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抱回家

leica i type c + elmar 50 3.5 + fomapan100

你有没有发现,你总是想买哪个镜头的时候哪个镜头就涨价?有时候我也劝别人八妹那么贵何必太执着,可是想想自己呀,不知道缺乏耐性付出过多少代价。男人啊,性情的动物,没办法,想要时,赶紧抱回家。

胶片还是数码——颗粒

胶片有时呈现出清晰且粗糙的颗粒,有时又完全没有颗粒……它通常是一个多层的三维结构……颇受欢迎的柯达TMax就是一个好例子。底层是传统的圆形颗粒,上面则是一层被称为T晶体的平面结晶。

——摘自《胶片摄影的艺术》

用胶片拍喷水,会有种自然的喷洒感觉,水汽细小,但是胶片不同形状的粒子层层叠加,却能演绎出来。数码相机我是拍过喷水的,很难看,一层可怜的像素真是有些吃不消。

点击查看大图。

忘了预定的幸福

leica i type c + elmar 50mm 3.5 + fomapan100

人还是健忘的,记得十年前轮滑扭了脚,觉得能像正常人走路就是最大的幸福了。等好了,早就忘了享受幸福感。摄影也是,买相机前就把未来的幸福感预约好了,如今,是健忘了。

谁说胶片落后了?

谁说胶片iso太低了?

胶片的颗粒是图像的组成部分,而数码的颗粒是噪点,尽管数码可以模拟颗粒,但远没有胶片来的自然,来的艺术。

下面这张图只是普通的柯达gold200胶卷,在车厢内也看不到明显噪点,放大看那些胶片颗粒很自然,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胶片原来可以在车厢里面拍哦,要是数码机得提高iso到1600了吧?第二张是放大后的截图,是不是依然很舒服?

谁说胶片分辨率差了?

胶片也可以放到很大的哦,只要镜头分辨率足够,135的数码也不过如此嘛。而且胶片的颗粒也不是那么粗糙、那么暴力的,那是后期扫描造成的而已,扫描仪也就能榨出7成胶片的质感吧。难怪有朋友说,十年之内数码还是达不到胶片的质感,他不会碰数码……

下面这张图是普通柯达gold200胶卷,放大后空调窗都看得清晰无比,是不是很震撼呢?

看过后是不是有些感慨哦,这只是26块一卷的普通民用金柯达哦,也才扫描4000dpi的分辨率。原来胶卷真的不是落后的产物哦,是很厉害的,而且是很艺术的哦。

柯达gold200无敌,啊哈哈。

展示的样张根冲洗、扫描、镜头、光线都有关系,也不是说随便一拍都能那么锐利的,起码lomo相机拍不了太清晰,不过lomo那又是另外一种玩法了。

关于徕卡相机跑焦的原因分析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第一,眼睛问题。

也许你不用徕卡的精密旁轴取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有如此严重的散光。很多人配眼镜都是简单的矫正一下近视,对散光从来不重视,很多眼镜店也简单了事,根本不告诉你。
你可以试一试,用你的徕卡M相机,无限远、近距离,都试一试,看看左眼和右眼是不是对焦一致。很多人右眼合焦,左眼不合焦,那是因为一只眼睛有散光,或者两眼散光差别太大了。赶紧去正规医院或者高级眼镜店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吧。
散光是由于视网膜凹凸不平造成的,所以一般来说,你横着取景看黄斑合焦,竖着看兴许就不合焦了。
哇哈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的相机有问题,其实是眼睛出了毛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好好检查眼睛,配一个合适的眼镜,您都给相机配上万的徕卡镜头了,给自己眼睛配个几千的蔡司镜片不算奢侈吧。
徕卡原厂提供屈光度调节目镜,是一片近视镜或者远视镜,是让你不带眼镜时能看清景物。如果你给机身加了屈光度调节目镜,但忘了摘掉眼镜就拍照了,十有八九是会跑焦的,要小心喽。如果你能看清取景器里的内容,只是嫌黄斑太小,可以买那个1.4倍或者1.25倍的取景放大镜,而不是胡乱买屈光度调节目镜。
很多人用超大光圈镜头时,总是跑焦,就跟视力有很大关系哦。

继续阅读关于徕卡相机跑焦的原因分析

kentmere 400 黑白胶卷

标准400

一般来说iso400的黑白胶卷宽容度都很高,颗粒都不小,是最常用的人文卷。柯达trix400凭借强大的迫冲性能征服了很多人,人家能当iso800拍,当iso1600也跟玩一样,甚至可以当iso3200使用。但是今天咱们聊的这个kentmere400最好不要迫冲,这个卷的定价告诉你,这卷最好还是规规矩矩的当iso400用。 继续阅读kentmere 400 黑白胶卷

读图感受

leica m3 + summicron 50 f2

所谓读图,并不是像读书那样有比较明确的意思被大脑翻译,而是受到读图人的个人记忆、猜测影响,对眼前所见进行高度个人化的理解。

人文感受

leica m3 + summicron 50mm f2

很多人觉得街拍的照片一定要有人,“人文”吗!怎能不出现人呢?我觉得说的对,但是也不能绝对化。
有很多照片明明没人,却能感受到人,这样的照片也叫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