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玄学之——徕卡没有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

好像是从胶片时代的尼康某一款相机开始,单反相机的样子开始圆嘟嘟的了,有人说像运动鞋,有人说像外星产物,这种保时捷为尼康的设计,开启了单反“人体工程学”的新纪元,这种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线条的距离感

唯独徕卡没有人体工程学,根本不照顾用户手型,没有柿饼那样的手柄,而是一直保持自己的简约几何直线风格。这种几何造型并没有亲和力,圆、直线这种几何造型在自然界是找不到,人的身体更没有对应的部位,所以徕卡m一直与人保持距离。甚至现在的徕卡sl也是如此。

东方不败

所以实际上初次见到徕卡相机,都会有种距离感,排除价格原因哈。用什么词语形容呢?就像是林青霞扮演的东方不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完美的揉合在一起。

注定小众

要成为经典,还真得坚持自我,而且还得跟人类保持距离,不能去迎合。似乎艺术也是一样的,不是取悦大众,而是小众的共鸣。

为何徕卡M系列,影像透视关系很特别?

徕卡M系列的边缘效应

因为徕卡m旁轴系列相机,对焦选择人物的边缘。其他相机选择的是平面对焦。比如单反拍人,焦点会落在脸上,而旁轴是找耳朵或者头发边缘。所以徕卡m拍的人物边缘轮廓会很清晰。

徕卡可以轻松把头发拍的清晰,长发飘飘。而单反拍不出那样的图片,因为单反的对焦点很难落在头发丝上。挖哈哈哈哈。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 400

旁轴的穿透性无与伦比

另外旁轴相机可以穿透玻璃、笼子等等障碍物,可谓万军之中直取上将首级,指哪打哪。而自动对焦的机器几乎没有穿透力,只能临时调整为手动,但是得一圈一圈的转那个蹩脚的对焦环,最终还不一定对得准。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 400

徕卡safari的源头:leica m3 olive橄榄绿军版

olive 是 safari的前辈哦

问: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这种战斗军版徕卡呢?

答:灵魂不经过锻打, 炼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哦。

leica olive m3是当年徕卡为西德军方设计的,数量很少。通常刻字有“Bundeseingentum”,政府资产的意思,或者刻字为“Bundeswehreigentum”,军方资产的意思。现在的军绿色徕卡相机不再使用olive这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了,改成了safari,这种更形象的词语了。

翻译

olive: 橄榄绿、黄褐色的、淡褐色的

safari:狩猎旅行;游猎

性感漏铜的olive

通常认为橄榄绿徕卡m3版本有214台,是根据当年徕卡运输单据判断的,但是实际情况肯定有出入。目前认为得1以保留下来的只有144台。而黑漆徕卡m3有1320台。另外还有少量徕卡m1 olive存在。它们橄榄绿下面是黄铜材质,军绿漏铜别有一番风韵哦。

并不是所有徕卡绿色相机都可以漏铜的,比如徕卡R3单反系列就不可以哦,R3的safari绿色下面是黑色,所以并不招人待见。也许这就是R3 safari价格一直起不来的主要原因吧。

拍卖

橄榄绿的徕卡m3实际上数量非常稀少,以至于不像黑漆徕卡那样引人注意,它们都是军事用途,往往有很多使用痕迹,尽管如此,历届拍卖会leica m3 olive 价格都很坚挺。

继续阅读徕卡safari的源头:leica m3 olive橄榄绿军版

摄影是个悬疑片

LEICA mp + SUMMICRON M50 f2 + kodak ultramax400

任何与时间有关联的,都像悬疑片那样令人着迷,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似乎时间是按照固定的速度向前流逝,永不穷尽的。

当摄影刚刚出现的时候,也许人的本能是排斥的,据说我还不记事的时候,对拍照是拒绝的,看着镜头就哇哇哭。面对一个能摄取影像的神秘盒子,不经过心理训练,多少还是缺乏安全感的。

也许,这样说,言过其实了,那么,至少“时间碎片”它是一个悬疑片。

小朋友、卡通人物,为什么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斜眼?在看什么呢?火车上的小朋友。

大师与徕卡之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

国产大师

王福春老师的代表作《火车上的中国人》非常棒,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所以被称为纪实摄影的经典。实际上《火车上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叫纪实摄影,也是地地道道的街头摄影哦。

王福春:我也不反对大家拍风光,但是,纪实它不可重复,也不可复制,今天拍下明天就成历史,非常非常好,对年轻人你还有点责任,拍点东西,拍点纪实的东西。

火车上的中国人

摄影来到中国也有百十来年了,很可惜,像王福春这样的街头摄影师实在太少了。害得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根本看不到上一代人、两代人年轻时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环境。民国时期更不靠谱,有相机的都去拍自己的姨太太、后院荷花去了,哪有人去街拍,没有给后代子孙留下什么精神财富。最后只能从老外的镜头里看看中国,好在咱们有个王福春,拍下来《火车上的中国人》,这样的作品是不能指望外国人拍的。

点击上图跳转到孔网

在孔夫子网发现了全新库存第二版的《火车上的中国人》,2006年出版的,质量那是相当好,油印铜版纸。真正胶片时代的经典收藏。这个版本竟然保存15年,纸张依然洁白如学,质量非常好。

i50mm.com名言:如果我是胶卷,曝光就是我的命运

山山水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风景摄影i50mm几乎不拍,因为我看过去老一辈摄影家们拍的都挺好了,没必要去重复人家,而且很多风景摄影并没有山水画有意境,说真的,齐白石的大白菜可以秒杀一切风景摄影的意境。

而作为当代年轻的摄影师,i50mm真的想看看爷爷年轻的时代、父亲年轻的时代,可惜太少了,请不要责备我们责备老一辈摄影人,我们多想看看过去的街拍,这个意义远大于山山水水。

走起来

所以i50mm拿起相机,记录下自己的街头,哪怕是白开水,也要拍下去,当自己的时代过去后,对未来的年轻人多少会有点意义。

哪怕是拍下迎面而来的面孔,当数量多起来,时间积累起来,自然就会记录下时代的面孔。对那种玩弄光影技巧的街头摄影,i50mm更喜欢粗糙的面孔。

按照王福春的说法:……按了就有,不摁啥也没有,说出大天也没用……

王福春的器材:

leica m4-p + summicron 35 f2 pre-asph七枚玉

其他sony 黑卡、单反等

说实话,感觉还是喜欢用徕卡拍的那些照片,最经典,能感受到更多的爱。说句不着调的话,那就是“用高级的相机就是能拍出高级的感觉来”。

印刷质量非常好

如果徕卡是文化,那么侵权会毁了它

leicavit mp 50f2 kodak ultramax400

有些徕卡代理商其实没文化

国内有一些徕卡代理商的公众号文章大量抄袭,东拼西凑,从来不征求摄影师的许可就使用他人照片。中国未来是要成为大国强国的,但是对文化的尊重实在低的可怜,是对徕卡形象的破坏哦。i50mm不买一手徕卡的主要原因,是不想跟那些代理商接触,太不尊重文化啦。

盗版只会恶性循环

为什么华语流行音乐很弱?不是有些公知说的“汉人不懂音乐”,什么狗屁理论。流行音乐不过是有了黑胶、磁带、cd才可开始出现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方面催生了流行音乐,另一方面催生了盗版。如果有版权保护,那么这种媒介就可以盈利,就可以持续的资助音乐人。这样的流行音乐可以持续发展。而我们从来都是习惯了盗版,音乐、电影,一边骂着歌手和导演,一边用着盗版。这样只会恶性循环。

版权意识是一种现代文化

知识产权也是一样的,你发明了专利,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给予保护。但是如果永久保护,又不利于创新,反而阻碍技术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在保护期过了公开给全社会。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现代文化。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文化大战

是谁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不是战场,不是商场,而是文化。我们总是说中国摄影没有话语权,主要原因跟这个也有关系。创作者得不到尊重,那么创作者就不再有激情了,久而久之就没有高水平的摄影师了。中国如果只是懂的制造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是现代的文化,是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的文化。如果不尊重创作者,那么一定会输在文化战上。

侵权会毁了徕卡

而未来大众的摄影,一定是要脱离沙龙摄影的,必然要演化成文化,所以徕卡的未来是满光明的。但是,徕卡的形象是依靠文化建立的,如果代理商都是侵权文化,那么侵权会毁了它。没有了文化形象,徕卡就真的沦为俗人的装逼利器了,那么也走到陌路了。

从现在做起

摄影师的作品一定要被尊重,不要张口闭口“五千年文化”,自说自话没有用,说破大天外国人也不会尊重你的,文化自信不是来自于拥有多少“历史”,而是如何面对未来。当然,i50mm也要从自身做起,尽量不传播pdf书籍,尽量购买正版音乐和电影。😁

从尊重自己人做起

另外多说一句,为什么外国人动不动就污蔑我们,还是群殴?而我们总像个小孩子一样辩解,我们的辩解也只有我们听到,而大多数普通外国人更愿意相信他们的谎言。不是他们的民众智商低,而是我们的文化出了国门没有多少影响力。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说服外国人,而是先尊重自己人,尊重自己的创作者。这样才能良性循环,才能培养出跟符合现代和未来的文化。才能从文化上征服“蛮夷”,才不用辩解他们的污蔑。才不会让那些“伤痕文学”跑到国外丢人现眼。当然了,需要很长时间啦,慢慢来吧。

自打有了徕卡,再也不用衣服品牌装逼了

最近发现一些品牌又惹众怒了,仔细看看嘿,原来i50mm早就不穿这些牌子了。

比如,耐克很容易臭脚,早就扔了。阿迪的帽子起球,也早扔掉了。优衣库洗完不是大了就是小了。gap的棉服口袋设计是透风拉肚子了,现在給狗子们当垫子。而h&m洗2次就烂了……。纽拜伦穿出了足底筋膜炎……。所以污蔑新疆棉品牌早就被i50mm给拉黑啦~

说个题外话,足底筋膜炎就是长期脚尖翘起走路造成脚掌心的筋膜撕裂,你用手按一按脚掌心靠内侧的脚窝,是不是按下去很疼。纽拜伦这种翘脚尖的鞋短时间舒服,时间长了是拉扯筋膜的,是街头摄影师最忌讳的鞋子哦。i50mm曾经被筋膜炎折磨2、3年之久,时好时坏,严重的时候早晨睡醒那里都是疼的。后来一位长跑运动员告诉我,把那些翘脚尖的鞋扔掉,买个平底的鞋子,再买个筋膜炎鞋垫,这种鞋垫会把足弓顶起来,减少翘脚尖的几率。就这样,换了之后,困扰几年的足底筋膜炎竟然1、2个月就好了。哈哈哈。所以最适合长期走路的鞋子,一定不是那种翘脚尖的运动鞋哦。

那么i50mm现在穿的是什么呢?

在淘宝搜“衣服定制”。哇哈哈哈,然后把i50mm的字样发过去,然后定他个20件。聚划算哦,而且独一无二,而且质量比上面那些品牌好太多了。话说i50mm现在穿的还是5年前定制的😳。你会发现白色t恤的白,就有很多种哦,然后你会发现h&m用的是低端的布料哦。啊哈哈哈,好多年前i50mm就这样穿衣服啦,t恤、卫衣……应有尽有,只要稍微懂一些面料知识就行哦。关键是价格还实惠。哈哈哈哈哈

街头特工

这两天北京老国展就有礼品展,里面就有大量定制商家哦,回头去看看。以前还碰到过顺丰快递服的厂家,一件皮实耐用的棉服,原来批发只需要50元哦。质量绝对比那些国外牌子皮实耐用,只是款式根顺丰一样。哈哈哈哈哈。穿着“顺丰衣”有一次去书店,竟然被店员当成快递,上来就给我一堆书……告诉我这是着急发的几本。是不是有种特工的赶脚,😁。网上流传的美团徕卡小哥,是不是跟我学的哇,美团衣服只是伪装哇,哈哈哈。

自打有了徕卡,再也不用衣服品牌装逼了

刚毕业的时候吧,总想着装逼,摆脱穷学生的形象。直到玩上徕卡,发现那些东西还是太幼稚哇,要装逼就装个大的嘛。用了徕卡数码装逼还不够,还要用胶片,哇哈哈哈哈哈。爽啊,长期看下来,玩徕卡是又装逼又保值哇。然后把买衣服的钱都用来买胶卷啦😭。不过胶卷这东西也不错哦,早买早划算,但是装逼那绝对一流,哈哈哈哈。

曾经一位朋友问我羽绒服多少钱买的。我说600,然后他很吃惊,说穿出了6000的赶脚……。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胸前的徕卡夹持吧,让衣服升值了,😳……%¥¥#¥

为什么早期徕卡镜头有黑嘴铬身?

leica summar 50mm f/2

确实有些徕卡缩头镜身是银色镀铬的,而第一圈却是黑漆的。过去认为是偶然的,就是临时组合赶上了。

后来莲花海老师说:

黑咀是有作用的,能給摄影師不用遮光罩/來不及裝上時,提供較好的遮光能力,尤其是内牙塗黑,鍍鉻是非常反光的,不只是装飾不同(而且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大幅是相機的主流,主打小巧的Leica能更突顯出輕便的使用或宣傅優勢)。鍍鉻卻是耐磨,又經久相傳耐用,那個時代更為使用大眾所接受,形成了初期黑咀鉻身的佈局。

1930年代的Leica 宣傳照片:黑漆的機身,黑咀黑尾的外置多焦距觀景器和黑咀鏡頭,在那額前温柔飄然的一圈秀髮下,襯托着女主角光亮挻拨的高鼻,閃爍的耳環和鑽介,專注鋒利的眼神,極度蹦緊了的食指手筋,期許那樣湛然…一觸即發的美麗動人瞬間…

多少歲月已然善逝,機在人去後留下一幀光影印象,如此的實在又是如許的超然物外,取景者的關心和愛,詮譯了應該珍惜和恰如其份的美麗人生…細味了當中的無常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