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杂志将会展示一些顶尖艺术家所使用的一流相机镜头拍摄的作品,以及第一个特别版“摄影师的匹配镜头”,讲述他们制作和感受。
此外,还包括特别专题“Leica x Old Lens”和最新Leica产品的快速评论等。
使得这本杂志不仅适合Leica的粉丝,也适合对相机和摄影感兴趣但无法向前迈出一步的所有爱好者。

作为135相机的开山鼻祖,徕卡不需要向佳能尼康致敬,更不会供奉康泰时和哈苏。拜佛其实就是拜自己,跪有型的泥塑金身只是形式,内含是找到自己的本真。徕卡通过复刻自己的方式寻找初心,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是件好事。
人啊,往往在遇到困难时才会想到拜一拜自己的祖宗,才会想到重新审视自己,徕卡啊,一定是有困难了,也许是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吧。
说实话,德国是个大陆国家,其实与我们有很多思维相似的地方,也是非常注重传统的,他们特别表现在工业设计这方面,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做东西更注重品质和使用寿命,与美日那种快消品思维有很大区别。徕卡本身的耐用性和对老产品的兼容性,是一种有违当下快速迭代的商业规律的。
不为商业诱惑所动,也依然坚持做自己,而不在乎结果,自得其所。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关二爷,一以贯之的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我们拜关公的原因。全球有那么多徕卡铁粉,那可不是无中生有的盲从,必然有其玄妙的地方,所以才有徕卡信仰啊。
街头摄影不就是一瞬么,一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人的一生不也是一瞬么?别人的一生往往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瞬。自己的一生对别人也是一瞬。而leica对我来说,就像北井一夫这本书的封面——《walking wiht leica 1》,简简单单的,草草几笔,leica在街头,摄影在心头。
在skp看到这本书特别意外,这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版,也是唯一版,怎么在2022年重现了。哈哈哈,二话没说就拿下了。结账时,柜员说这是他们店长特意从日本找来的,仅此一本。287元,不算贵哦,因为在日本书店,这样的画册也都是二三百起的哦。
在网上还真找到一家有货,《walking wiht leica》258元,问了下老板,就一本,本想自己再拍下来,但是还是推荐给喜爱它的人吧。
leica m5 leica m2 黑漆版 leica m4 黑漆 leica elmar 50 3.5 leica summicron 35 1.4 v1圣光
1944年出生在中国辽宁鞍山的日本人,中日建交后曾拍摄大量中国题材的摄影作品,并把国内的摄影师向海外推广。因1973年随摄影访问团来中国,拍摄中国农村照片,从而受雇朝日摄影而成名。从多次来中国,一篇《北井一夫谈中国纪实摄影》讲的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符合i50mm的摄影观哦,拍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嘻嘻。就像他说起,其实国内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并不出名,但是都很好,都很真实!哇哈哈
曾经,一声快门,打开了一青年的青春。时隔多年,人已不再是少年,回头看,除了拍了不少照片,竟也写下了不少文字。再翻看,竟然连我自己都厚着脸皮说一声:“竟然曾写出过这么美妙的文字啊!”
喜欢纸质书,这本《leica 真好》也将以纸质方式面市。书的内容精选一些曾经发表过的博客文章,一些未曾发表过的草稿。
计划使用B5版面,100页,预售连接。
我不是专业摄影师,没受过科班教育。对摄影历史不是很清楚,对摄影心法也不是很钻研。不过我买书吧,主要是看器材,特别是徕卡……。但凡里面提到徕卡,我就会买,哇嘻嘻。
植田正治的摄影据说在日本地位很高,不过我还是冲着这几页提到了徕卡。
leica iiid、 leica m4、 leica summarit 50 1.5、 leica elmar 90mm、 leica elmarit 28mm 2.8、 leica type a、 leica type iii leica iiif
要么看手机,要么在行走,嘻嘻,身体或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过去吧,总觉得不看画册是拍不好照片的,现在吧,才发现,不街头摄影,是看不懂画册的。
继续阅读READING 读 玛格南图片社战地摄影师往往更接近战场,甚至唐.麦卡林往往都是敢在士兵前,提前到战场找好拍摄位置。看来啊,成为战地摄影师,没有点玩命的疯劲儿是真不行啊。
然而,接近战场的摄影师,并不接一定近真像。美国人已经成功的把越南战争的失败,转变为“摄影师引起民众的反战”,把美国塑造成了因为“良知”而自我醒悟的角色。
其实,我是不会相信,几张照片就导致美国停战这样的说法的。可是,唐.麦卡林信了,绝大多数多摄影师也信了。因为摄影师都希望那是真的,摄影师虽然疯狂,但也希望自己有种挽救世界的超能力。天真的摄影师,天真,是一种幸福。
通常咱们的小学课本插图都是手绘的,是否可以考虑摄影的形式呢?特别是如今这个世代啊,摄影也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了。而国内非常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当数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
这本书并没有明显的构图、用光等形式化的东西,但是对人物感情瞬间的把握那是一流的,超越一切形式化的东西。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这本是2006年11月份第二版第一次印刷的版本,发行1000本,那个年代的质量、用心程度,非常好。虽然不是首版,但是质量是超越首版的。而且那个时代的出版社,还是挺讲究的。去年发现的那批库存才80元,今天意外的发现二手已经涨到300了,可见这个版本受到了大家的认同。好东西往往,都是很久以后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