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使用几台徕卡都可以 ,35mm左右开弓,一个1.2米,近距离防身。一个3米中距离点射。
再来个50mm5米扫射。
如果脖子给力,那就再挂个90,狙击。
再来个134mm或者200mm的单反,远距离轰炸。
全副武装特种装备,满火力覆盖。
当然了i50mm自己是做不到的,因为咱这颈椎不太好。而且多数这么干的,还是战地摄影师。
继续阅读一次挂几台徕卡上阵?一次使用几台徕卡都可以 ,35mm左右开弓,一个1.2米,近距离防身。一个3米中距离点射。
再来个50mm5米扫射。
如果脖子给力,那就再挂个90,狙击。
再来个134mm或者200mm的单反,远距离轰炸。
全副武装特种装备,满火力覆盖。
当然了i50mm自己是做不到的,因为咱这颈椎不太好。而且多数这么干的,还是战地摄影师。
继续阅读一次挂几台徕卡上阵?爵士多是放松的音乐,相对来说更舒服一些。流行也不错,只是到了一定年纪对歌词要求高了,并不要要多高深,要的是真实,那种接地气的真实感,嘻嘻。很多流行的歌词咿咿呀呀确实无法入耳。可以精选一些接地气的中文,或者干脆尝试听听俄罗斯的、法国的等等听不懂的歌,哈哈哈,毕竟流行歌曲的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容易下口。
走路时不要听交响,因为交响不是取悦人的,那次正在换电池,一通大鼓来袭,手一颤,徕卡m9的底盖掉地上了。从此走路不敢再听古典了,古典音乐很多都是跌宕起伏雄伟壮丽,稍不注意就把脚步走的高高低低,挺危险的。如果非要听古典,那就来个世界名曲吧,那些是专门节选的好听那部分。村上春书跑步的时候听爵士,为什不不听交响呢?应该也是这个原因。交响信息量太大,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听1、2个小时就是极限,听多了那真是胡听了,甚至可能累的睡着了,而去需要闭上眼睛听最好。而爵士更容易边走边听,人家天生就是可以听一天当背景音乐当哇。
听的音乐是会被拍到照片里头的哦,真的哦。世间万物都是一种粒子波,耳机里的声波传入脑电波,画面上的光波透过眼睛进入大脑,你的脚步在摇摆,手指在摇摆,心情也在摇摆,在共振的一刹那,咔嚓,融合在一起了呢!呵呵哒,当然了,找到那个决定性瞬间并不容易耶。
不在乎对焦准不准,不在乎构图平不平,反正就在那个时刻,该按下就按下去。
民谣乐队还是不错的,令人舒服的摇滚也行,至于重金属什么那种令人愤怒的音乐就别听了。容易跟路人干架。最后……带耳机走路要注意安全!!
记得那个抖音里的梗,老爷子喊“大家注意啊,白平衡自动,iso100,光圈f11……”,呵呵哒,其实f11暴露了老爷子用的不是徕卡,因为徕卡镜头的最佳光圈不可能是f11,徕卡镜头很多f5.6就是最佳光圈了,无论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
徕卡古典镜头(就按1990年以前算吧)大概的特点是:全开可用,收一档就很好了,再收一档基本完美。基本f4、f5.6到最佳光圈,几乎不会用到f11,而且徕卡的f11画质已经开始略化了。而现代头,asph镜头,基本全开就很好了。
说了这么多,怎么跟除尘没多少关系呢?当然有了,因为徕卡m数码相机ccd/cmos上的灰尘都是在f5.6以后才比较明显的哦。所以真正懂徕卡镜头特点的摄影师都是尽量全开使用,或者为了获得更高锐度和反差收缩一二档。所以徕卡m机没有超声波除尘功能也无所谓啦。
距离0.7米~2米,全开光圈,f1.4或者f2。
距离2米~5米,f2.8。
距离5米~无穷远,f4。
嗯的f4就到头了,连5.6都不会用的哦。比较激进啦~
以上说的都是数码相机,胶片相机受到快门速度最高1/1000s制约,有时候不得不用f11,因为光线太亮了又恰好装了iso400的胶卷。这时候就要用f11+1/1000s的组合了。当然了,胶卷相机就不涉及到除尘的问题了哦。
而数码相机真的积累灰尘多了也好处理,使用果冻笔就解决了。
如果您在上班时间偷偷看i50mm网站,那么看到这篇的时候,要注意点,如果您一字一句读完,很可能睡着了,或者犯困了,请喝一杯咖啡提提神,不然影响工作。如果您午夜十分看到这篇文章,那么最好一字一句读完,读完,包您睡个好觉。
看一看周围的人,是不是有人张嘴,呼啊哈,打了个哈欠,哦?没有,好继续……
这个人吧,错过了半夜12点,就难以入睡了,比白天还精神,什么神奇的想法一股脑全蹦出来了。其实吧,这就叫“失眠”。肿么办,数羊?别逗了,从来没有这个习惯。
忽然间冒出个想法,闭上眼,用意念把玩徕卡:
首先想象手上有一台徕卡和一支summicron,转动快门,再旋转光圈,对焦,最近的是0.7米,推一下是1.2米,推到正下方是2米,在一推就是5米外,再推“咔哒”锁住了,按下解锁的舌头,用食指往回拉,拉到正下方是2米,再掰一下是1.2米,再拉到头诗0.7米。转转光圈环,从f2开始,然后f2.8,然后f4,然后f5.6,然后f8,然后,后面是哪个来着?算了,转快门,从1/125s开始,转一下是1/250,再转一下是1/500,再转一下是1/1000,往回拉三挡回到1/125,然后再向另外一边转,一下是1/60,再一档是1/30,在一档是1/15,往回拉三档会到1/125,然后向左转快门钮哒哒哒,呼啊哈,是不是打了个哈欠,困了吧。
张嘴,呼啊哈。当然了,有的人可能这样催眠的,那台m3放在抽屉左边了,m2放在二层抽屉,八枚玉放在m3上,福伦达至尊放在盒子里,改口的那几只在防潮箱,康泰时g在墙上……然后呼呼呼,睡着了。也有人是这样助眠的,咔嚓,一张,过片,咔嚓,两张,过片……,咔嚓36张,过片,回卷,装下一卷。……真够无聊了,是啊,无聊是一剂助眠针。
如果这篇文章真的有用,请保存链接,失眠的时候读一读哦,睡吧&……%
早先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徕卡M相机直出jpg和raw格式的dng用哪个的问题》,当时从逻辑上推理认为徕卡m9的jpg不是来自于dng文件,因为dng文件比jpg少几列像素。抱着这个问题,请教了刘展耘老师,那个推理和猜想得到了肯定。并学到了:
dng文件和jpg文件一样,都是程序处理过的一种文件格式。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个更庞大的原始文件,常见的是tiff或tif,多一个f也有很大不同哦。机内的jpg都是通过更原始的那堆庞大数据里提炼出来的,提取jpeg过程相对容易,是有jpeg工具包的,可以二次矫正。而dng是另外一个通道,是需要专门的dng处理,与jpeg完全不同的。
所以相机内的jpeg文件并不是dng生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jpeg+dng同时保存时,存到存储卡的是两兄弟,而不是两父子。不是先有dng再有jpg,是并行的。
不单是徕卡,所有品牌的相机都是这样并行存储的,实际上在我们后期处理时也能感受到,从一个原始raw文件导出一张jpg是需要很长时间,而相机没有必要等dng出来才给你jpg,而是直接从最原始的数据里就出jpg了。早年数码相机都是直接出jpeg文件的,是不会放给你raw文件的,因为相机内根本就没有生成raw文件的那个通道。
很多相机内的raw文件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生鲜,镜头矫正、暗角等等一样也都是在raw文件里做过了。哈哈,徕卡的特点就是dng几乎没矫正,因为挺难的,也因为对自家镜头比较自信吧,嘻嘻嘻。
另外早先写过一篇《再聊徕卡m9直出jpg还是raw格式》仅供参考。
多数情况下通过photoshop可以把其他镜头拍的照片修正,让其接近徕卡的味道。如果vm镜头ps一张要3分钟,zmps一张需要1分钟,那么徕卡只需要2秒钟。自己也要美化一下才更像自己嘛。
对于拍摄量少的人和压根不在乎“徕卡味”的人来说,2分钟的时差没啥了不起。但是长期大量拍摄的街头摄影就不一样了,动不动就上百张,上千张的处理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感受,一张3分钟,一百张就是300分钟,这样积累下来为了追求“徕卡味道”还是挺耗时间的。
一张照片节省2分钟,15张就是半小时,30张就是一小时了,300张那可是要节省10小时了。数码街头摄影,随便一拍就是300张的量。真正的摄影师不需要ab对比vm、zm、m的细微区别,按照自己这样的大量拍摄节奏下来,能明显的感受到徕卡镜头需要后期时间少。要达到接近徕卡镜头味道,那就得在vm、zm的片子上花几倍时间。被徕卡味道宠坏了,在用vm、zm会不适应。
i50mm自己,使用蔡司zm拍照,彩色都是直出,它榨干了你ccd的所有色彩潜力,它不会给你留下太多ps空间,你稍微调调都可能造成不自然。属于天生丽质,不需要整容的风格。但是zm转成黑白,就会比徕卡少一些中间灰。所以zm属于好看,但缺乏挖掘潜力的选手。zm镜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切为色彩倾斜。
vm镜头通常被人称为傻白甜。都说vm头傻锐傻锐的,因为vm镜头对边缘反差强化确实很高,甚至高过了,这种强化边缘锐度的风格容易损失细节的。所以徕卡镜头都不是那种刀劈的锐利,而是用细腻去推出一种锐。所以说vm锐的有点过了,没细节了,有点傻了。
vm镜头的色彩给你的意外非常多,反差低的时候色彩过于苍白,反差高的时候又容易过于艳丽。散景里的有些颜色会发生偏色,偏的没有规律,有人叫“脏”。vm转成黑白也跟zm一样,潜力一般。当然vm充分发挥了自己没有偶像包袱的优点,制造了专门拍黑白点sc单层镀膜镜头vm35 1.4,另外早期的vm 50 1.1黑白也不错。只是福伦达发现,只有老烧喜欢黑白,而老烧的人数太少,于是后面越来越强调色彩了。对色彩那是放开了浪,就像抢镜洪真英的双马尾小姐姐。本来,给蔡司zm做伴舞的,如今风头浪过了蔡司zm。
当然,估计又得罪不少福伦啊vm、蔡司zm的用户。明明在人家眼里,vm、zm镜头很可爱呀,很精彩呀。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们徕卡这种深沉的怪蜀黍哦。哈哈哈,所以呢,也不会得罪人,嘻嘻嘻。当然了,胶卷本身风格非常多,再加上宽容度很好,可以冲淡zm、vm很多特性。
因为已经开始不再那么对女人感兴趣了。然后开始抽烟、喝酒、鼓捣徕卡、音响啦等等容易沉迷的的东西啦。哇哈哈。而年轻人喜欢玩各种傻瓜相机,因为年轻人乐意当爱情的“傻瓜”,哇哈哈。
无论啤酒还是白酒,都不是以取悦口感为目的的,但却更容易上瘾。说也奇怪,这世上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规律,比如音乐里的古典,相机里的徕卡,都不是以取悦为目的的。
而那些以“甜”为诱饵的都是短暂的愉悦,更容易腻,多了甚至有害。不拒绝甜,但不能沉溺于甜,也许这才是应该对甜的态度吧。摄影作品也是如此,偶尔拍一拍甜照是不错的,多了就腻烦了。
看着很多摄影新手急不可耐的想拍一些甜美照片,就像看到了小孩子等待棒棒糖的急促心情,难得,可爱,短暂的像个童年。
听朋友说徕卡要发布黑漆m10p了,他等了几年了。徕卡发布有个规律,都是一个型号先发布银色、黑铬、灰色,最后再发布黑漆版本。为什么都是这个顺序呢?
很多人就是喜欢黑漆,新型号出来却买不到黑漆版本,只能等几年,是徕卡不想赚钱么?很显然不是。
黑漆的生产速度比银色的要慢得多。看来徕卡还是很有经验的,分开发布,就可以不积压银色和黑铬,最后用黑漆压轴,也不至于造成黑漆突然供货不足。销售上不积压产品,资金周转效率更高。徕卡这么多年的经验还是值得学习的。
历史上徕卡的黑漆版本是比银色的稍微贵一点点的,生产效率低,人工参与度高,产量也上不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徕卡的黑漆版本那么少啦。其实不但徕卡是这样,佳能7旁轴、尼康s旁轴、康泰时t的黑漆版本、美能达tc1等,都是黑漆比原色少的。
20世纪20年代,徕卡诞生的那个时代,135胶卷对紫外线非常敏感哦,紫外线会让远处的风景模糊起雾,那个时候徕卡给镜头配备了一块卡在镜头前面的uv镜。这个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几乎所有后来的120、135相机都会给uv镜流出空间。
回到一百年前,徕卡设计镜头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个问题,要过滤掉短于360纳米的紫外线最符合徕卡的审美,于是镜头前口设计成a36的uv口径,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期的uv会刻上a36的标志啦。
后续由于胶卷的变化,和徕卡镜头设计的变化,徕卡决定要过滤掉短于390纳米的紫外线,于是采用了e39口径的镜头设计,从那之后的镜头主要是用39mm口径啦。呵呵,厉害吧,a36,e39,都是有玄学的哦。
当然了,再往后胶卷都提升了抗紫外线能力,徕卡镜头也提高了抗紫外线能力。那些初期的玄学就被人遗忘了,也很少有人去思考啦。如今的uv主要还是起到防护作用了。至今几乎很少人知道a36和e39的来源了。当然了i50mm知道啦,哇哈哈。
现代uv主要还是用来做防护啦。天芬家是给电影头做滤镜起家的,由于电影头太贵了,天芬家的uv都是两片玻璃粘合的,就像防弹玻璃,摔碎了不容易摔出渣,而是裂出纹理,这样不至于伤到镜头。实际上徕卡的镜头uv也是双层粘合防爆哦。
眼镜清洗小妙招,用自来水开大,在水下用眼镜布冲洗,在把水开小,将眼镜立放,从自来水柱下从右至左平移,这样水柱子就会带走水珠子啦,然后攥掉眼镜布里的水分,用眼镜布洗掉眼镜边框上的残留水珠子。
不过呢,由于自来水没有那么方便,随身带个眼镜纸还是有必要的嘛。最近发现国产品牌的眼镜纸很便宜20多元300片,比蔡司镜头纸的要便宜好几倍啊,蔡司多200片都要130多元,特别是这个时期要经常对手机消毒。
有朋友问富士月光机和理光gr1s二选一选哪个,已经有了康泰时g2想来个不一样的感觉。
起初i50mm推荐理光gr1s,但后来琢磨琢磨,还是推荐了富士月光机。因为人家的问题很有意思,“不一样的感觉”,实际的需求就是体验一种相机的感受。
gr1s是一个方便实用的机器,是用来随手拍片的,但人家并不需要一个高产相机呀,理光gr相机可以说是没有使用感受的,拿起就拍,揣兜就走,是以出片为首要目的。但是人家有g2了,出片怎么也比理光好呀。
而富士月光机颜值很好,看着就舒服,没事摆动摆弄当个手伴,当个道具都是很好的。看书的时候当个镇纸也好看呀,再说了富士镜头很厉害的,出片也不弱呀。上述功能理光都不合适,如果哪个人对着黑扁的理光gr欣赏外观,那审美也确实需要提高了,哇哈哈。
又回到原点,i50mm问自己,真以为自己是被照片吸引才去拍照的么?不,是器材。只有让人喜欢的器材才能让人喜欢带着拍照,只有喜欢带着才能拍出真心,真心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