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问,徕卡if、iif、iiif速度盘下的一圈红色数字是干什么的?这个是闪光灯同步盘,由于如今几乎没有人使用老式灯泡闪光灯了,所以这个功能也基本上没啥用了,就是个摆设哇哈哈。
徕卡iiif说明书截图
徕卡iiif说明书截图



很多朋友问,徕卡if、iif、iiif速度盘下的一圈红色数字是干什么的?这个是闪光灯同步盘,由于如今几乎没有人使用老式灯泡闪光灯了,所以这个功能也基本上没啥用了,就是个摆设哇哈哈。
徕卡iiif说明书截图
徕卡m9的按钮设计的很小,绿豆大小,因为按钮太大了,容易误触哦。而且,徕卡的菜单基本上设置好以后,不用没事就进去。很多人觉得艾利和kann的电源按钮设计的太小,实际上人家也是防止你误触碰的哦,因为不小心开机了,转动了音量旋钮,耳朵会被炸掉,哇哈哈。
徕卡其实一直都在努力让你“不要进菜单”。leica m10把iso也挪外头来了嘛,按钮虽然比m9大了,但是从5个减少到3个也是进步哦。
有一天,整理箱子的时候翻出了古老的尼康d90,电池充充电,发现不会用了。因为白平衡不准,进入菜单找半天没找到,然后决定不找了。
用徕卡m8、m9很少需要看菜单,白平衡也是自动,也许用的最多的功能就是改iso吧。确实没有“玩菜单游戏”的习惯。别家的菜单都是声称“我有一百种玩法”,徕卡似乎在说“我只有一种就够了“。
所以我不知道复杂的菜单是不是为了填补摄影师心灵的空虚而设计的。哇哈哈,年轻人啊,也许更喜欢复杂的菜单。
这两天好几个朋友问,铭匠出的那个测光表哈苏能用么?因为看宣传图都是徕卡和旁轴相机。其实这个测光表只要有热靴都能用啊,不单是哈苏可以,就是没有热靴也能用的。
这种外置的测光表,插到机顶主要目的是尽量与镜头保持在同一个方向。其实不插在热靴上,手持测光也是可以的,只要指向镜头方向即可。
话说,这款价格着实够低的,领卷后才273元。而长相相似的福伦达 VC-Meter II 价格要1680元。
受铭匠这款小测光表冲击最大的,应该是那款尼龙3d打印的测光表,降到了168元了,但铭匠这款273元的铝合金款竞争力还是完胜的。
当然了,价格不能说明一切啦,上面这几款到底测的准不准,i50mm也没有试验过,也没有兴趣实验,哇哈哈。因为我的高森digisix,依然很好用,转动拨盘哒哒哒的,依然是德国品质,德国手感,哇嘻嘻嘻。只是高森digisix二代已经从1400涨到了2750元了,到底是为啥?反正i50mm个人还是只用digisix的,德国品质,经典手感嘛~~最最主要的是,我只用入射光测光,也是digisix的绝对优势,从来不用反射测光。
有朋友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美能达cl的28mm镜头装到徕卡m机身带出35mm线框?”。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徕卡九枚玉elmarit 28mm f2.8 v1身上。其实并不是镜头有问题,也不是徕卡机身又问题。
因为,徕卡CL 只有40、50 和 90mm线框,美能达机身也是一样,所以 Rokkor 28mm镜头被设计成35mm线框了欧。
要知道,徕卡cl是同徕卡m5一起推出市场的,而此时徕卡的机身都没有28mm线框,最广就是35mm哦。徕卡cl停产后的leica m4-2也没有28mm线框,再之后的leica m4p才有28mm线框。所以徕卡m4p之前的28mm镜头都是带出35mm线框哦。除去后来返厂调整的。
参考《徕卡m机身线框汇总》。
徕卡m-a是一台取消了测光的徕卡mp,曾经传言是因为徕卡mp的测光部件用光了,又找不到供应商,于是推出了m-a。不知传言是否属实,徕卡mp的产量很低,ma数量其实也并不多。这种纯机械的机器制作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徕卡靠这个赚钱还是非常难的,象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但也就是因为这些坚持,它才叫徕卡嘛~
SN Start | SN End | Product | Year | Total |
---|---|---|---|---|
-4915590 | 4915673- | Leica M-A 127 (silver) | 2014 | unknown |
TOTAL | ASSIGNED | SERIAL NUMBERS | 2014-Current | unknown |
遮光罩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任何镜头都会标配一个遮光罩?用了uv是不是可以不用遮光罩了?我跟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也曾经为了美观不加遮光罩,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遮光罩是非常重要的镜头组成部分,带与不带对成像的影响非常大啊。你看看人家孙悟空,火眼金睛,都需要遮光罩——“……孙悟空手搭凉棚而看也是吃了一惊:师傅啊……”。孙悟空配遮光罩的动作就是它的招牌动作呀。
任凭你再牛的光学设计,都有固定的可视角度,角度之外的光线都属于杂光,杂光也会通过镜头前片玻璃射入镜头里面,如果杂光很强,就会在里面经过多次折射反射,最后造成耀斑、眩光、鬼影、雾霭、清晰度下降、白平衡不准……。所以从来没有哪个镜头厂家不给自己的镜头配遮光罩的。康泰时t3、康泰时tvs、康泰时tix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性,都单独给卡片机开发遮光罩的。
很多朋友使用徕卡不爱装遮光罩,说没啥影响呀。这跟拍摄习惯有关系,因为遮光罩在侧逆光时才起作用,也就是强光不在画面里,而是恰恰在画面边缘之外时。此时手搭凉棚才起作用。如果你对着强光源拍照,让太阳进入了画面,这时不叫侧逆光了,叫逆光,那带不带遮光罩都一样,这个时候就是拼镀膜和光学设计了。但是,就算是直接逆光拍摄,带上遮光罩也百利无一害,因为逆着太阳时,很有可能周围建筑的玻璃会反射到镜头侧方。在城市里街拍尤为明显,今年北京雾霾天少见了,光线越来越强烈了,带遮光罩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理论上镜头焦距越长,视野越窄,受到杂光影响越大,所以长焦镜头都遮光罩都比较细长,广角镜头的遮光罩比较短宽。 继续阅读徕卡遮光罩与孙悟空
网上有一些黑漆版本的徕卡m7,到底是真的假的呢?很多人说的“阿拉卡特”版本,这名字听着挺拉风,翻译过来就是“点菜”啦~,引申为私人订制。
m7的时代,真正用徕卡创作的人实际上很少了,所以m7成色好的很多。徕卡也曾多次开放个性化定制。市面上有一些黑漆版本的徕卡m7,就是这些定制版本,这些黑漆m7的包装盒上会印着leica M7 à la carte的字样。早期一些经销商大批量定制的 à la carte可以通过编号查到,私人定制的是通过编号查不到的。
SN Start | SN End | Product | Year | Batch |
---|---|---|---|---|
2777001 | 2777001 | M7 | 2001 | 1 |
2777002 | 2782000 | M7 (black+silver) | 2001 | 4999 |
2782021 | 2787000 | M7 (black-10 503+silver-10 504) | 2002 | 4980 |
2849751 | 2854750 | M7 (black+silver) | 2002 | 5000 |
2884101 | 2889100 | M7 (black+silver+BK) | 2002 | 5000 |
2942201 | 2947200 | M7 (black) | 2003 | 5000 |
2999998 | 3000000 | M7 | 2003 | 3 |
3000001 | 3001000 | M7 Titan 50 Jahre M (+black) | 2003 | 1000 |
3009101 | 3010100 | M7 a la carte (10 560) | 2004 | 1000 |
3121956 | 3122006 | M7 CPA Edition | 2006 | 51 3999567 |
unknown | 3999567- | M7 (black) | 2007 | unknown |
Initial | assigned | serial numbers | 2001-2006 only | 27,033 |
M7 于 2018 年停产。截至 2021 年,leica MP 胶片机仍然在产 – 只是不是点菜啦。而数码机身是可以定制的,只是要多加一些钱。经常看到有朋友晒他们的私人订制徕卡,确实很有个性。也有一些diy高手,更是能玩出各种新花样。好吧,徕卡相机确实是一块很好的画板。i50mm也很喜欢看这种个性化的图片,看着就舒服,也不知道啥原因……,但是自己却没买,还是得多赚点钱啊……🍻
这个时代无论是iphone 12还是小米手机,都具备了6米防水了,那么徕卡m相机那么贵,是否也可以防水呢?答案是不防水。徕卡m是不防水的。在过去的徕卡广告词中,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在任何极端天气下使用徕卡,但是,之后要尽快送到原厂保养一次。
徕卡从来没说过M相机防水防尘,但是很多人都有在雨雪天气使用徕卡的经验。徕卡M相机顶盖、底盖都是一体成型,所以不会存在缝隙,快门按钮、快门转盘处的缝隙也不是很大,从上面和下面来的水一般不会很快灌入机身。由于徕卡相机、和镜头做工精密,镜头与机身卡住后也不容易进水进尘。所以徕卡M的防水防尘仅仅依靠精密加工了。
也就是说,可以在风霜雨雪里使用徕卡了,它会尽可能的提供可用性,但是,并不是说它专为极端天气而生的。那样的话,还是买个三防相机更靠谱喽,而且价格也不贵。
其实防水原理很简单,手机的防水就是一层橡胶圈黏贴在后盖和机身边缘里。iphone x以后的手机换电池的同时,都是连同那个橡胶圈一起换掉的,没啥科技含量其实。
徕卡m要做到百年有型,里面如果出现老化的橡胶,那可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反正我是不喜欢这样的徕卡的。没有橡胶,纯机械是最好的,啊哈哈哈。进水了,拆开擦擦不就得了?
i50mm的徕卡summicron 28 asph+m8是在爬山时遇到了暴雨的,虽然撑着伞,但是大风吹了不少水到相机和镜头上。回来干燥剂盒里密封了一天,之后也没出现状况哦。
用什么器材,就会拍出什么风格的作品。维维安迈尔用禄来120腰平取景拍的照片,就是135很难做到的。那种不打扰的自然氛围,得益于120双反的腰平取景器。
莲花海老师给135相机做了个腰平取景器,哈哈,而且是可换镜头式的。把pentax-110的镜头装倒了一个反光镜箱前面了。这个反光箱体是哪来的呢?pentax-110机身上拆下来的……=_=。加了个铝片做镜身,再加上热靴脚。
然后再把这个取景器,装到机顶热靴上。哈哈。
您问这么玩值不值得,哈哈,对于一个器材党来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当然了,爱,也是一种磨难。
这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思路,一种可以腰平取景的配件是否有市场呢?值得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