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拍多少张算多?

ilford pan100 + leica mp + summicron m35 f2 asph

每次,拍多少张算多?

记得好多年之前,跟黄京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在学校的时候,拍了很多张鱼缸里的鱼,虽然是一条鱼每天都会有新样子,每天都会拍,一拍就拍了好多张、好多卷。因为每次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要拍下来。

摄影是痛苦还是享受,他这一番话立马见分晓了。享受在摄影里的时候,一切皆可拍,一切皆可拍很多张,正所谓没有杂念,色即是空。

有一本书《马格南世纪经典》里面收录的摄影师整卷照片,大部分都是一个场景拍很多张,所以连拍是有道理的。不过也有个别摄影师一个场景只拍一张,那又是另一番哲学了。

我觉得,当下摄影,最需要升级的不是器材,也不是技术,而是摄影观。一卷胶卷36张,不一定每一张都清晰惊艳的作品,而这36张连续起来,就是的观点了,你的摄影观是什么?无处躲藏。所以拍胶卷的实际上很容易培养观察的眼睛哦,36张一个疗程,成天这么养着,当然比数码的放纵更有效了。

这本书的英文版刚出来,就被我盯上了,等了很久从海外亚马逊邮寄过来了,巨贵,好像一千多。没想到,很快中文文版出来了,不过也是数量很少,五棵松摄影器材城有个小书店400买的,还是买中文版吧。中文版也是数量有限,再版的可能性不大,想要的赶紧找找,应该开始涨价了。那么大一本才400,真香。

i50mm不是推荐大家连拍,那种按下快门啪啦啪啦的很讨厌,一百张里选一个,那是不对的,咱们提倡的是有思想的拍呀。阿哈哈哈。烧胶卷又多了一个理由,罪过罪过,多囤点胶卷吧。马上双12了。

大师与徕卡之操上和美Kazumi Kurigami

操上和美

1936年生于北海道。这老爷子原来是专业摄影出身哦。1961年毕业于东京摄影学院。第二年加入中央摄影棚,在那里他在Naoya Sugiki手下工作,1965年开始了他的自由摄影师生涯。1969年,操上和美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此后,他的工作不仅包括拍摄广告,还包括电影指导。

这哥们在人像摄影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80多岁了依然奋斗在一线。到现在很多日本杂质的封面都还有操上和美拍的。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i50mm一般不太敢推荐人去看这个电影,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觉得无聊,看不懂,特别是后面,很多人都崩溃啦,“变态、有病”。连那些豆瓣大神都搞不定,竟然评分只有6.6。

你一定要先知道,《胶片之恋》导演是日本著名肖像大师的电影。

实际上操上和美把他的摄影理念渗透到了这部电影里,只有对摄影有深入思考的人才能看出深奥的哲理。哇哈哈哈,i50mm看懂啦,估计国内能看懂的不超过十个人。你能看到i50mm这篇文章,算是赚到啦。又是头一份。

男主摄影观有3次升级

胶片之恋 ゼラチンシルバー

第一次:

男主曾经给杂志社拍摄照片,但不喜欢拍那种照片,放弃了工作,坚持拍摄“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可惜,这样赚不到钱,所以才会接偷录女主的活儿,才会有后面的故事。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操上和美Kazumi Kurigami

拍自己的风土人情是种疗伤

rodenstock 35 2.8 + leica mp + foma pan 200

i50mm并不排斥鸡汤,人生病的时候就是要喝鸡汤吗。风土人情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鸡汤,《枪声俱乐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嘛,你看看,那哥们受到了挫折,于是带上大画幅,慢慢的拍,慢慢的治疗创伤。谁说风景摄影没有价值,i50mm是没说过哦,哇嘻嘻。

那为啥现在的风景摄影那么多呢?甚至泛滥了?正常啊,很正常啊,受伤的人多呗。放心,受伤是人生必经之路,哇嘻嘻嘻。

minox mb + fujifilm c200

徕卡外接直角取景器WINTU

徕卡外接直角取景器WINTU

直角取景器从其名字就知道了,直角嘛,90度角。就是取景拐了90度弯。非常方便偷拍哟。这个取景器WINTU出现在1932年,配合leica 早期螺口ii、iii、iiia型相机使用。它还有个哥哥,叫WINKO,是给1a、1c设计的。它们的生产年限1930-1954。

拐弯狙击

继续阅读徕卡外接直角取景器WINTU

大师与徕卡之David Burnett 大卫·伯内特

David Burnett 大卫·伯内特

现代这个时代为什么会有个摄影记者会拍摄4×5胶片?

特朗普弹劾听证会上用4×5胶片相机的摄影师是谁?

David Burnett

摄影记者大卫·伯内特(David Burnett)和他的木头相机在上周特朗普弹劾听证会拍照,一不小心成了焦点。竟然抢了特朗普的风头,我擦,哥们这视频,被国外电视台播放了,也在i50mm的朋友圈炸了锅,他那娴熟的上下片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特别是用嘴叼着底片那叫一个酷。

开除他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David Burnett 大卫·伯内特

ideapod分享会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周末去参加了一场ideapod的分享会,非常棒哈,虽然英语听力达不到标准。大概意思还是能领悟一点。

ideapod的理念是:

我们称ideaPod的朋友们是“创意家”
他们是各个领域的IP但不沉溺于物质享受
他们以孩子般的好奇心去认识和体验这个世界,并乐在其中

为城市中的思想精英们,打造一个可以激发灵感的工作和社交空间,
改变人们1/3时间的生命质量;让价值被看见。

哈哈,不错呦。开放空间的概念,团队会议、咖啡茶水,很不错呦。都是i字头的嘛。

继续阅读ideapod分享会

徕卡玄学之自动对焦的鼻祖

ilford pan100 + leica mp + summicron m35 f2 asph

想不到,真想不到

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自动对焦的竟然不是佳能尼康,也不是美能达,没错,是徕卡。想不到吧,哇哈哈,i50mm起初也不敢相信,一家以生产手动镜头为主营业务的厂家,竟然是自动对焦的鼻祖,他们都给徕卡交专利费😓,包括尼康F3AF单反。

继续阅读徕卡玄学之自动对焦的鼻祖

徕卡m机玄学之机身转轮

leica summicron m50 f2 + leica m9

轮子越多越专业?

是不是发现单反、微单领域有这样一个现象:专业机4个轮子、准专业3个、入门2个、最入门的1个。轮子越多越高级。因为只有专业摄影师才会操作这么复杂的设备哦。真厉害,儿童车有四个轮子,膜拜单车有两个。我塞!4个轮子的才专业!

继续阅读徕卡m机玄学之机身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