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徕卡之 Jane Bown一生的凝视

发现一本挺不错的书《一生的凝视》作者Jane Bown。

中画幅起步

画册前面很多中画幅照片,中画幅是正方形构图,这种方形照片不用考虑构图,把焦点放在中心就可以了。画册里大部分照片也是如此。而135的照片4:6比例就自由很多,也戏剧很多。你从Jane Bown的照片里能看到很多。画册排版也很讲究,135的两张放一个页里,更加戏剧化。

从120走到135

135的黑白胶片可以刻意冲出粗颗粒,再配合镜头的景深,你会发现一些非常有立体感的画面,模糊而又粗糙的氛围包裹着一双清晰的眼睛,焦点落到眼睛上,可以营造出粗糙而又清晰的感觉。135的画幅虽然不如120细腻,但方便抓拍,从画册可以发现随着135的使用量,生动的画面也越来越多,这是135取代120的决定性因素。

画册基本是按时间为顺序排版的,前一半是中画幅居多,也就是大概1954年前,徕卡m3推出之后,书里的135照片明显增多。包括70年代以后给一些名人的肖像竟然几乎全是135的。可见大师对徕卡的偏爱越来越大哈。有意思的是,1957年布列松那张拿徕卡m3拍照的照片竟然是Jane Bown用120拍的。

Jane Bown

无论她拍摄的是首相还是性工作者,简的拍摄方式都非常民主。在尽可能少的设备下,在可用的光线下快速工作,尽可能地保持新鲜和自然。她曾说:“很多时候摄影是很刻意的,但有时我不得不努力去拍……”通常是第一枪或最后一枪。她一遍又一遍地谈到保持一点紧张的重要性。

虽然她的作品一眼就能认出来,但奇怪的是,它完全没有她自己的个性或政治偏见。简很欣赏玛格丽特·撒切尔,1983年在唐宁街拍摄了她的照片。首相把记者赶了出去,给简腾出地方。

简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复兴,当时《观察家报》推出了一份大版面的新闻杂志。她和安德鲁·比伦(Andrew Billen)搭档,每周他对名人的采访都会配上一幅简的黑白全页肖像。她的许多标志性肖像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斯派克·李(Spike Lee)、西尼德·奥康纳(Sinead O’connor)、比雅克(Bjark)。许多这样的照片是在简七十多岁时拍的。她不愿接受采访,工作方式也很出色,她被描述为一个古怪的小老太太,购物袋里装着相机,“不知怎么拍下了很棒的照片。”比伦回忆说,许多坐着的人面对这个上了年纪、身材矮小、拿着破旧相机的人时,他们都很困惑。简使用照相机的方式是一种极端的条件反射,一种极其直观的方法,一旦满足了一些基本条件(尤其是光线和时间),就可以应用于大多数情况。

Mia Farrow 1977. bown_73 janegreg

她喜欢让她的模特比她低一点——薇薇安·韦斯特沃克并不是第一个被哄骗坐在地板上的模特——然后她就开始转圈儿,轻轻地点击。如果简被派去拍摄一位不知名的首席执行官或董事长,她会保留自己的才能,因为她知道照片在页面上很小,不太可能被重复使用。当形势需要时,她就会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才能——她特别喜欢波西米亚人,尤其喜欢各种类型的作家和演员。演员提供了最大的挑战。劳伦·白考尔(Lauren Bacall)对摄像机太过敏感,总是躲避镜头——简在等待,然后拍了闭眼睛的演员,嗯,这叫反思时刻。

名言

Photographers should neither be seen nor heard.

I’m a one-shot photographer, always have been.

Some people take pictures, Ifind them.

Jane Brown使用的相机

Jane Brown也是用过徕卡的,但是单反出现以后就开始用单反了。很正常,对于长焦镜头旁轴肯定不如单反方便啦。她使用过宾得单反,尾页照片里用的是奥林巴斯。 她最喜欢带有85mm镜头的奥林巴斯相机。常以1/60秒的快门,以及2.8的光圈组合产生了非常薄的景深。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头部,特别是眼睛上,用景深让其他地方朦朦胧胧。

一次晚年时期的采访中,主持人问她你对数码怎么看,她略带忧伤的说:“自打数码一入局,我就出局了。”

主持人赶紧补充:“但你的作品可以流传于世。”

画册

中文版《一生的凝视》

英文版《 A Lifetime of Looking 》

大师与徕卡之Helen Levitt海伦·莱维特

Helen Levitt 2003年在家中 Martine Frank 拍摄
Helen Levitt 2003年在家中 Martine Frank 拍摄

 

Helen Levitt 2003年在家中 Martine Frank 拍摄
Helen Levitt 2003年在家中 Martine Frank 拍摄

Slide Show

街头摄影的色彩从哪里来?墙壁、车身、橱窗、广告、气球、标志、食品、服装,还有人的皮肤。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不同的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颜色,这也许是我们永远无法从眼下察觉的。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Helen Levitt海伦·莱维特

大师与徕卡之Walter Mandler沃尔特·曼德勒

顶级镜头设计师

可以说没有Walter Mandler就没有徕卡的今天,没有Walter Mandler就没有今天的徕卡。沃尔特·曼德勒是顶级的镜头设计师,甚至有人说他是设计师中的设计师。他不但爱设计也爱音乐,更是持续学习,一把年纪还当教授,还出专业技术书籍。看来德国教育确实先进。
Walter Mandler生于德国,1946年以实习生师身份进入徕卡,跟着徕卡第一代设计师Max Berek一起工作,参与了早期summicron 50mm/2镜头设计。他特别喜欢光学设计,在实习期他独立设计了600mm f5的折返镜头,但没有正式生产。

搬到加拿大

1952年冷战时期,徕卡怕苏联军队哪天占领工厂,为避免像蔡司那样被迁到苏联,君特·徕兹提议要在加拿大建厂,由他担任加拿大工厂总裁。选择加拿大的主要原因是那里安定,又能直接服务美洲客户。很快沃尔特·曼德勒也搬到了加拿大,并且从实习生转正了,后来他成为加拿大工厂副总裁,主管研发。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Walter Mandler沃尔特·曼德勒

大师与徕卡之本杰明 亚赛 瑞德Benjamin Asher Ryder柯达克罗姆胶卷 Kodachrome (2017)

导演: 马克·拉索
编剧: 乔纳森·崔普尔 / A·G· 索兹博格
主演: 艾德·哈里斯 / 杰森·苏戴奇斯 / 伊丽莎白·奥尔森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温迪·古逊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09-08(多伦多电影节) / 2018-04-20(美国)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拾光人生(台) / 柯达胶卷 / Fotojuostele
IMDb: tt1880399

本杰明 亚赛 瑞德Benjamin Asher Ryder是谁

Benjamin Asher Ryder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他是电影《柯达克罗姆胶卷》里面的主角,尽管没有真实的原型,他的身上却代表了那一代摄影大师,传奇人物。电影结尾很有意思,各地的柯达克罗姆fans齐聚,没地方住了,露天搭帐篷,人群里还有史蒂夫·麦凯瑞等。一位叫Ernie Coates的人甚至说自己成为摄影师就是因为Benjamin,榜样的力量。

真实背景

本片根据纽约时报出版人A.G. Sulzberger的文章改编《For kodachrome fans,Road ends At photo lab in Kansas》,耐人寻味的是,片尾播放了大量Steve McCurry的照片,都是使用35mm柯达克罗姆胶卷拍摄的。
电影里头还教你怎么给徕卡M4-p上胶卷,当然徕卡M4、M2-r、M4-2、M6、M7、MP、都是这样上卷的。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本杰明 亚赛 瑞德Benjamin Asher Ryder柯达克罗姆胶卷 Kodachrome (2017)

大师与徕卡之Franz Hubmann

奥地利摄影师Franz Hubmann(1914—2007),4岁前跟罗伯特·卡帕是同胞哇,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就是奥匈帝国分家,一个是奥地利、一个是匈牙利,主要说德语,那里可是盛产摄影大师的地方。
Franz Hubmann本来是个理科生,32岁前在纺织厂做工程师。在那个年代纺织行业就跟现在的IT类似,是个有技术门槛的工种,比较吃香。二战后,Franz Hubmann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念了三年摄影课程,开始了摄影生涯。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Franz Hubmann

大师与徕卡之ABBAS阿巴斯

SOUTH VIETNAM. 1973. Photographer ABBAS wears helmet and flack-jacket while covering the war.

伊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小鞋子》,非常感人。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来自伊朗的摄影师阿巴斯ABBAS。
他拍了世界各地的战争和社会动荡,记录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阿巴斯主要把镜头对准了发展中国家。从1970年开始他的照片就已经上了各种杂志和报纸。先后加入过希怕、伽马、马格南图片社。

1978年到1980年他拍了伊朗革命,实际上老爷子不但会拍照片,也很会写文章,后来他还去了墨西哥拍了很多照片,还写了不少报道。所以管阿巴斯叫摄影师是不对的,确切的说是摄影记者,英文是photojournalist。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ABBAS阿巴斯

大师与徕卡之双胞胎摄影师Peter Turnley and David Turnley

彼得·特恩利和大卫·特恩利是双胞胎兄弟,长的一摸一样,他们都是摄影师、摄影师。这两兄弟也是跟对了人,当年一个给杜瓦诺当助理,一个给布列松洗照片。自然耳濡目染,16岁开始摸相机,现如今也都是大师啦。

Peter Turnley

Peter Turnley喜欢使用徕卡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当然,他也拍了20世纪后半叶大多数战争,包括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克什米尔战争、科索沃战争,他更关注战争带给普通人的伤害,拍摄了人为的、自然的各种灾难下的人类状态。生命如此之轻,为了平衡这种精神刺激,他也拍摄和平环境下的生活,恬淡、自然、悠闲,能走在这样的大街上拍照,真的是一种幸福。所以我们真不要痛苦拍什么题材,能拍摄广场舞,已经够幸福了。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双胞胎摄影师Peter Turnley and David Turnley

大师与徕卡之英格·莫拉斯 Inge Morath

奥地利摄影师Inge Morath ,马格南少有的女摄影师,但最早她可不是摄影师。她在柏林学外国语,从事翻译、报道、编辑工作,主要是跟文字打交道。她经常给摄影师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Erich Lessing配文字报道,后来这两个哥们都加入了马格南。

当年卡帕邀请哈斯加入马格南,让他来一趟巴黎总部,同时也邀请了Inge Morath,她是以编辑身份随行的。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英格·莫拉斯 Inge Morath

大师与徕卡之Martine Franck

Martine Franck是马格南的一位女摄影师,也是布列松的第二任妻子。当年她申请加入马格南还有段奇葩的经历。

马克吕布邀请Martine Franck的一个同事盖莱克加入马格南,并要他保密。结果这哥们不但没保密,还拉来了两个同事,其中就有Martine Franck。当布列松得知后气愤极了,坚决不同意他们三个加入马格南,并指责这样会搞垮维瓦图片社。后来这三个人经过很多年的辗转努力,才进入了马格南。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Martine Franck

大师与徕卡之马克吕布Marc Riboud

Marc Riboud

本来想写个马克吕布的“大师与徕卡”文章。但读了肖全的《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我决定不写了,改推荐这本书了。

肖全作为马克吕布的学徒、忘年交,实在比我了解的多。我知道布列松的名气,更知道他的爱徒马克吕布的名气,却不知道肖全跟马克吕布的关系。实在是我见识太少。而且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肖全《我们这一代》的封面照片原来是马克吕布拍的,我说那么传神呢。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马克吕布Marc Rib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