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徕卡?当对比时也是乐趣消失时

徕卡镜头对比,是苦差事

年岁越来越重,时光越来越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时间越来越快了,越来越飘了,也越来越没有对比镜头的念头了。好好享受每一支镜头的特点,不是很幸福的事情么?拥有一支镜头,考虑再买另一支镜头“升级”,想要比一比summicron和summilux谁更好,更值得拥有?可是,往往,当对比时也是乐趣消失时。——这是一份苦差事。

如果只留一支镜头,我会留哪个?

这是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起初我回答过可能是summilux 50 1.4 e43吧,也可能回答过summicron 35 /2 八枚玉吧,也可能回答过summicron 50 f2吧,但是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因为有时候我可能觉得一枚elmar就够好了。把它们拿到一起对比时,总会有种快乐溜走的瞬间。所以,如果我现在回答,可能就是,“把所有镜头上架,卖剩下那个就行了”…………

leica m2 + noctilux 50 1.2 asph

为什么喜欢徕卡,2023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 kodak e100

为什么喜欢徕卡,也许很久之前就写过,而且写过不少。我承认,我不是中立的客观的。也许每个摄影师都有一份自负:“唯有我的感受是正确的,他们根本不懂”,这种偏执支撑我们,带着徕卡,朝来夕往。

上手的一丝张皇失措

回顾这些年为什么那么喜欢徕卡?理由也许令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也许很多人也是如此。用简单一句话说,每次拿起单反微单,内心都会有那么一丝张皇失措失措,每次上手,都需要通过几秒钟预装一下“摄影规则”。而徕卡则不会,它只有那么几个可调节的地方,一切尽在掌握。听到这话,专业摄影师也许不会给我好脸色^ ^

不要虚构的规则

在单反相机里总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很多规则是在你拿起相机拍照前,都需要学习的,或者找人请教。各种五花八门的档位、千奇百怪的按钮功能,那时我常想,摄影需要虚构出那么多概念么?不就是光圈+快门+胶卷么?所以说,当一个徕卡摄影师与单反摄影师遇到一起,基本没啥愉快的聊天……

单反,少有愉快的聊天

当单反、微单爱好者们遇到一起,他们“那一领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而且越懂得新出的相机参数,越权威。而徕卡摄影师往往反着来,用m11的绝不会小瞧用m8的,用数码的更是尊重用胶卷的。大家也不会攀比,最终异口同声“还是徕卡好”。

徕卡,门外汉也能受到尊敬

单反摄影师往往浑身装满了技能包,随便抖两抖,就足够小白仰慕了,每个专业人士都会推荐你一套优先曝光组合,而往往每个人又不一样。比如我现在就抖一抖:“单反自动头抓拍,你要提前按下af时时私服对焦,这样等你举起相机构图完直接就可以按快门了,这样你的抓拍就不会虚了”,可能很多玩了十年单反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这样用单反抓拍效率高,哇哈哈哈。然而,徕卡就不一样了,无论你是大师,还是门外汉,都一样举起来,滑动镜头手柄,按下快门……没啥新鲜的。只要你能做到这个,哪怕是门外汉,也会受到别人尊敬。

最后,一表人才

如此看来,为什么喜欢徕卡,答案也是过于主观了,难免有人不快,“把中画幅、大画幅放哪去了!”,哈哈,我这么说不过是给徕卡多一些溢美之词,多忽悠一些玩家进来嘻嘻,而实际上,能把徕卡用下来,屹立不倒的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因为用下徕卡,除了上面说的,还需要摄影师本人有一定深度和才华……哇嘻嘻嘻(^^)

为什么黑白摄影,因为世界本是无色的 

福伦达bessa t

原来

颜色是光谱给人眼的错觉,它是光能反射到眼睛里的波,物质本身是没有色彩的。可是啊,人啊,是万物之灵,他借助光线配合心灵给万物上了色。

慌张

黑白摄影是剥离了我们的这层幻想,很多人看到黑白照片就会很慌张,原来现实本是无色的,一时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虚妄

摄影好比站桩,把自己定住,此时人才有可能往内观,甚至有人能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哇。黑白摄影也是进入内观的一扇门,不过进入这个门得有心里准备,你会发现自己有过多少虚妄,原来自己只是平凡的摄影师啊,哈哈哈

器材党鲁智深

Rollei 35

众僧以为裹足寺庙是修行,却不知长老送与鲁智深的下山偈语才是他的罗汉本尊。修佛的道路不是只有吃斋念经,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本真,不是表演给外人看的清规戒律。

器材党也该是如此,不压抑自己的欲望,想买啥就要买啥,想买徕卡就要买。想卖啥也要卖啥,哪怕是徕卡。在这些舍得之间,人的心态会有微妙的变化。谁说器材党不懂摄影,懂摄影又算啥,我们是在修行。尽管在众人看来有些“花”,真正的器材党都是鲁智深:

这人笑挥相机,拍天下风光;转镜头手柄,摄人世浮沉。直叫:名机过手三千台,信手拈来是佳片来。

胶片需要放防潮吗?

不需要放防潮箱,但需要防潮袋。胶片怕的是高温、x光辐射、光线。胶片通常放到暗袋、暗盒,在放到冰箱里。然后,有一点很重要,由于冰箱温度低,特别是冷冻室,当拿出来后就会出现冷凝,就返潮了,也是不行的。所以,放冰箱要用防潮袋密封起来,袋子里放一些干燥剂或者卫生纸。然后需要使用时,提前一天从冷冻室放到冷藏,搁置一天后再拿出来用。

徕卡头不光看参数,有时侯科技连狗都不如

leica m3 + m21 2.8 e60

不光看参数

昨天有朋友提到关于徕卡的镜头参数指标,特别是比较知名的Erwin Puts徕卡口袋书。Erwin Puts的书纸制版、电子版、张大《把玩徕卡》内置版等,也都看过。而我实际使用中,很多观点与他并不相同。比较典型的就是徕卡八枚玉、小八枚的观点,很多人的评价差异都比较大。

但是这并不是否定Erwin Puts的成果,因为每个人对镜头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知名的网站kenrockwell对徕卡镜头的观点又是另一套标准。我也喜欢看他们的观点。但是,很明显,我的观点与他们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Erwin Puts侧重室内实验指标、kenrockwell侧重生活和风景体验,而我侧重近距离全开街头表现。徕卡镜头不是只看参数的。

科技连狗都不如

动物的灵敏度是远远超过当前科技的。再新的科技仪器也没法替代缉毒犬?从某种程度来说——借用一位中医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连狗都不如”。工厂公开的曲线、参数数据,只是人家愿意让你看到的,是给人一个消费的理由。

摄影初心在哪里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摄影最初的样子

白云、山川、身影、自己、美丽,这是我希望摄影最初的样子。起初在乎的是形,后来在乎的是意,最后是忘记自己。

又有人放弃摄影了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什么激情到了最后,往往就是沉默,听说又有人要出光器材放弃摄影了,不回头。也许是看透了风景,无所谓拥有?就像春天的花儿,投入到大地的怀中。人的心一生游走,总有一份爱在不远处等着你。

激情

对于摄影,我不用激情,而是用平静,尽管有时我也透支激情。其实,很多人要放弃摄影之前,都是征兆的,而当事人往往并不自知。甚至有些摄影从一开始的初心,就注定走不远、走不久。

征兆

征兆一:学习别人的摄影构图、用光。没有初心,会迷失自己,走不远,正所谓相爱就已注定要分手。

征兆二:出掉135,只玩中画福、大画福。画质是好了,但此时你已不再是发光的少年。失去初心,激情很快会耗尽,走不久。

如果以上两项都有了,那么恭喜你,快脱离摄影这片苦海了,解脱了。其实,能让摄影伴随一生的人,凤毛麟角。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解药

一台旁轴相机,它不受世人追逐,却未曾止步,记录人间朝暮。懂的都懂,不懂解释也没用。

做个无脑爱国摄影师

我不认为自己是个精英,完全就是糊涂蛋,要是放到大清朝咱可能也会参加义和团哦,放下人力车跟洋人干一场。今天,我就是个无脑爱国摄影师。

当然,我们不会回到大清朝了,要做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人,要拥抱世界,不可民粹,原来民粹,看世界,独立思考。热爱和平,热爱世界~!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喜欢相机还是喜欢摄影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前方走来一位女士,一手抱着纸袋、一手抓塑料袋,满心欢欣,我也满心欢喜,于是拍了一张。因为近期我一直在想纸袋包装的问题,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包装都是用蜡纸、牛皮纸,那种哗啦啦的声音总能让人满心欢喜。那时候我不喜欢纸包装,而是喜欢纸里包的面包,现在反过来了,我更喜那包装纸多一些了。似乎本末倒置了哦。

也让我联想到摄影和相机,起初我并不喜欢摄影,而是喜欢相机,后来不喜欢相机了,喜欢摄影了。真的么?说反了吧。

徕卡相机和镜头适合拍婚礼么?

有盆友想拿徕卡去拍婚礼。哇哈哈哈,我觉得还是不妥哦。徕卡相机和镜头适合拍婚礼么?拍婚礼肯定首选佳能啊,为什么呢?佳能佳能,佳人能行!肯定首选佳能喽。

他说我迷想,迷之乱想。可是呀,这世上除了物质还有意念哦,名字当然也是一种存在,无形之存在。那么其他牌子适合拍什么呢?从无形上去迷想?

尼康,你很健康,适合拍运动员吧。泥土很健康,适合拍风景吧。…

索尼,适合拍美女啦,为什么?索尼相机的前身叫美能达嘛,美丽能达嘛。

徕卡呢?来了,来了,大咖来了。来咖嘛。适合自己做个大咖,挂脖子上啦……

你,牛

徕卡 佳能 尼康 索尼