜头啊、机身啊进灰尘是很正常的哦。

奥林巴斯防水相机,使用的就是橡胶密封。

镜头内部有灰尘怎么办?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镜头内部有灰尘怎么办。如果一只防尘防水等镜头进灰尘了,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但是徕卡镜头有灰尘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哦,哇哈哈,想不到吧,新的也有哦,特别是大口径镜头,0.95之类的,有灰尘很正常的哦。而二手老镜头有灰尘更是正常的,过去很少有人用塑料袋密封镜头保存。只要灰尘不是特别多,丝毫不影响成像的。

如何避免进灰?

“在包里吃灰”真的,镜头都是在包里吃灰尘的哦。你有多久没清理包了?咣当来逛荡去,很快内胆包里的灰尘就跑到镜头里了。经常清理灰尘才行,可是,i50mm还是挺懒的,随它去吧,有点灰尘没啥的,俗话说的好,“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地了?”。徕卡皮实的很,过去看yanidel讲述,他曾经雨中拍,然后再让徕卡保养一下。淋雨了就得及时保养哦。进灰?算了吧,该用用,该买买。😁

leica m6 leica elmarit-m 21mm 2.8
leica summarit 5cm 1.5

为什么徕卡确认不会放弃胶片相机?

做第一

徕卡是第一个做135画幅相机的公司。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摄影历史可以分为徕卡前和徕卡后。徕卡的诞生让抓拍成为可能,让摄影从影楼延伸到家庭再延伸到街头和战场。数码的诞生跟徕卡的诞生相比,数码对摄影史的贡献那是微乎其微。实际上现在的相机从画幅规格、到快门速度到设计、到卡口到设计都是延续徕卡设计。所以徕卡胶片相机,是翻开摄影史的绝对第一功臣。

做唯一

世界上唯一还在制造胶片相机的品牌。人要做自我否定,也要做自我肯定。在相机众多品牌中,我们看到否定自己的太多了,而只有徕卡,是唯一肯定自己的。而其他品牌总是有点急功近利啦:“数码淘汰胶片啦,快来买数码。1000万像素淘汰啦,快来买2000万,单点对焦淘汰啦,满屏对焦啦……”。否定自己,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当然啦,只有根儿正了,才能苗儿红嘛,想肯定自己确实得一步一个脚印。

做第一,也做唯一。不是口号,也不是态度,更不是那些企业管理者的高瞻远瞩,它只是事实,历史的选择。

大师与徕卡之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

匈牙利盛产摄影大师

匈牙利盛产摄影师,特别是战地摄影师。因为摄影被用在战场就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而奥匈帝国正是主角哦。所以匈牙利很多业余摄影师上了一线战场。安德烈·柯特兹也是从那时正式出道,同时期的罗布特·卡帕也接受过André Kertész指导哦。

在摄影史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中,安德烈·柯特兹都被定义为划时代的摄影师,他的历史地位是高过布列松的。尽管布列松出名更早,布列松出名也

是一个历史的乌龙事件,当年他被纳粹关进集中营,外界以为他死了,给他办了个展览并给了很高的评价,没想到老布越狱回来了。

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捡了大便宜,由于美洲海岛没被战火烧到,一下网络了大批人才,这些摄影师都被美国收下了。那个时期的欧洲摄影师几乎都被美国抢走了,而那些摄影师后来都成了大师。

街头摄影大师的导师

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

徕卡小型135相机的诞生催生了街头摄影,安德烈·柯特兹是最早使用徕卡抓拍的摄影师,他用商业摄影赚的钱养自己的街头摄影。那个时期这种拍摄生活中平常化的风格还是新事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可敬的。所以安德烈·柯特兹的地位确实无可争议。看看André Kertész的照片,你会发现跟布列松有很多相似性哦,哇哈哈。只是André Kertész比布列松更优雅,委婉。

不要因为不出名就放弃摄影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

徕卡玄学之——镜头扳手设计

徕卡summicron 50 f2 虎爪版

谈到拨杆,总结了一下徕卡对角扳手设计,主要就那么几种。徕卡镜头扳手设计主要分为3种样式,拨杆、月牙、虎爪。

拨杆 

早期拨杆样式有很多细节变化,这种设计小巧有效,还带无限远锁,缺点是手感欠佳。不过带手套情况下,拨杆确实更容易定位。

月牙

有带锁月牙、不带锁月牙。不带锁月牙又分为塑料和金属。月牙手感是最佳的,带锁的手感更上一层楼。

虎爪

虎爪是介于拨杆盒月牙之间的一种,多见于加拿大产的summicron 50mm f2、summicron 35mm f2镜头,为什么加拿大喜欢虎爪呢,原来那里很冷呀,带手套用月牙定位性能确实不如虎爪,所以虎爪版本就诞生了。

徕卡设计的小改动都很有意思啊。

徕卡summicron 50 f2 虎爪版

徕卡m9的副厂电池卡壳了

行如猿猴飞快, 动作霹雳惊弦。了却决定瞬间事, 赢得布列松后名。可怜电池干!

2018年8月中旬购买的副厂PowerSmart电池突然拍了2、3张就没电了,而且再也充不进去电了。哈哈,一分钱一分货哦,如果不想徕卡m9卡壳,那还真得用徕卡原厂电池。那几块原厂的,包括m8的,用了n年也用不坏,哈哈。甚至徕卡digilux2的原厂电池状态也很好。

不过副厂的是原厂价格的1/10,能用2年也还算可以了,哈哈。只是副厂电压肯定不稳,不知道对相机有没有伤害。尽量多数情况下还是用原厂,副厂做应急用。另外,发现有一家300多的号称原厂,不知道怎么样,以后有需要了可以试一试。

徕卡玄学之徕卡是奢侈品

leica m2r

工具感

历史上很多经典相机,除了徕卡之外,还有宾得的lx、尼康的fm2、佳能7、尼康sp等全金属机械相机,也有黑漆漏铜的版本。如果不跟徕卡做对比,这些机器手感也都很好,样子也古典。但是这些相机跟徕卡比还是在细节上显得毛糙,这些不光是用眼睛能感受到的,皮肤更能感受到,尽管佳能7系列旁轴相机样子很像徕卡,放到手上把玩还是显得工具感太强了。

其实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初期就是借鉴了很多徕卡理念,这是他自己提到过的哦。确实,你能在苹果很多产品里找到相似的手感,表面处理弧度,甚至有的凌厉的棱角也有所保留。苹果产品实际上就是一种去工具化的理念。只是自打乔布斯没了,苹果就一直走下坡了,再也没有每年等待看乔布斯发布会的兴奋了。甚至以前iphone的相机logo是旁轴,后来是单反,现在是……不说了,iphone已经堕落的不行了。

照片是日抛品,相机才是老伙计

做工具有好处,就是用户量巨大。摄影这件事,被老师们灌输“照片”本身才有价值。问题是世上有多少真的有“价值”的照片呢?照片对对大多数大众来说还是过眼云烟的“日抛品”,而相机本身却是时时刻刻陪着自己的老伙计。

记得当年玩徕卡,朋友建议我换蔡司眼镜片。说你都给底片配徕卡镜片,给自己的眼睛怎么这么吝啬?眼镜可是除了睡觉都陪着你的哦。对呀,尽管眼睛看到的依然是那条路、那棵树,可是蔡司玻璃带来的那一点提升依然令人兴奋。风景是日抛品,眼镜才是老伙计。

leica m2r

奢侈品徕卡

奢侈品是什么呢,就是它的附加价值超越功能价值,徕卡的确是相机里的奢侈品。毕竟买奢侈品的人还是占少数。但是日系做工具的公司有时候也会奢侈一下,来个限量版m卡口镜头。比如胶片年代的宾得、柯尼卡、美能达都做过m口限量版,轻奢了一把。

奢侈一把不是罪

这个镀金亮闪闪,突然联想到了哪个电影,非洲酋长背着金灿灿的镀金ak47,露出了满口的闪亮大金牙,哇哈哈,掏出了一把24k金的沙漠之鹰。买买买,奢侈一把不是罪。哇哈哈。

leica m2r
leica 0 型复刻
leica iiic
佳能7
尼康sp
战争之王

为什么一些现代镜头装不上徕卡m3?

由于徕卡徕卡m3生产时间长,产量更是m2+m4的总和,所以版本很多。其中镜头释放按钮的护圈就有很多种。

1、有的铁圈切口是垂直的,有的是斜切的。

2、有的切的多一些,有的切的少一些。切的少的很多现代镜头装不上去,会卡红点。这点很重要哦~

3、有的不带护圈,跟徕卡m2一样,镜头释放按钮不带护圈。

4、有的护圈用料厚一些,有的薄一些。

其中很多朋友m3遇到装很多带红点镜头会卡的问题,这种m3只能使用红点特别小的镜头,或者不带红点的镜头,很多现代镜头都装不上去。

高考志愿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相机选徕卡还是选微单?

郑强对于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说的特别好:“凡是要当工匠的、要去找工作的,找一份工作的,选专业。凡是要做比较高端的管理的、生活的比较自信的,选学校,因为学校文化才支撑着一个人”。

这句话说的特别好,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明知道自己的专业就算考研究生也没啥意义,但也要考,目的就是要给自己增加一份名校的自信。瓦哈。

根徕卡很像呀。i50mm移花接木:“凡是要当工匠的、要去找工作的,找一份工作的选微单。凡是要做比较高端的人文的、生活的比较文艺的选徕卡,因为徕卡文化才支撑着摄影史”。

所以i50mm告诉大家,一定要用leica相机,因为你看到的是全面的,得到的信心是满满的。哇哈哈。

统计显示,看i50mm网站的,99%是本科以上学历,而i50mm网站内容99%是徕卡相关的。当然了,如果您是那1%,也更厉害,您是百里挑一。总之,看i50mm的哇哈哈,都不是一般人哦。

是错永不对 真永是真

任你怎说安守我本分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徕卡m6起泡是怎么回事?

徕卡m6涂层因局部失去附着力而离开基低鼓起,使表面呈现似圆形的凸起变形,泡内可能含蒸汽、其他气体或结晶物。一般这种现象是因为表面涂料产生的气泡,气体中可能含有机物、微生物,甚至腐蚀性的化学成分。在涂装成膜过程中气泡被压平,随着日益增大的压力,最后挤压出了表面涂层的气泡。

实际上造成leica m6有这种现象的导因很可能是徕卡m6时期减少了一些工艺,因为m6的销量是超出预期的,为了提高产量,工厂缩减了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工艺流程。当然这也只是i50mm的猜测哦。

徕卡胶片相机m6、m7、mp布帘上的白色圆点是什么?

徕卡相机从m6开始到m7再到mp,都是机身带测光的。测光原理就是在相机卡口内隐藏着一个小镜头,那个小镜头就是测光用的,它读取布帘上的白色圆点获取曝光量。

确切的说白色圆点直径12mm,大概占底片的13%,而且不是纯白色,涂抹的也不均匀,这是有意为之。那是一种特制的金属氧化物,能贴合布帘弯曲,而且不会变色。

轻微的磨损不会对测光准确性有太多影响,磨损后测光数值可能会轻微过曝光,如下图影响顶多也就10%,甚至更低。同时徕卡的快门准确度有10%的浮动都属于正常哦,啊哈哈。胶片摄影就是这么任性,没办法。

实际胶片摄影,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是故意将胶卷过曝光半档或者一档使用(参考:摄影的艺术)。所以实际使用中不会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