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师与徕卡系列”里面很少有国人

二郎也不神

其实很多人买了相机就以为咱也是二郎神开了第三只眼,可以看世界本质了。其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在开始摄影之前就应该着手建立自己的摄影观了。世界环境是什么样的,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要做什么。事实上很多摄影师都缺少这个根本的思考。缺少这个思考,拍的再好,i50mm也不会认为他是大师。相反,有自己独到摄影观的摄影师,哪怕他拍的再普通,也是不凡的。

认为国外获奖是中国人有了话语权

你错了,把老外想的太圣母了。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咱们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拥核大国,没有哪个国家敢跟你动武,而你是要复兴的,凭借国人的学习能力和人口数量,不成为世界第一都难。其他国家要阻止你,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舆论让你自己垮掉。这是基本的世界观,我希望看i50mm的都多思考一步。毕竟用徕卡的都不是普通摄影师,都是有思考深度的。

中国目前是经济建设时期,对文化舆论一直抓的松,竟是一些废物点心在蹦灯,这就给了很多“无脑”摄影师机会,很多国外奖项特意颁给“恶心国人”的摄影师。同样的道理,什么国外xx电影奖项、最可笑的诺贝尔和平奖项、还有个叫“闭嘴”的国内三流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呵呵哒。其实这个时期很多能人被埋没了。

i50mm一向对国外获奖的国人作品倍加小心,因为他们专找恶心中国人的捧。你越是丑化环境、丑化中国人的精神,那些奖项就颁给你,这些摄影师还以为自己是道德战士,自己是特立独行的孙悟空。可惜啊,依然没有蹦出别人手掌心,你在那里撒尿,人家高高的正看你发笑。

奉劝国内摄影师不要看到国外奖项就奔上去。那些拍雾霾的、拍共享单车乱放的、拍环境伤疤的,要是真有良心就把单车扶起来,去上访,别拿到国外丢人。

认为自己是独立思考

那些反华的老外一方面捧你的恶心派摄影师,另一方面打压你的正能量摄影师。这种思维通过国内的摄影奖项开始发挥作用,你看看那些国内艺术摄影,一个比一个颓废,一个比一个暗黑。而积极向上的摄影,他们说你太虚伪,过时了。而被影响的摄影师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朝着恶心人的方向发展,还向那方面努力。不这样就没发获奖,就没法出名。

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甚至还要向敌人学习。最可恨的是那些从背后捅你的自己人。

不要用玛格南唬人

中国有玛格南摄影师,我觉得他并没起到一个中国摄影师该有的作用,他只会让人就觉得中国人缺乏精神。我不会介绍他的,我甚至不认为他是个精神中国人。抱歉。

i50mm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谁让咱有这个传统,匹夫百姓也敢谈天下。我希望看到更多能把中国人精神拍出来的摄影师,我认为他们才是大师。为什么大师与徕卡系列里面很少有中国人,因为国产大师正在生产中,我相信快出场了。

国人要是发起力来,应该地球也得抖三抖吧,看看太祖怎么在巴黎现身的。

大师与徕卡之 西村君古 Junku Nishimura

西村君古 Junku Nishimura

1967年生于日本山口县的矿山市。 曾经在dj俱乐部和水泥建筑材料制造商打工,也是被徕卡带入了摄影圈,成了一名摄影师。主要在日本农村使用Leica M5和leica summarit 50 1.5 黑白胶片拍摄。自2014年起搬迁至矿山,从事农业/林业和摄影工作。

西村君古 Junku Nishimura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 西村君古 Junku Nishimura

大师与徕卡之 Pierre ALIVON 苏善书

Pierre ALIVON 苏善书

Pierre ALIVON 苏善书:爱吧,其他都微不足道。

漫步街头

在群里遇到苏善书有年头了,也看了他很多作品,起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他是法国人。因为他拍的都很本土,都是非常生化话的街头。他很少花时间去参观旅游景点,而是融入到普通百姓中,他甚至还买了一辆小电动摩托。这么多年在北京街头兴许碰过面,只是当时不认识哈哈,互相说句“Nice camera !”。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 Pierre ALIVON 苏善书

大师与徕卡之Kyoichi Sawada沢田教一

日本摄影师Kyoichi Sawada沢田教一,作为战地记者,这哥们拍摄了越战中美军惨无人道的一面,获得普利策奖,并两度获得年度世界新闻奖World Press Photos of the Year。获奖作品包括:一张是在水里躲避美军轰炸的母亲和孩子照片,一张是美军坦克拖拽越军的照片。这哥们对美国民众反对越战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啊。

Kyoichi Sawada沢田教一把镜头往往对准美军暴行下的无辜者。虽然他没有对那些无辜者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他却客观的揭露了美国伪善的一面。要知道美国在越南是使用了生化武器的,美国人为了自己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的。美国把销毁生化武器推迟到2023年,细思极恐。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Kyoichi Sawada沢田教一

大师与徕卡之黄京 Huang Jing

i50mm一直认为摄影与年龄无关,有些人退休了才玩摄影,一玩就成了大师,有些人一毕业就成了大师啦。哇哈哈,这个人就是黄京啦。当然了,人家自己还是很谦虚的。

黄京,198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现居深圳。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摄影与数字艺术专业。他获得了莱卡奥斯卡·巴纳克新人奖。作品曾在中国、法国、德国和世界各地展出,如梵高博物馆(法国)、莱卡艺术博物馆(德国)。黄京的作品充满诗意,去除表象,能传到一种意境,确实有水墨画的风采。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黄京 Huang Jing

大师与徕卡之Takanori Tomimatsu 高松富典

Takanori Tomimatsu

i50mm特别喜欢野生摄影师,因为i50mm自己就是野生摄影师,这样能有更多的自由和不羁。日本摄影师高松富典(Tokanori Tomimatsu)热衷于东京及附近城市的街头摄影。1955年出生于日本,高中时就迷上了摄影。 开始给家人、同学、风景和建筑拍照。58岁时Tomimatsu轻松地转向街头摄影。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Takanori Tomimatsu 高松富典

大师与徕卡之何潘 Ho Fan

华人街头摄影

在街头摄影领域华人很少有话语权,何潘算是华人里少有的大师。一说到街头摄影都是西方的街头,他们的摄影观已经洗了很多华人的脑。弄的很多国内的摄影师也跑到国外,拍那种国外的街头,然后觉得自己终于拍上了“街头摄影”。实在是东施效颦。像何潘这样,作为华人,拍摄华人,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摄影的美学。这样的人才能被人尊重,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师啊。

香港街头摄影

香港的街头摄影话语权比大陆要大,传播要广。当年解放军解放广州,顺带要解放香港,毛主席立马叫停了。香港的定位是“窗口”,要有一个能跟西方交流的窗口。所以香港在摄影观念上也最早接触到街头摄影,难得的是很多香港街头摄影都不错,与西方的不同,与日本的不同,保留了它特有的风格。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何潘 Ho 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