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1、请忘记“曝光补偿”

徕卡相机一般都把曝光补偿藏起来,不放到明面。因为这个词汇是单反发明的,是“反摄影”的,是个蹩脚的无用东西。徕卡相机可以轻易转动光圈、快门实现无限档位的“曝光补偿”。十来年了,i50mm是从来也没用过曝光补偿功能。相反在佳能6d上却必须用曝光补偿,难怪人说,想换换摄影风格,换一套相机系统就行了。徕卡机身镜头的特写照片都是佳能6d拍的,哇哈哈。

2、机内设置几乎不用改。

不像单反那样内置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和设置,徕卡的机内设置项尽量简化,也不需要改什么。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iso、光圈、快门,其他概念和名词都是“反摄影”的。

3、使用raw + jpg

raw基本可以在+-两档范围内调整,特别暗部,能提亮很多。所谓数码“宁欠勿过”是完全正确的。就自动测光也没啥,自动测光也经常不准的,特别是大光比、逆光环境。有raw啥都不怕。

4、快门放a档不是罪

快门放a档,光圈控制景深就可以了。当遇到拍雪景时需要提亮,那就从取景器内看快门读数,然后转动快门转盘到比那个快门慢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当遇到拍煤炭时需要压暗,那就把转盘转到比取景器读数快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实际上用徕卡摄影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拍雪和煤炭,更多的时候是逆光是需要提亮一些,不过说实话,raw完全可以在后期实现。所以徕卡m相机快门放a档完全没问题。不是罪。等成了高手,会了阳光16法则再考虑自己判断快门数值。

5、用菜单做什么

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看电量、调整iso、格式化存储卡、清洁传感器……基本就干这几件事。

6、经常格式化存储卡

一定要在机身内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是在电脑上,原因很简单,徕卡的电子技术根德国人一样比较古板,在别处格式化的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而且经常格式化存储卡,能大幅度减少“卡壳”的情况,这也许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一种“执念”吧。

另外使用几张小卡,而不是一张大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嘛,闪迪16g就可以了哈哈哈,完全没必要花好几百来个大卡。实际经常清空卡是个好习惯,胶卷也才36张嘛。

7、关闭镜头检测么?

镜头检测就是去暗角用的,asph镜头在有些环境下依然有暗角,老头也是,我个人是关闭那个的,因为暗角并不是缺点,是镜头的个性之一。你会发现去掉了暗角反而氛围平淡了很多,甚至会想为啥我花那么贵买的八枚玉、九枚玉味道根asph没啥区别呢?如果你非要去掉暗角也是可以的,机身内的数据库不能涵盖所有徕卡老镜头,选一个类似的也可以。

8、自动iso设置

从徕卡m240到m10都开始使用coms传感器了,带来了更高可用的感光度,所以很多人会使用自动iso。《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这本书里也有自动iso设置,与m240、m10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找到一套符合自己画质的最佳方案。

9、另外少在户外更换镜头

户外灰尘多,清理灰尘是件麻烦的事情,有些灰尘是带静电的,会吸附在传感器上吹不掉。要在无尘的环境清理,比如干燥时的卫生间,潮湿也不行。

以上操作指南谨代表i50mm个人经验,更多发挥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哦。哇哈哈

i50mm一直保留着一本入门书《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

这本《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书很老了,2011年出版,前面30页介绍徕卡m9点机内设置,够了,30页足够了,比说明书写的好理解一些,有举例说明。中间66页是节选布列松名言,并作了伍振荣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并配以图片。最后几页介绍一下镜头焦段和软件。总共114页的小册子,也是经常拿出来翻翻的。虽然是介绍m9点书籍,但是对徕卡m8、m10、m240来说大同小异。等到了徕卡m10和m240就没有这样的书了。伍振荣还有另外几本徕卡书,也都是入门基础书籍,这些书吧有点太入门,哈哈i50mm没有买,比如《徕卡体验经典》、《徕卡相机手册》、《徕卡相机传奇》。

继续阅读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闲聊徕卡镜头对焦手感——被推迟的快感

old lens life

很多人说徕卡镜头手感不一致,是的,因为徕卡镜头跨越一个世纪,太多了,而且使用程度不一样。一些老的新镜头手感比较硬,需要长期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手感。徕卡现产的新镜头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偏硬,而且还有批次差异,哈哈。蔡司、福伦达,出场即是最佳状态。这是不同的设计理念。

手感根顺滑油、装配精密度有关系。过去徕卡镜头更加看重长期的手感,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用个5年大概能到最佳手感。毕竟徕卡有那么强大的底蕴,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就是“等得起”最佳手感。

蔡司、福伦达毕竟不能根徕卡比呀,如果出厂手感不佳就被人诟病了,所以尽量会让自己的镜头出厂即为最佳状态,不过用久了可能会松,二手市场很多蔡司松垮的镜头,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有些新镜头出厂即调成了最佳的手感,甚至比徕卡新镜头都好,i50mm是能理解的,努力到最好嘛,哈哈。还像过去那样推迟最佳手感,是现代人无法接受的,因为现在的徕卡用户并没有那么大的拍摄量,而且都手持n枚镜头,5年后镜头可能已经转了好几手了。哈哈。所以你会发现,现代asph的徕卡镜头也在缩短最佳手感的时间,一两年就到了。

old lens life
old lens life

选择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

有些人喜欢彩色,管这个叫painting。有些人喜欢黑白,管这个叫drawing。都是画画,却有很大的不同哦。

黑白摄影

很多时候吧,彩色确实是让人分心的,这种情况褪去色彩,就凸显了重点。是不是呀,哈啊哈。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彩色摄影

有时候色彩本身就是主角。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徕卡镜头后期调味剂

尽管后期有意思,但毕竟是调味剂,适当加点有味道,吃多了会腻。连花海老师告诉我,这种压榨中间微反差的做法,正是胶片时代,放大ilford cibacrome的常用方法。

Cilchrome:1963瑞士汽巴公司取得ILFORD一部分股份,为了开发银染料漂白法为基础的印刷感光材料开始了商业合作,当时的产品名称为Cilchrome(ILFORD反转直印相纸 ),“Cil”是Ciba和ILFORD的头文字组合而取的名字,后来最终产品名称定为Cibachrome。

关于黑白胶卷胶片冲洗的高阶方法 ——补偿显影法

为什么黑白胶卷店里冲的不理想?

即使都使用标准药水和显影时间,但由于水质、搅拌、温度误差,很难获得相同的结果。所以摄影师自己冲洗,就能根据自己的冲洗结果,在时间、温度、搅拌等动作上做出调整。冲洗店往往使用机器冲洗,按照固定的时间,等量搅拌,无法针对胶卷作出最佳的调整方案。

除非你的胶卷交给固定的冲洗师傅手工冲洗,布列松等很多大师就是这么干的。

i50mm的彩色负片都交给店里冲洗,彩色胶卷使用标准c41冲洗方案,所以店里机器冲洗很方便,只要药水新鲜,往往都能冲出理想的效果。

继续阅读关于黑白胶卷胶片冲洗的高阶方法 ——补偿显影法

红外摄影镜头矫正标示R用法 刘展耘

红外摄影 之镜头便宜表示R用法 刘展耘

有些徕卡镜头上有红色R标示,作用是标示红外摄影用的。怎么用呢?红外光线波长与可见光不同。具备红外摄影功能的相机例如leica m8或者红外胶片摄影,R用于矫正红外光线的偏差。R标示使用方法:先对焦,再移到红线。

感谢刘展耘老师的分享哈。更多作品请跳转到刘展耘微博

无限♾就这樣
继续阅读红外摄影镜头矫正标示R用法 刘展耘

街头摄影技术之 注意“方向”

对于街头摄影技术,i50mm不太在乎。因为摄影是一种习惯,拍摄什么还是自己说了算,并不是讨好别人。如果非要总结一些关键词,那么“方向”算是一个。

严格的说“方向”并不是街头摄影技术,它是让我准备摄影的一个“提示铃”。遇到有方向性质的东西,“叮叮”,收到提醒,我就会开启摄影模式,至于能不能拍到喜欢的照片,那是运气的事情。哪怕没有运气,也是要拍一张的。

在街头总会发现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标志,有时候是一个路牌,有时候是一个动作。这种运动趋势总会带有特殊的旋律,遇到这种情况街头摄影师是绝不能放过的。

形状方向

布列松有一幅著名的照片,旋转楼梯下一辆自形成正在飞驰而过。楼梯的方向正好与车子方向相同,楼梯带有指向性。为知道布列松一定是在楼梯上等待,等待有那么一个人、一辆车,正好与楼梯的指向相同。于是有来这幅著名的作品。

继续阅读街头摄影技术之 注意“方向”

街头摄影技术之俯瞰

leica m8 + summicron 35mm f2 v4 七枚玉

上帝视角、鸟的视角、无人机的视角,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看到新线索,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会看到新视觉。这就是俯瞰的优势哦。街头摄影的俯瞰拍摄,也是一项令人激动的方案。

站在桥上、建筑物上面、飞机上,看世界时,总会发觉原来世界并没有那么大,人与人的距离并没那么远。无论数码摄影还是胶片摄影,俯瞰都是一项有机会就不放过的拍摄方式哦。

“通过俯瞰来体会空间在摄影中的潜力”——《街头摄影手册》。

继续阅读街头摄影技术之俯瞰

街头摄影技术之等待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任何摄影都会用到这个技术嘛,不过街头摄影对这点的依赖其实是最多的。在一个光影合适的地点、一个背景有戏剧性的地点,再等待一些元素进入,咔,用徕卡相机抓住他,数码摄影、胶片摄影都可以。等待,带上耳机,让音乐丰富你的背景。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大仲马 

继续阅读街头摄影技术之等待

街头摄影技术之跟踪

街头摄影技术里的“跟踪“,实际上很多街头摄影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用数码相机的时候,多拍几张不心疼嘛。胶片摄影就要省着点拍啦,毕竟伊尔福价格也不便宜嘛。绽放华美,是人生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摄影也是嘛。

摄影师会自然而然的跟踪一个有趣的人,而这个人可能会走过一个完美的背景,构成一张完美的图片——《街头摄影手册》。

街头拍摄过程

leica m9 + summicron 50mm f2

过马路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红袍女子,嘿,这场景好像在李子柒的某个视频里见过嘛,特别是这样的雪景下,突然出现这种古风红袍,特别有趣。于是调整相机焦距到10米,边走,边拍了一张。因为不知道会不会同路,拍一张算一张,毕竟“跟踪”太远是不合适的嘛,正好顺路才是最自然的哦。

继续阅读街头摄影技术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