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用户最喜欢嘚瑟的事儿之一就是“我们有手柄!”
徕卡也有
其实手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一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新呀。对于长期手持大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那是个非常有用的配件。徕卡也有手柄配件的呀。只是如今舍得用徕卡干活的职业摄影师实在太少了,而街拍摄影师多用小巧的镜头,根本不需要配手柄。很多刚从单反转徕卡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配个手柄。实在是没必要呀,那个钱买片好uv才是正道。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单反用户最喜欢嘚瑟的事儿之一就是“我们有手柄!”
其实手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一点也算不上什么创新呀。对于长期手持大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那是个非常有用的配件。徕卡也有手柄配件的呀。只是如今舍得用徕卡干活的职业摄影师实在太少了,而街拍摄影师多用小巧的镜头,根本不需要配手柄。很多刚从单反转徕卡的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配个手柄。实在是没必要呀,那个钱买片好uv才是正道。
继续阅读徕卡m机的玄学之握持系统把徕卡M保护好,想卖时,不赔钱。战地摄影记者风格只对黑漆版本有利,银色版本就没必要奋力打磨了。
把M放在不起眼的包或旧包能有效防止小偷惦记。用旧包能很好地掩饰昂贵的设备。有趣的老式徕卡相机,让你被人忽视,如果再用个外观破破烂烂的相机,甚至还会有人向你投来同情的目光。
顶盖和底盖,也容易保护。贴个电工胶布就好了,也很便宜。
可乐标要不要贴上要看你的环境,没人认识徕卡的环境就没必要贴上。
包里永远放包纸巾,万一洒水了,立即擦干。
这个包用了小十年了,很旧了,不过还是舍不得换,继续用。
最后蹭个热度,改编个《大田后生仔》,哪个有才人可以拿去抖音录一段:
做人一辈子
快乐没几天
一台相机在身边
拍人拍花又拍山
不怕不怕就不怕
我是摄影人
风大雨大太阳大
我就是敢打拼
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特别神奇,徕卡公司恰恰在香港发生极端的暴力纳粹犯罪行为之前,在北京上海开了旗舰店,和多家代理店。杭州武汉青岛苏州天津成都都有了行货渠道。他们是不是早先就有了风声,还是有什么预测能力。
那天我去北京店转了一圈,来买的都不是拿去送礼的哦,都是自己用的。过去没有行货渠道保修是个大问题,这是近十年徕卡公司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
二战期间徕卡为什么不像蔡司那样被盟军轰炸呢?那时候他们做了正确的选择,就跟《辛德勒的名单》场景一样,他们工厂救助了不少犹太人,没有把他们交给纳粹,而是偷偷输送出德国里。厉害吧。
徕卡呀,好人必有好报,命还是比蔡司好啊。反纳粹!
上个世纪是摄影的黄金年代,大师辈出,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冷战前后。那时候的摄影师没什么地位,甚至是找不到正经职业的二流子,特别是战地摄影师,拿照片换钱,有今天没明天的。他们脑子里想的这是如何把爆炸新闻照片卖出去,到焦点去。甚至伪造、编撰、故意夸大。
后来的摄影师为了拔高这个族群的地位,于是给那些“古代”的摄影师“封神”,这样就出来了很多“摄影大师”,似乎那些人很有人文关怀,甚至关心人类,于是现在的摄影师自然而然的继承了这种“大师”属性。给旧人封神,不是为旧人,而是为今人。
过去的摄影师只负责拍照,是文字记者的配角,真正对照片的解释权在记者口里,在编辑口里,而这些是要服从政治舆论导向的,摄影师对出售掉的照片根本没有解释权。所以很多历史事件其实是被曲解了的,甚至被利用了的。
只有极少数强烈要求保留照片解释权的,那就是布列松,他甚至禁止任何编辑对他的照片进行裁剪。因为不经自己同意而被有意剪裁是会改变照片原本意图的。这件事被很多人误认为布列松从不裁剪照片出于艺术目的,其实他是不允许别人干涉照片的解释权。
我看了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很多针对中国抹黑的,都是未经证实的猜想,然后被国外舆论导向故意抹黑。这给了我一个启发,是不是很多针对其他国家的报道也有很大水分?特别是当年欧美掌握着舆论导向,针对弱势国家的报道是不是也一样被扭曲了?
这种摄影师可以pass掉了,因为他没有胆量站出来解释,而是躲到一个角落数钱。如今更有一群傻蛋,把他拉出来膜拜,哎,这些人啊,不是傻,就是坏。
过去,很多摄影师都是二流子,现在也是。真正能称得上大师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摄影师并没有对照片的解释权,这就是为什么布列松显得如此传奇的原因。倘若真要封神,那么唯有老布一个。
一般图片网站内容与图片是分别放到不同服务器的,这样能够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所以5年前i50mm就开始使用网易相册vip服务的外链功能。本以为网易毕竟是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图片放在那里比较安全。可惜2019年1月,网易相册突然私自停止vip服务,而今天发现,连登录页面都打不开了。
好了,可以骂网易了。
继续阅读实名辱骂网易垃圾产品举个例子,你拍一个美女,能看出脸部各处轻微的色调、明暗反差变化。徕卡的镜头能拍出接近人视觉感知的反差。蓝天也是,没有天是那么单纯的蓝,远近是有雾霭的,蓝色的深浅变化很难演绎。
要做到徕卡这样的极致光学,需要增加几片高级镜片,高级研磨,生产速度也会极低,自然价格也会不菲。如果以锐度为目标,大可不必这样。做个背景虚化、焦内锐利,不是很难,但做到徕卡那样的高级微反差,相机界没有,蔡司也不行。这就是为什么蔡司头跟福伦达头,装到徕卡上也没徕卡味道的原因。
绝大多数人的甚美更喜欢修饰之后的美,让脸部平整一些,干净一些,要那么多微反差干啥。最好把化妆没画好的地方给我自然涂抹。嗯,佳能很擅长干这个。最好把景物边缘对比度提高,嗯,尼康在这方面更是高手。假如,全世界90%的照片都是徕卡拍的,看多了徕卡的照片,很可能,看到佳能尼康索尼的照片,也会觉得新鲜,也会被认为是一种玄学。
徕卡镜头设计哲学就是结合当前玻璃材料,把光学发挥到极致。而实际上50年前的徕卡就做的很好了。徕卡镜头一向是超出当前时代对镜头的需求标准了,这就是徕卡镜头的玄学。
极端的讲,用4b铅笔跟2h铅笔画画,4b的微反差自然比2h多很多,就是指的微反差。而这个微反差来自于现实世界,也没有什么玄乎的,所以135领域徕卡镜头一直是被尊敬的。
summi来自于summit,意思是山峰、顶点。早期徕卡光圈f/2的镜头命名是summar,意思是高级镜头,就是由summit转化来的。之后为了提高镜头素质,徕卡公司从英国的Chance Brothers公司购买了一种带辐射的玻璃,放到了50mm f/2镜头里,就是徕卡黄玻璃苏米克隆,从这时候开始,徕卡启用了summicron这个命名,并且从此之后,f/2的镜头一律命名为summicron。
徕卡购买的这种玻璃叫crown glass(翻译过来叫冕牌玻璃或者皇冠玻璃),这是一种玻璃行业的用语。在玻璃制造行业,阿贝数>50的光学玻璃通常称为冕牌玻璃,这种玻璃有很多细分种类,一般来说都晶莹剔透,被用作水晶制品里。
这种玻璃为啥叫crown呢?因为这种玻璃的制作工艺是先把玻璃液吹成一个crown皇冠状,再放在在一个快速旋转的平板中心重新加热,利用离心力将其展开铺平,形成一块直径1.5米左右的玻璃圆板,较为平薄的边缘就切成合适的形状做窗玻璃,中间的圆形凸起就是透镜的雏形了。知道为啥徕卡镜头贵了吧,用的玻璃都是只取一大片的核心一小块哦。
cron是crown的缩写,表示这是一只用了皇冠玻璃的summar镜头,合称为summicron。从此以后,徕卡一直沿用了这个命名,就有了传世的徕卡summicron镜头。
通过公交车玻璃观看,通过火车窗户观看,通过飞机窗户观看,就是不同取景器的观看差别。但徕卡m3的取景器却有着一种特熟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取景框面积大,也不是简单的放大倍率高,而是更深层次的视觉体验,或许徕卡公司并不是有意为之。
很少有人的左右眼睛视力是一样的,都有个视觉参差,左右倍率差别不大时,双眼会互相协调聚焦,然后合成清晰的影相,一般来说副眼会随着主眼。
比如我的眼睛参差较大,近视左眼450,右眼550,而且即便带了眼镜,看东西时,右眼还是比左眼看得大一点点。配眼镜的师傅说没必要调整一致,因为几十年都是不一致的,眼睛早就适应那一点点参差了。
最妙的事情来了,把徕卡m3的取景器放到右眼前,同时睁开左眼,用右眼做主眼观看,哇塞,左右眼整合出了完整的影相,眼前没有了遮拦,只有清晰的画面,还有明亮的线框,还有黄斑。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双眼睁开使用徕卡m3的0.91大倍率取景器可以获得最真实、最宽广的视觉。其他徕卡相机的倍率太小了,双眼睁开无法聚焦成一套影相。这就是为啥很多大师定制黑漆徕卡m2,徕卡m4,徕卡m6时要求使用m3的取景器,再不济也得0.85的m6,就是为了双眼睁开获得神奇取景效果。
0.91的视觉参差,眼睛很容易适应,取景器放右眼前,然后两眼全睁开,起初左右眼看到各自的影相是分开的,经过大脑的自适,很快分开的影相合成了一套。此时你可以看到取景器外面的一切,还能看到取景线框。
似乎眼前只是戴了个眼镜,可以自由观看,不受视野限制,更神奇的是,就好像你的眼里内置一个能对焦的黄斑。
最近见到很多故意做旧的后喷黑漆m2,在五棵松器材交流会上也见到了假黑漆m2,眼前飘过几个字“卧槽,恶心”,就跟电影里初见尸体的新兵一样,捂着嘴想找地儿吐一会。截止到目前,令i50mm恶心的徕卡终于出现了–假黑漆徕卡m机。
故意做旧不是高雅而是低俗。如果您的品味是买假劳力士,我就不说啥了,还拿出来炫耀就恶心人了。如果你还但凡对自己有点要求,就赶紧离开那些故意做旧的黑漆m,有多远扔多远,都对不住“赝品”这文邹邹的词语。
关于黑漆徕卡,i50mm的六个观点: 继续阅读徕卡黑漆也造假–白天鹅刷黑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