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黄斑上下不合焦,也许是眼镜版镜头惹的祸

二手水深很正常

都说二手徕卡镜头水深,谁说不是啊。一些高价老镜头,里面有灰、起雾、脱膜都是正常的。无论是七枚玉还是八枚玉,给镀膜抛光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而且不是到了中国才这样的,在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的时候就抛过一次了。这些暂且不表。

谁负责上下合焦

黄斑上下不合焦,不是镜头卡口造成的,因为卡口里面是负责左右合焦的。上下由机顶的光学取景器负责,对于胶片机来说,就是机身脑门上的那颗螺丝。

都是眼镜惹的祸

很多眼镜版镜头会造成徕卡m机的黄斑上下不合焦。为什么呢?因为眼镜是由螺丝固定的,很多新手小白发现眼镜版镜头便宜,就买回家,然后自己用螺丝刀拆掉了眼镜。然后发现,没有眼镜会跑焦。于是又装了回去,这一拆一装,每颗螺丝拧的松紧不一,很容易破坏眼镜原本的平面,于是就会发现,黄斑上下不合焦了。更有甚者,装回去的眼镜不是这只镜头原配的眼镜👀~ 。很多转接党也是毁眼镜版镜头的元凶哦,哈哈。

所以如果你手里只有眼镜版镜头,然后发现黄斑左右不合焦,不要着急认定就是机身的事情哦。徕卡戴眼镜的镜头有:

leica summicron 35mm f2 v1 八枚玉

leica summaron 35mm f2.8 小八枚

leica summaron 35mm 3.5 小小八

leica summilux 35 1.4 v1 钢嘴

leica summilux 35 1.4 v2 圣光

为什么会有眼镜版镜头

由于徕卡m3没有35mm线框,这些眼镜版的镜头会通过眼镜缩放50mm线控为35mm对应的取景范围。所以这些镜头的英文里会加上一句“for m3”和“goggles”。

35mm老透镜的最高峰(2)老透镜的诊断病例50mm f1.9和50mm f1.5【书籍】

感谢

起初是发现很多老烧在寻找这本书,后来发文征询《35mm判オールドレンズの最高峰(2)オールドレンズの診断カルテ 50mm f1.9と50mm f1.5【書籍】》,果然,有朋友打听到日本能找到几本,如果算上邮费着实不便宜哦。忽然,令人惊喜的是Hill Shen先生送给了i50mm一本,而且是作者签名版哦,非常感谢Hill Shen先生的赠予🙏。花间一壶酒,看花满眼泪。

镜头如此多娇

这本书神奇在哪里呢,让无数大佬四处寻找?不得不佩服一下日本的器材党,有样片,有数据,有实拍。

里面记录了镜头参数、历史、光学设计、光学特性、MTF曲线、虚化特性、具有镜头特色的样片、镜头解说。

作者

冈田祐二,古典文学研究者
东京都出身。曾担任航空公司、信用卡公司职员,2017年退休。从现役时期就开始收集古典镜头和研究写实描写的特性和历史背景等。镜头探索的中心是以dageleotype为首的初创时期的桶形镜头和35mm测距取景器相机用镜头。最早使用了“oldlens”这个名称,并取得了运营的网站地址和推特账号名“oldlens”,现在还在运营。
官网:“渗出的镜片”www.oldlens.com推特:oldlens@oldlens
上野由日路(5元)ZENILC
1976年出生山口县
经过六本木工作室成为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杂志、广告的肖像摄影活动。利用老镜头,特别是电影镜头的特点,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进行作品制作。

锐利之外的东西

如果玩镜头只是单纯的看锐度,看MTF曲线,那就不需要看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锐利之外的东西。前景深、后景深、虚化的光斑形状、模糊的运动趋势,结合这些特性,扬长避短,就能拍出具有特色的照片。

35mm判オールドレンズの最高峰(2)オールドレンズの診断カルテ 50mm f1.9と50mm f1.5【書籍】
35mm判オールドレンズの最高峰(2)オールドレンズの診断カルテ 50mm f1.9と50mm f1.5【書籍】

序言 翻译

关于日语书籍的翻译,可以使用有道翻译官、谷歌翻译等。下面是谷歌翻译的,其实不难。

继续阅读35mm老透镜的最高峰(2)老透镜的诊断病例50mm f1.9和50mm f1.5【书籍】

国产“杜马克”?300元以下的野战摄影包

打开鉏月居士的摄影包

似乎谈到马格南就会想到徕卡,谈到战地摄影师会有想到杜马克。额,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杜马克,是很多低调摄影师的常用包包。国内“摄影之友”家正版销售的杜马克有时候活动力度很大,甚至新品价格都接近咸鱼二手了。貌似这两天没啥活动。

有位玩包高手鉏月居士,拆过lv等包包,他也是杜马克用户,同时他很喜欢一个国产手工包,才200多元。风格很野战,质量也对得起价格,只是需要自己再去配个内胆包。这个国产包也不知道叫啥牌子,这款在这里有见,设计风格挺不错的。后来有朋友反应,这个包是仿造的美国制造Filson复古帆布包

当徕卡傻瓜机minilux的 summarit 40mm f2.4改m口再遇到m9会怎样

leica summarit 40 2.4 + m9

杀机取镜

徕卡傻瓜机minilux的 summarit 40 2.4口碑都是很好的,包括i50mm自己早些年也写过leica cm的简评,但这只镜头改造后装到m机上还是首次。尽管一致认为杀机取镜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但既然遇到了也就试一试吧。因为那天去刘展耘家里碰到了,还有另外一只iberit镜头,就都拿来耍耍。

做工

这枚镜头的做工还是挺不错的,在同类产品里比,不能根徕卡比,在改口镜头里算上乘水平,主要是外观小巧漂亮。很多人也许会嫌弃前组晃动,没啥,大部分改口头都晃动,而且框量都很大,徕卡镜头用久了也框,哪怕是最新的asph镜头。保养框量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徕卡镜头都这么设计的。

浓浓的徕卡味

徕卡minilux summarit 40 2.4 + leica m9

这世上有没有徕卡味道?当然有了,哈哈。事情都是对比出来的,没有对比自然搞不清楚位置。话说“象牙塔”这个词,在踏出校门后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因为有了社会生活的对比,才知道校园里的简单和单纯。尽管这词语小学作文就出现了,但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更多含义。徕卡味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只用徕卡,那他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徕卡味,如果一个人不用徕卡也更不能理解什么是徕卡味。与后面那枚iberit 35mm 2.4对比下,就能感受到这枚summarit 40 2.4浓浓的徕卡味了。

40mm的尴尬

徕卡minilux summarit 40 2.4 + leica m9

徕卡经过cl的惨痛教训,再也不敢胡乱出与自家产品线竞争的低端产品了。是的,徕卡的minilux、cm都算自家入门低端产品。但是徕卡又不想在成像上妥协,好吧,那就出个40mm的尴尬焦段镜头吧。让你品尝到徕卡的滋味,然后中毒上瘾,然后购买m相机和35mm镜头、50mm镜头。很精明啊。

傻瓜机风起

徕卡minilux summarit 40 2.4 + leica m9

大概10年前是傻瓜机的低谷,一两千就能买到leica minilux,四五千就能买到cm。可是现在不同喽,都翻了倍喽。连杀机取头成本也很高喽,改口费怎么也得2000了吧。minilux都四千多了,cm上万,杀不起了吧,而且市面的改口五花八门,不一定精确,做工也没有保证。所以呀,碰到啥想玩的,只要是根徕卡沾边,如果钱包宽裕,就玩吧,越不完越玩不起。别说镜头了,摄影也是一样的体验,错过了摄影的那份欣喜,也许一辈子再也没机会感受到了。

继续阅读当徕卡傻瓜机minilux的 summarit 40mm f2.4改m口再遇到m9会怎样

淺淺dё痕跡对徕卡三玉的使用感受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淺淺dё痕跡一石激起千层浪

淺淺dё痕跡使用三枚玉的片子让很多朋友怀疑自己的机身设置,为啥我的徕卡mm拍不出这样的效果呢?i50mm认为,黑白照片的效果主要是来自于环境的选择,或者说光线的选择。如果玩胶卷的可能体会更深刻,哪怕是再好的胶卷和镜头,遇到没有反差的环境,出来都是灰不拉几的。毕竟胶卷每张都是钱啊,很快就会吸取教训,要注意一些光线的选择了。

当然,器材也占一部分比例。总之,黑白摄影主要还是考验摄影师对环境的选择,以及对器材的选择。

淺淺dё痕跡对徕卡三玉的使用感受

淺淺dё痕跡

他说:三枚玉拍的不少,找了好久。照片都不是用来测试三枚玉成像的照片,因为“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故而这些照片或多或少都调过亮度对比度,无法体现三枚玉的特点。我很少拍摄“为了表达镜头特点”的样片。这镜头抗眩光不行,看角度,有时候光源放在边缘却又眩光:有时候,光源安排在画面里靠中间一些,又不会有眩光:总之,作为摄影用镜头,三枚玉非常令人满意。但作为玩味道,玩焦外,拍花朵玩糖水,这镜头不合适。光圈不够大。这是我的大致感受。

“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

v

i50mm也是这样的哈,哈哈哈,同感。而且我自己也不排斥后期的,比如leica summarit 50 1.5的低反差表现就曾经让我肆意的后期……。但是,大部分时间可能还是不后期,主要懒……。淺淺dё痕跡的这句——“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确实说到人心里去了。其实,到现实世界大量拍摄,拍自己想拍到东西,然后从结果中归纳镜头到特点,这也许是一种高级的品味镜头的玩法。而这种玩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拍的高兴就好了,唯一增加的工作量就是整理照片的时候给文件夹添上哪只镜头的型号,就好了。记录器材,这没有啥不好意思的,荒木经惟也这么干的,也没耽误人家成大师啊。哈哈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为什么战前徕卡elmar 50 3.5会有镀膜

早期徕卡广告

战前徕卡elmar 50

1945年二战结束,这年之前的徕卡elmar 50 3.5是没有镀膜的。镜头镀膜是蔡司最早应用的,二战前只有特殊的军用elmar才有镀膜。通过徕卡镜头编号查询, 可以获得镜头生产年份。但是市场上却存在很多明明是战前elmar却有镀膜,这主要是徕卡在50年代提供返厂镀膜服务,所以很多elmar被返厂镀膜了。

镀膜有什么用

对于Tessar天塞结构镜头来说只有四片玻璃,镀膜作用并不大,不会改变“鹰眼”的光学结构,但是镀膜在逆光的时候还是会发挥作用的,能减少耀斑。一般来说喜欢原味古典镜头的玩家更喜欢无镀膜的版本。

早期徕卡广告

我的徕卡m9 ccd更换证明已经丢了,怎么办?

徕卡m9 ccd 更换证明

话说当年更换徕卡m9的ccd后,收到了徕卡上海的更换证明一张纸。然后,当时想没准那天会把m9卖掉,就想把那张纸放起来了。事情吧,往往是这样的,你越是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现在已经不记得放哪里了。很有可能放到某本书里了,但是书实在太多了……,现在是真想不出来了。不过,也无所谓了,反着没想出手徕卡m9。

验证更换ccd的唯一办法

据说,很多人直接给徕卡客服发邮件询问,可以得到回复这台编号的相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更换的ccd。因为目前证书、固件编号等等,都已经可以造假了。不过,过去徕卡是有个查询入口的,输入编号告诉你相机情况,现在没有了。这种发邮件确认的方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官方会不会也不支持了,毕竟老这么发邮件有点烦人哇,哈哈哈。

徕卡m9的ccd都会脱膜么?

不是,很多人的徕卡m9至今也没有脱膜。但是脱膜是没有规律的,我们试图用各种办法寻找规律,不过似乎都能找到反证。所以啊,,,看运气吧。

下图这样的,使用f16光圈,拍摄一张图片,放大到100%后,出现这种套圈的斑点就是ccd脱膜。也有呈现带状的。而如果只是一个黑点,那就是脏东西灰尘了。“套圈”是关键词。

一些徕卡相机和镜头的设计图

徕卡联动测距设计师Willi Keiner,在讲解徕卡m3测距原理

几个月前有人问一些徕卡的设计图,想是纹身用还是做创意产品来着,忘记是哪位朋友了……。搜罗了几张,哈哈。确实挺好看的,难怪徕卡m相机被誉为二十世纪不需要改进的工业设计啊。设计图也很好看哇。

另外还有不少网站,也有很多徕卡设计图。例如:

徕卡创意产品

一般来说,徕卡的爱好者都是有一定审美的哦,所以关于徕卡的周边创意产品如果做的不好看,是没人买单的。徕卡自己的周边产品肯定很好啊,不过价格肯定也不便宜。第三方的其实也有很多便宜还不错的。当然,目前国内这种创意产品还是不多哇,加油。做徕卡纹身贴是个不错的创意,哈哈。

下面这个是好多年前在网上买的,有电子表、温度计、湿度计三合一礼品。个人感觉应该是非徕卡授权的,因为做工稍显粗糙,不过如果没记错应该也不贵。

可能是徕卡显微镜、徕卡测距仪附送的一些国产剩余礼品,只是现在淘宝上也买不到了。
这样的把1932年的徕卡设计图纸放到保温杯也是不错的创意哦
Leica M9 Sticker Pack

一个leica爱好者眼中的sony,一个徕卡用户手上的索尼

leica和sony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常常搜寻有哪些工业设计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没有对功能的过多要求,没有对性能的太高期盼。只需要能放到桌面,拿起来,再放下,能被莫名的触动。对于我这样的一个leica爱好者,其实桌上也摆满了sony。在周末的午后,把徕卡放在一边休息,2020年的电台声音从1978年的收音机穿出来。也许,人在感受到“时空”的一刹那,即是佛说的“开慧眼”吧。

sony cfm-800

谁不曾喜欢sony?

迭代飞快的电子产业里,能够被时间检验的产品其实并不多。最终只有那些有态度的产品才能留下,穿越几十年令人赞叹。也许是一台磁带walkman、一台cd、一台md、或者一部收音机。这些产品里总有那么一款,是曾经触动过你,也让人联想到与之相关的那些故事。

sony nh1

sony的名字——声音男孩

sony前身叫ttk,为了进军欧美改名了,sonus + sonny boy = sony,其中sonus就是“声音”的意思。索尼是卖声音起家的哇,尽管现在从硬件到影视娱乐游戏都有涉足了。

sony的声音

个人认为sony的声音底子像日本人一样的清瘦,而重低音的音效又可以做到相扑手那样的肥硕。当然了,sony很少宣传它们的专业产品,那些产品中低调好用的耳机也很多。

sony d-vm1
继续阅读一个leica爱好者眼中的sony,一个徕卡用户手上的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