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评价leica m monochrom

前传:

“你还是写客观点,不然别人会觉得葡萄酸”
“嘻嘻,没办法客观啊,谁让胶片先占据了我的心,不是葡萄酸是葡萄干,数码干是因为火烤的,胶片湿是因为水里捞出来的”
“凡事别走极端”
“可是leica m monochrom 本身就在走极端啊,黑白本身就不客观啊”
“额,好吧,随你说”

 leica m monochrom

虽然我是个搞技术的,但是我实在难以做到客观,如果主观是搞艺术的必要条件,那么我真应该去搞艺术。对于器材的感觉,难以做到客观。想入手MM是看了网上的样片,真不错,让我跃跃欲试,一直想鼓捣一个徕卡m monochrom。后来差点成功交易一台,可惜最终没有缘分。朋友听说就跑来给我用用他的MM,让我实拍了一些照片,解解毒。

很多人都说Leica M Monochrom好,但对我来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夜里提高感光度,这样可以用到更快的快门抓拍更多的夜里的动感。

但是有几点让我觉得MM并不是可以秒杀胶片,也不能秒杀M8。

1)快门声音那么大,并不比M8好到哪里去。对方还没反应我自己先被惊到了,白天有马路噪音掩护还不是大问题,夜里可不行啊。而胶片M的快门声音不像快门声,更像单反的开机声音。

2)高感光并不是那么舒服的。看看那颗粒,麻麻查查的,网上的测评有都是在光线好的情况下调高感光度,那样拍出来的照片自然噪点少。但是实际使用时,只有暗光才用高感光,这时的照片会出现亮光无噪点而暗光密密麻麻,就如下图中的手机,有种怪怪的感觉。我并不想要那么清晰,我想要的是清晰的感觉,这点数码不如胶片,SORRY Leica M Monochrom

3)1/25秒的快门速度就模糊了,成功率不足20%啊,莫非是天冷我手抖?可是我用胶片机1/8秒都没事啊。我觉得这个跟数码与胶片的成像原理有关系。数码是如实记录光线,在曝光的时间段记录感受到的光线,然后给出一个亮度值。然而胶片曝光是化学放映,在1/8秒的时间里,手持稳定的时间比不稳定的时间长,光线弱时,胶片的化学反应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只要你手持够稳,轻微的抖动并不会造成成像大范围的叠加。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另外布帘快门就是比金属快门轻柔。

4)那么贵的Leica M Monochrom并没让我觉得比胶片惊喜,多少有些失望,Leica M Monochrom确实是个好机器,但是实际使用我并不觉得比胶片高明多少。甚至从我有时候觉得夜或许应该属于闪光灯。

还是别说徕卡mm的坏话了,它的问题是不像胶片,也并不是不好,是我想用MM替代胶片夜拍这事,期待太高了,妄想了。因为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就说徕卡MM不好,显得我失去了绅士风度。人家leica m monochrom翻译过来叫单色徕卡M,单色,人家并没说叫filmlike啊。啊哈哈,要filmlike,就拍真胶片啊!嗯,有道理,leica m monochrom有他自己的单色哲学。

后传

“按理说,我是街拍,拍的是一种感觉,不应该追求100%放大,也不该追求所谓的油润”

“跟那些没关系,你街拍拍的胶片,不管锐度也罢,黑白彩色也罢,清晰不清晰也罢,都会有一张胶片是不是?”

“是”

“不能因为你拍的不清晰,就要求扫的也不清晰,你照镜子,总不能脏镜子照吧,不管长的美丑”

“对,WE LOVE FILM ”

简谈福伦达 VM 28mm f2 便宜的徕卡28mm焦段选择

便宜的M口28mm镜头

徕卡M口28mm镜头几乎都不便宜,毕竟是标准广角头。福伦达这头3000多的售价简直跟白送一样,更何况是F2的大光圈,同样参数的徕卡头要小2万呢。而且这头的素质真的不含糊,色彩浓郁,分辨率也很高。徕卡M8本来出片是很清淡的,可是用了这头一下子浓郁了起来,F2光圈下的虚化也很不错。

特点

福伦达 VM 28mm f2

第一,不是徕卡。第二,色彩浓郁轻盈。第三,锐利高反差。第四,他不是徕卡。第五,他不是徕卡。

不跟徕卡比

福伦达 VM 28mm f2

在一般情况下,它不会比徕卡头差多少,但是在高光比等复杂光线下,它表现稳定性欠佳。总之心理上总觉得比徕卡summicron 28mm f2差点东西。价格与镜头的素质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不跟徕卡比,VM 28 F2绝对算得上好镜头。特别是黑白照片。

继续阅读简谈福伦达 VM 28mm f2 便宜的徕卡28mm焦段选择

为是什么徕卡镜头会坏?

说徕卡头耐用质量好,不知怎么市面还是会见到问题头。徕卡原来也是会出问题的。

1、它经得起坎坷,却经不起平凡……

成天放在一个角落也不用,时间久了不是进灰了,就是长霉了,或者润滑油干了。徕卡头设计的标准是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而不是在一种环境下保存。明明放在防潮箱里了,为啥对焦发涩了呢?因为放久了。所以徕卡头一定要拿出来用。
 

2、花儿的芳香不需要清新剂

有时候放久了的镜头对焦会稍微有点涩,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用一用就好了,因为徕卡头尽量靠铜和铝自润滑,润滑油不要轻易点。润滑油有很多种,不同时期哪怕相同的镜头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润滑油。点错了,会渗入光圈,挥发那就起雾了。所以千万不要自己维修。
 

3、不要让我看见阴云,我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徕卡头镀膜不要用任何化学试剂擦拭,清水是它最好的清洁剂。用蔡司镜头水擦徕卡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相反一般单反的镀膜更怕水。其他品牌的就更别提了,更不要用酒精。记住,清水虽然是最好的,但是不要往镜头上泼啊,是沾湿一点擦。而且镜头布很重要啊,棉花不行,免费送的镜头纸不好用,眼镜布更等于砂纸。我发现最最好用的是苹果电脑附送的那块黑布。
 

4、我像一个孩子,拉着泪眼模糊的你

我们都知道要避免摔镜头,但是你知道现实中摔镜头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小孩子。我周围那么多人,只有一个哥们摔过镜头,实施者就是他女儿。然后花了4000大洋,半年时间,从德国修回来了。
 
读者们,希望这篇文章你用不到。

徕卡外接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的哲学

徕卡外接取景器viewfinder
给生活一个框,再把框变成生活,我喜欢带着取景框看世界。有时候这个框框在心里,有时候在相机顶上。

喜欢盲拍的人来说外接取景器也是很有必要的。啊?这不是矛盾么?在没有摄影的年代“取景”就已经为绘画服务了——构图与景物的选择。外接取景器不是在拍照的时候用的,而是在不拍照的时候透过框框看世界用的。经常这样才能熟悉不同焦距镜头取景的边界,做到心中有界,才能做到盲拍时不用有型的取景器。

徕卡外接取景器viewfinder

猎取和占有

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透过取景器取景是这种本能的延伸。我们总能透过取景器发现不同的世界,取景器外的世界总是充满诱惑。有时候明明用眼睛能看得到的表演,大家却不知不觉的用手机拍,然后盯着手机屏幕,因为取景比现场本身更充满未知的诱惑。所以哪怕没有拍照的意愿,我也经常拿出取景器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有取景器摄影师与景就像杠杆和地球没有支点。这个支点建立起了摄影师与景的关系。

奢侈但不多余

请不要抱怨外接取景器增加了重量,不要抱怨不美观,不要抱怨价钱,如果有人送你一只徕卡外接取景器,你一定会高兴的跳起来。没错它有些奢侈,但绝不是多余。View finder是它的英文名字,翻译成取景器其实有些不妥当,应该叫视野探索器,强调的是视野和探索。

需要几个取景器

取景器会上瘾的,有时候我想带着28mm的框框看世界,有时候我想带着50mm的框框看世界,所以从21mm到50mm都有一个其实也不算过分。我见过更烧的人,光SBLOO  35mm的取景器就有20多个。

谁生产外接取景器

其实不单单徕卡有外接取景器,很多文艺范的相机品牌都有光学外接取景器,比如奥林巴斯EP、理光GR、SONY RX、适马DP。如果你不懂,千万别问人家那个可不可以对焦啊?不然显得咱太没文化了。

继续阅读徕卡外接取景器——光学取景器的哲学

徕卡M3/M2快速上片轴 Quick Load Spool

Quick Load Spool 
中文名:徕卡M3/M2快速上片轴 Quick Load Spool 
英文名称:Quick Load Spool 、Rapid load spool、Quick Load Kit 简称 QLK 
产品编码:14260
对速度有要求的人说M3和M2装卷实在太慢,要拔出卷片轴、插入片头、装回卷片轴,这个过程需要坐下、把双腿当平台、用双手操作、用腋窝夹着底盖、用嘴上叼着换下的胶卷。——这有点夸张了,但确实表达了一种抱怨的情绪。
他们或许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配件,能让M3和M2瞬间变成MP一样快速上卷,那就是徕卡快速上片轴 Quick Load Kit 简称 QLK 。

QLK 使用方法:

按照图示装入QLK。如图:
继续阅读徕卡M3/M2快速上片轴 Quick Load Spool

福伦达Voigtländer vm 15mm/f4.5 Super Wide Heliar asph 小巧精悍

福伦达 15mm/f4.5 Super Wide Heliar asph 

福伦达 15mm/f4.5到第几代了?

leica m8 + 福伦达 15mm/f4.5 Super Wide Heliar asph 

这只超广角名气太大了,以至于福伦达都出到第三代了,边角画质越来越适应数码,个头越来越大。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一代L39口的镜头,因为它小,这才是徕卡精神的体现啊,只需要一毫米的转接环就变成M口了。

15mm/4.5一代还有配套的15mm取景器呢,二代、三代就不带了。 对于一只如此便宜、如此小巧、如此超广的镜头,我没有啥好抱怨的。在徕卡M8上刚好是20mm,还算能够适应,可是在M3上它成了真正的15mm,我的心脏承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了。

i50mm用过的最广的镜头是徕卡21mm 2.8 E60,对于15mm如此超广的镜头实在难以适应,透视变形好难把控。

优点

leica m3 + 福伦达 15mm/f4.5 Super Wide Heliar asph 

最大优点:小巧漂亮

成像质量:中心锐度很高

色彩表现:浓郁

操控性:非常好

做工精度:铝材质,不如徕卡

适应性:能很好的适应徕卡M8胶片M3。在M9上边角恶劣了 ~

畸变:实验室拍垂直平面,肉眼看不出畸变的。近距离拍立体的东西就拉伸了,不过那不叫畸变,叫透视变形。

虚化:有

继续阅读福伦达Voigtländer vm 15mm/f4.5 Super Wide Heliar asph 小巧精悍

徕卡副厂广角蔡斯ZM25/F2.8 的使用体验

徕卡副厂广角蔡斯ZM25/F2.8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讲的是,拿自己的中等马对战敌方的劣等马,拿自己的优等马对敌方的中等马,然后放弃对抗敌方高等马,以小优势获取胜利。蔡司ZM镜头就是走了这样一步棋:一般是f2.8光圈、F2光圈,超高的成像素质,价格是徕卡的零头。ZM直接放弃对抗徕卡高端的f1.4、F1.0、f0.95光圈系列,做工处于福伦达之上、徕卡之下。

继续阅读徕卡副厂广角蔡斯ZM25/F2.8 的使用体验

谁说便宜没好货?福伦达nokton VM50 1.1 

福伦达Voigtländer nokton VM50 1.1徕卡m口

它叫福伦达,因为它要传承

在M口镜头里,徕卡M是一线大牌、蔡斯ZM是二线名牌、福伦达VM是三线贴牌。但也许,未来不是这样的。因为使用福伦达这个品牌,就说明确善能不是玩票的,是要传承福伦达的精神哦,而福伦达的精神可不是三线杂牌哦。

福伦达nokton VM50 1.1虽然是大光圈,却很少受到徕卡迷的追捧:成像没有徕卡味道、做工不如徕卡精致,更主要的是情怀配不上徕卡机身。有诗为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放着徕卡金樽不用,用铁樽是一种浪费。使用副厂头街拍,哪怕是浪费,我也想体验一番。这只镜头持续用了大概有半年多呢。我觉得它虽不是大杯金尊,但大杯金尊也没比它耀眼多少哦。

继续阅读谁说便宜没好货?福伦达nokton VM5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