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M8在黑白界声名鹊起之时,又有一新秀MM,携其全画幅传感器,意图问鼎江湖。然M8岂是池中之物,面对挑战,它非但不惧,反而更加激发了其好斗之心。M8之脚,名曰“疾风红外迅雷”,一脚踢出,快若闪电,猛似惊雷,直取MM之要害——阳光下的灰阶。
在M8的脚下,MM的全画幅仿佛成了累赘,无法抵挡那黑白之拳的纯粹与直接。M8以简胜繁,以静制动,用其独特的黑白魅力,让MM在其面前黯然失色。江湖中人皆叹,M8之黑白,竟有如此魔力,能让单色全画幅都显得多余。



正当M8在黑白界声名鹊起之时,又有一新秀MM,携其全画幅传感器,意图问鼎江湖。然M8岂是池中之物,面对挑战,它非但不惧,反而更加激发了其好斗之心。M8之脚,名曰“疾风红外迅雷”,一脚踢出,快若闪电,猛似惊雷,直取MM之要害——阳光下的灰阶。
在M8的脚下,MM的全画幅仿佛成了累赘,无法抵挡那黑白之拳的纯粹与直接。M8以简胜繁,以静制动,用其独特的黑白魅力,让MM在其面前黯然失色。江湖中人皆叹,M8之黑白,竟有如此魔力,能让单色全画幅都显得多余。
徕卡M8简直就是黑白摄影界的文艺小清新,带着一股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级灰。想象一下,周末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柏油路上,你手里拿着徕卡M8,轻轻一转镜头,咔嚓一声,那瞬间就被它温柔地捕捉下来。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用黑白灰的影调,讲述着每一个细腻的故事。
M8那独特的成像质感,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摄影师,用最纯粹的方式,把世界简化成最经典的黑白灰。空旷的公交站、徐徐清风的天桥、还有擦肩而过的行人,在它的镜头下都变得格外有味道,每一帧都像是精心调制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
它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给平凡的日子披上了一层复古的滤镜,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故事性和艺术性。所以,如果你也是黑白摄影的忠实拥趸,那么徕卡M8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能让你的每一次快门,都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瞬间。哇哈哈
当然有个前提,必须使用徕卡镜头哦,特别是七枚玉这样的大动态镜头哦,无论高光还是阴影,无需调整任何参数,直接转成黑白即可获得高级、细腻、无可匹敌的灰阶哦。
话说,我可以从2t照片里一眼看出哪个是徕卡m8拍的,但我却不能挑出m9拍的。无论m9升级过固件与否,它的白平衡都还是更接近单反的。也就是说,在众多数码相机里,徕卡m8或许是那个白平衡最不准的——机内jpg。
但是呢,有时候我总喜欢这种感觉,有点胶片的味道。有时候费老大劲也不能从dng里调出机内jpg的颜色。说实话,让白平衡准很容易,让它像徕卡m8对色调,很难!
第一张机内jpg,第二张白平衡准了,但似乎少了一些味道……
徕卡m8的颜色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能感受到红外光线。徕卡M8相机在CCD传感器上使用了一个特别薄的红外线阻挡滤镜。这种设计旨在提高图像质量,确保细节能够完整呈现。然而,由于滤镜较薄,红外光不能获得完全吸收,这导致M8相机对红外光显示出高于平均水平的感光度。这种特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拍摄深色面料时,可能会产生轻微的色差,但也为M8带来了独特的色彩表现。
为了消除红外光感应带来的色差问题,徕卡建议使用UV/IR滤镜。当然,除了对黑色又影响外,其实我觉得对整体色彩风格也是有影响的哦。至少dng在很多软件的默认模式下,都是偏暖色调的哦。这与机内jpg正好相反,机内jpg偏向黄绿色,也许就是为了纠正这个暖色调哦。
但是通过dng有时候我能调出接近jpg的风格,有时候很难调出来。说实话,有时候,我还是很喜欢m8自带jpg的风格的。
徕卡在高光处理上的造诣,堪称大师级水准。当然,我不是说其他镜头很垃圾,而是说,这种极端情况下,其他镜头都是弟弟……。徕卡绝不会因为曝光过度在边缘出现意外的杂光,颜色也不会因为过曝光而收到影响。就上面那张照片,我感受多数镜头早已乱作一团啦。高光处理哪家强,唯我七枚徕卡郎!
上次说的徕卡七枚玉对于盲拍拍虚的友好性,这次提一下其对高光处理的卓越能力,可谓独步天下,成为区分它与众多镜头的显著标志。在光线强烈的场景中,它能以非凡的细腻度捕捉并平衡高光区域的细节,既保留了亮部的层次与色彩过渡,又避免了刺眼的过曝,展现出一种自然而不失细腻的光影之美。我曾在无数次的实践中,运用阳光16法则手动调整曝光,尽管初期因经验不足而偶有曝光过度的照片,但经过简单调整后,这些照片非但没有失真,反而因徕卡七枚玉对高光的精妙处理而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与深度。
七枚玉在处理虚化与清晰之间的关系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与技巧。它巧妙地利用光线的衍射与折射,使得前景的主体清晰可辨,而背景则以一种柔和而富有层次的方式缓缓虚化,这样的处理不仅突出了画面的主题,更赋予了照片一种梦幻般的深度与空间感。更重要的是,这种虚化并不会对画面中的人物情绪造成丝毫的干扰,反而以一种更加自然、和谐的方式,将人物的情感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故事性和感染力。
实际上我硬盘里七枚玉拍的照片是最多的……。
七枚玉就是它拍虚也能看,因为它的色彩依然是合理的,它的虚化与清晰之间依然是可辨认的,它不会干扰人物的情绪。这是七枚玉最令人信赖的地方。徕卡七枚玉绝对是街头摄影师,盲拍最友好的镜头。
i50mm其实不反对别人玩转接,因为我是第一批玩转接的人,那时候玩对微单的热情甚至超过徕卡m8。甚至nex5刚出来时,就上了一台国行、一台港水,两台机器转接徕卡m和r镜头。是的,我欣赏那种有独创思想的东西。而sony nex5绝对是摄影器材史上具有程碑意义的型号。
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也许承传自美能达,但也绝对注入了sony的基因,因为它的小巧造型非常有未来感,哪怕拿到今天也依然不过时。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转接属性,它可以让你轻松体验到传奇镜头的风采。要知道,传奇老镜头之所以传奇,是因为它们有传奇的玻璃是无法复制的。
而那时给我最大震撼的莫过于哈苏实验室评价最好镜头之一的徕卡R90 2.8。徕卡R90 2.8 清晰度有多高,sony nex5知道,清晰,干净,没有任何杂光。徕卡的这种稳定性,没有任何品牌可以媲美。说实话,别相信那些测评,因为他们是挑出一张好的让你以为好,而稍微倾斜相机拍出来的都是杂光,他把没杂光的给你看了。而徕卡镜头呢?无论怎么拍,怎么变换角度,光线多么复杂,它,都表现稳定。这就是徕卡哦。
像上面这样的场景,阳光下的枝头雪,如此大光比,如此杂乱,其他镜头早就绷不住了哦。
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微单,就如同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卡片机。对于真正摄影的人来说,能收集到时光,还能放到上衣口袋,就很帅气了。松下lx2就是一台这样随后可以放到那里的小相机,在想当年,我喜欢它甚至超过了徕卡d-lux,因为它的比例看着很舒服,长条的,与它的画幅一样,电影画幅哦。镜头的质感非常好,机身那个小手柄,做工精致,依旧很怀念它的手感。
小孩子们喜欢攀比谁的玩具是最新款,谁的最时髦,其实大人的世界里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假如2024年的今天谁还用松下lx2这样的相机去拍照,可能很多人会怀疑你是不是该换个好一点的手机了。毕竟,一千万像素的老卡片机,应该还不如手机了。不过,它可是一台ccd哦,它的色彩在阳光下可是相当不错的哦。
这是十年前的天空,当然这个十年是虚数,十几年前的天空,那时候还没有雾霾,那时候口袋里很干净,如同天空一样通透无比。后来不记得为了买哪台相机筹备资金,把这台lx2给卖掉了。再后来对他依然念念不忘。如果我说它比之后的lx系列的cmos版本颜色更通透,应该没有人反驳。那时候,我喜欢带着松下 lx2去图书馆,因为它的28mm镜头,很适合记录一下沿途的风景。
我二十来岁时就开始摄影了,有点像开玩笑,如今的孩子二岁就开始会用手机拍照了。我至今还在找一台完美的相机,似乎只要我还没找到,我就还是二十来岁,总之,在各种相机之间选择,就像是在30来岁徘徊,一点都没做好准备。而奥林巴斯ep2,就是一台曾经徘徊在我手中的相机。
那时候很年轻,出门时梳理好头发,打好领带,鞋子擦干净,走路时必须得捏个相机,无论看到什么,捏就行了。有些照片是不需要理解了才去拍,等你理解了可能已经十年过去了,大多数事情,似乎都是在还没想好的时候,就发生了,哪来的及细想。
我是先有的徕卡m8,再有的奥林巴斯ep2,所以摄影的风格都是m8给我定义了。像用徕卡m8那样用奥巴。其实,可行,特别是它有一颗原厂的17mm 1.8镜头,可以手动估焦,就想徕卡一样。那时候,我觉得,但凡一个相机,像徕卡一样,都是酷的,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幼稚。哈哈。
当然那台ep2后来升级成了ep5,我似乎还能听到ep2在对我说:感谢你能记起我。其实后来ep2跌倒400块钱的时候,我曾经想买回来,寻找,出卖,再挽回,我不敢保证买回后还有曾经的激情,于是作罢。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摄影器材的故事,背负着当年的激情与放弃,选择更新一代相机,在技术革新的洪流中成长。就这样顺其自然,呼吸着每一天不同的空气。其实啊,器材没有好坏。
佳能50d最早是看朋友去新疆拍的片子非常好,当然也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他经常到处跑,号称驴友。唯独新疆出的片子确实很打动人。后来有一个机会遇到个成色很好的二手,一摸就被打动了,手感真好,那是我头一次接触佳能相机。那种上手就会用的感觉确实不错,而且在屏幕上看非常好……,那时候电脑显示器不如相机显示屏……。虽然用50d不多,但佳能给我印象非常好,为后来毫不犹豫的购入6d起到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这个机器在我手上时间很短,配过两只腾龙头,都是旅游头。出片还可以,不是那么锐利,过度很丝滑,哈哈哈,手感很好。甚至手感比6d都好,快门声音也好听。给人一种可以用很久的感觉,事实上,那机器确实很皮实。
对于街头摄影来说,其实画质不那么重要,iso1600的噪点是有的,但是问题不算很大。画质这东西有个临界点,我认为4/3画幅是我能接受的底线,再低多少差点意思了,而aps-c画幅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毕竟50d是个aps-c画幅的机器,对于街头摄影来说绰绰有余了。转黑白后噪点也不觉得是障碍。
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用了好相机就可以拍到更好的照片这回事”。过去高不可攀的数码单反相机,如今已经唾手可得了。可是,拍照片的人,依然在拍照片,寻找器材的人依然迷失在器材里。其实,用一台二手的佳能50d,就可以很好的熟悉摄影知识,拍摄作品了。哪怕是2024年的今天。这些照片是十几年前拍的,哈哈哈,也不知道说十几年没进步好呢?还是说十几年前就有如此高的洞察力了呢?嘻嘻嘻。也许两者都有吧。
基本参数 2008年发布
相机类型:单反数码相机
相机画幅:APS画幅(22.3×14.9mm)
有效像素:1510万像素
最高分辨率:4752×3168
传感器类型:CMOS
传感器尺寸:APS画幅(22.3×14.9mm)
光学变焦倍数:视镜头而定
影像处理系统:DIGIC 4
镜头特点
镜头类型:可更换镜头
镜头卡口:佳能EF系列镜头(包括EF-S系列镜头)
等效35mm焦距:相当于35mm胶片照相机的焦距长度的1.6倍
对焦方式: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手动对焦(MF)
对焦范围:视镜头而定
显示屏
显示屏类型:3.0英寸92万像素TFT液晶显示屏
视野率:约95%(不同来源信息略有差异,有称100%)
亮度调节:7级亮度调节
曝光控制
曝光模式:程序自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景深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E-TTLII自动闪光
曝光补偿:±2.0 EV,每级1/2EV或1/3EV可调
ISO感光度:基本拍摄区模式:在ISO 100-3200之间自动设置;创意拍摄区模式:ISO 100-6400(以1/3级为增量)或自动,ISO感光度可扩展到ISO 12800
白平衡:自动、预设(自动、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闪光灯、用户自定义、色温设置)
拍摄功能
连拍功能:高速连拍约6.3fps,低速连拍约3fps;最大连拍张数:JPEG约60张,RAW约16张,RAW+JPEG约11张
自拍功能:支持10秒或2秒延时
防抖性能:不支持(机身无防抖功能,需通过镜头实现)
存储及连接
存储卡类型:Type I或II CF卡
数据接口:USB 2.0接口,HDMI输出接口
电池性能
电池类型:BP-511A锂电池(1390mAh)
电池续航时间:CIPA测试标准下约640张(50%使用闪光灯,23°C),约540张(0°C)
外观设计
机身颜色:黑色
外形尺寸:145.5×107.8×73.5mm
产品重量:约730g(无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